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曾丹說,早年通訊不發達, 雜貨店進貨都要騎腳踏車到臺南市,逐一向各大批發商挑選商品,最後再請馬車把商品集中運回山上的雜貨店,直到1980、1990年代大批發商才開始有業務員代勞點貨、補貨、送貨,不再需要親自跑一趟臺南市。

  2. 形成雜貨、衣物、南北貨、流行商品與餐廳美食的大型集散地。隨著當局填土整地,在雞朝周邊建造棋盤式街廓,大菜市的商業活動往運河盲段移動,人潮與錢潮連為一線,成就庶民娛樂雲集的「臺南銀座」。 但到了1970年代末期,臺南運河步上五條港的淤積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1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2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3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4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5
  3. 現在雖然通訊軟體與宅配系統發達,郵務需求下降,但由於雜貨店的營業時間比郵局彈性,更符合當地居民的作息,所以至今仍有兼有郵政代辦所的雜貨店,有機會走訪鄉間的雜貨店,不妨睜大眼睛找尋郵政代辦所的牌子,不要懷疑,勇敢地走進去寄一封信吧!

  4. 20210516. 在山城小鎮突感口渴嘴饞,城市裡到處都是的便利商店,此時卻在千里之外。 萬念俱灰時,才發現眼前有間陳舊雜貨店,多買了金柑仔糖跟彈珠汽水,好似時光與過往疊合,重回刻在心底的那間雜貨店。 「賣雜細喔──」從甩著玲瓏鼓的雜細車,到服務村里的雜貨店,在超商賣場插旗地方前,支應著一切生活所需,更是孩子們的樂園天堂。 純賣雜細還不夠,有的兼賣藥品,有的幫忙寫字寄信。 人客沒買不要緊,有錢再還就好,日子還是要過,這些都是雜貨店才有的人情味。 當超商遍地、每月推出新品,兀自賣著老派商品的老雜貨店,天天歡迎被時間追老的鄰人們一起泡茶聊天;遠離市區的小山村,則仰賴著移動式的菜車雜貨行採買食材;還有閒置的老雜貨店經由翻修,繼續訴說地方的故事。 漁村、小鎮或鄉間,老雜貨店的日子依然持續向前。

  5.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宛如米的觀光工廠,完整呈現稻米從田間到餐桌穀米的一生,匯集了臺南市其他農區的特產,加上茄芷工坊的各式茄芷袋及上茄苳榻榻米的藺草文創品,被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視為發展「道之驛」的最佳所在,吳翊榛等後壁休閒農業區推動委員會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1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2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3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4
    • 臺南市 錢來也雜貨店5
  6. 為提高農業附加價值,除投入農業生產管理外,後端的採後處理、加工、運送與銷售等工作也很重要,臺南市以分級包裝、裁切處理、初級加工、區域加工、冷鏈物流、標章認證等行動方案來達到農產加值,開發新經營模式與新市場,提升農民競爭力、增加收益

  7. 在物資缺乏的鄉間,雜貨店什麼都賣,從雜糧乾貨、水果麵包到五金家用品和文具,當然也少不了孩童最愛的糖果餅乾,魅力凌駕於所有商品之上的是電視,「我們有古亭村第一臺電視,小朋友會趁學校午休跑來看電視,聽到打鐘了才回去,晚上左鄰右舍也聚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