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草屯鎮 ( 臺灣話 : Chháu-tùn-tìn ),舊稱「草鞋墩」,位於 臺灣 南投縣 的西北方,與 臺中市 及 彰化縣 相鄰,主要公路 台14線 、 台3線 、 台76線 、 中投公路 、 國道三號 以及 國道六號 皆通過草屯鎮,居於中部交通樞紐的重鎮,為臺中市進入南投縣的門戶 ...

  2. 草屯鎮 ( 臺灣話 : Chháu-tùn-tìn ),舊稱「草鞋墩」,位於 臺灣 南投縣 的西北方,與 臺中市 及 彰化縣 相鄰,主要公路 台14線 、 台3線 、 台76線 、 中投公路 、 國道三號 以及 國道六號 皆通過草屯鎮,居於中部交通樞紐的重鎮,為臺中市進入南投縣的門戶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19日 · 草屯镇 ( 台湾话 : Chháu-tùn-tìn ),旧称“草鞋墩”,位于 台湾 南投县 的西北方,与 台中市 及 彰化县 相邻,主要公路 台14线 、 台3线 、 台76线 、 中投公路 、 国道三号 以及 国道六号 皆通过草屯镇,居于中部交通枢纽的重镇,为台中市进入南投县的门户。 镇内人口约9.7万人 [1] ,是南投县人口仅次于 县治 南投市 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台湾人口第二大镇 [注 2] 。 历史 [ 编辑] 名称由来 [ 编辑] 草屯镇的旧名为“草鞋墩”,旧名三种传说源自于《草屯镇志》。 《草屯镇志》记载:“草屯街区,位于盆地东缘山麓,为出入内山之中,其余晖拓垦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门户地点,夙为换弃新旧草鞋之地,日积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称。

  5. 草屯朝陽宮,是位於臺灣 南投縣 草屯鎮北投里的媽祖廟,嘉慶二年(1797年)始建,列為縣定古蹟。 沿革 [ 編輯 ] 草屯朝陽宮是嘉慶元年(1796年), 北投堡 四大姓洪、林、李、簡姓族人倡議 [1] 。

  6. 月眉厝龍德廟,是位於臺灣 南投縣 草屯鎮碧峰里的保生大帝廟,主要由草屯林姓宗親輪祀,建築列為縣定古蹟,其與戴潮春事件有關的古匾被列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

  7. 草屯,原稱草鞋墩,是臺灣 南投縣 草屯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也是全鎮行政中心所在地,位於該鎮西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玉峰里、炎峰里、中正里、和平里、中山里、敦和里、北投里東南端。

  8. 南投縣草屯鎮草屯國民小學 (簡稱 草屯國小 )位在 臺灣 南投縣 草屯鎮 的一所小學,建校歷史超過百年。 [1] 歷史 [ 編輯] 1899年,以 「 南投公學校 草鞋墩分校 」而設立,並在 草鞋墩和宮 開辦正式上課。 1900年4月,遷至李春盛翁私宅上課。 5月,獨立設校為「 草鞋墩 公學校 」。 1904年4月,於今址建設新校。 1909年4月,設立土城分校及新莊分校。 1916年4月,設實業科。 1919年3月停設實業科。 4月併設簡易農業學校。 1920年3月,新莊分校獨立設校為「新莊公學校」。 4月,設立北投埔分離教室。 1921年4月,北投埔分離教室改為北投埔分校;土城分校獨立設校為「土城公學校」。 6月,校名改為「 草屯公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