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3日 · 穿山甲是全球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但是在鸞山,幾乎所有居民都看過牠的蹤影。 「我們叫它『鸞山的寶貝』,」袁宗城一談起穿山甲,臉上不自覺露出驕傲的笑容,因為鸞山是全球穿山甲保育模範生,連日本NHK電視台都曾慕名來台採訪。 然而,這個讓鸞山驕傲的寶貝,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受到部落和台灣人的重視。 事實上,僅僅在50年前,台灣曾是穿山甲的地獄,每年有6萬隻穿山甲遭獵捕,一度面臨絕跡威脅。 長期研究穿山甲的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生孫敬閔,到穿山甲棲息地探查。 (攝影/蔡耀徵) 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2. 針對台灣從未出現過的毒物,快速檢出首例陽性者的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團隊,3月28日第一起案例檢測,從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提供的彰基檢測標準品到驗出結果,僅半小時。 所長翁德怡及團隊成員接受《報導者》專訪,還原毒物鑑定超前部署的準備過程與挑戰,以及科學證據與追求正義之間的辯證。 4月2日寶林茶室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的隔日,《報導者》來到台大法醫研究所。 台大醫院3樓一角,轟隆隆的實驗機器運轉聲中,新的檢體不停送進來,穿著白袍的鑑識人員連續一個星期,馬不停蹄地為日前爆發的「寶林茶室中毒案」執行檢驗工作。

  3. 《報導者》清查勞動部資料發現,過去5年,工安獎常勝軍的國內20大營造廠,竟只有1家無不良紀錄,累積工安違規案件超過500件,7成5發生過死亡重大工安事件⋯⋯. 建造世大運林口選手村的瑞助營造是國內前20大營造商之一,也是過去5年屢屢在各類工安獎得名的常勝軍。 2016年,不僅得到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的「金安獎」,同時也獲得台北市「勞動安全獎」5大獎項,甚至,2017年,還榮獲國內《遠見》雜誌頒發的「企業社會責任獎」、《天下》雜誌頒發的「企業公民獎」, 形象 非常良好。 死了一個工地工人後,卻得企業社會責任獎.

  4. 2024年4月14日 · 這凸顯出台灣地震研究的哪些缺口? 《報導者》過去 長期關注地震相關研究 ,地震後密集訪問多位專家學者,認為這次地震與「大港口外海高區逆衝斷層」這條海底斷層吻合。 但不管是台灣地震模型未來20年、30年、50年 發震機率圖 ,還是 台灣活動斷層 ,對於海底斷層的研究都相對陸地不足。 專家學者希望在2025年即將出版的台灣地震模型加入海底斷層,提升應對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的能力。 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截至4月14日共造成17人死亡、1,155人受傷、2人失聯。 陸地救援行動展開時,隔天中午,中央大學研究人員正搭著漁船出海,趕緊在震央周圍布設6顆可攜式海底地震儀,希望能在餘震不斷的時候,盡量回收餘震資料進行分析。

  5. 2023年8月30日 · 評論. 蕭文杰/遊蕩在地方的威權幽靈──台灣不義遺址保存困境. 保存「不義遺址」在台灣是一條荊棘路,「安康接待室」是少數幸運成功的案例。 (攝影/林彥廷) 【編按】 2022年5月,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解散,原有業務移轉給行政院轄6個部會依據有關專業接手執行。 然而台灣針對威權統治時期不法行為的轉型正義問題,由於台灣轉型正義法制設計並未完備,至今多仍未能處理。 與此同時,威權統治時期的人、事、場景多已消逝,或轉換面貌,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正在面臨嚴峻的時效問題: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都已高齡,能等待平反的時日已然不多。 《報導者》曾於2016年刊出 ,也長期關注此議題。

  6. 2019年2月14日 · 二度交鋒,疲勞航班再破局. 機師工會參與罷工人數攀升至622人,達到最高峰。 勞資雙方在交通部折衷協調下,終於在下午5時展開第2次協商,雙方仍在飛時和執勤時間上未達成共識,華航對於工會所提「超過一個航段7小時就得3人派遣」的要求,仍表示因成本考量無法接受,4小時後宣告二度破局,第1項訴求「疲勞航班」經兩次協商僅達成部分共識。 支持罷工的工會成員、反對罷工的華航員工傍晚於交通部場外對嗆,劍拔駑張氣氛到最高點,交通部前架起封鎖線避免雙方衝突,直到協商結束,工會都還有數十位機師在場靜坐聲援。 ※詳細報導: 疲勞航班派遣條件再卡關,華航與機師協商二度破局. ── 【2/12:累計罷飛114hrs】 隔空放話,「凌晨協商+直播」首度成真.

  7. 2017年11月26日 · 2017年10月27日,RCA污染侵權一案由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決被告公司賠償勞工追加至7.1億。 這場將近長達19年的跨世紀訴訟,涉及職災、公衛、環境等重要議題,訴訟案的勝利為台灣寫下重要的歷史。 本文作者曾長期訪談RCA工殤案員工,就讀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期間並發表「 RCA健康問題之社會建構 」論文。 本文記錄分析RCA員工如何由一個單純環境污染案中,驚覺自身癌症與在職工作環境有關,在身心傷害及家庭破碎中覺知受害、進而自發性串連爭取權益,成為台灣工殤自救集體認知解放的指標案件。 19年來、近千位RCA員工和家庭,他們為台灣所創造的產值,以及在他們身上失去的健康與青春,遠遠超過7億元這個數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