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1日 · 在文學上,石濤與吳晟同中有異,但在紀錄片中的「再現」,則可異中求同。例如吳晟孫女提醒的「刺」,在各種不同的象徵意義上,很多人也都會被刺到,包含石濤。對我而言,那是政治與暴力,而拔掉刺、照料傷的,或許是伴侶或許是家人。

  2. 2024年2月9日 · 如今「影視布袋戲」以80公分戲偶演戲,大型戲偶造型、表情都更為精緻,也能吊鋼索、打燈光、煙霧,並用剪接,做出各種不輸真人電影的細節鏡頭特寫,還能CG合成絕招特效。. 現在台灣的影視布袋戲,最知名的當屬布袋戲世家「黃家」出身的霹靂布袋戲 ...

    • 傳統紀實攝影的困境
    • 新紀實攝影的面貌
    • 攝影者的自省,打破 「 拍攝者單向定義被攝者形象 」的關係

    傳統紀實攝影,將鏡頭伸往社會角落中的「受害者」。攝影師們躲在其一貫的溫情道德口吻後面,所呈現出來的通常是「受害者」的影像。如果以階級來說,那就是握有麥克風的上位者,單向地定義沒有辦法發聲的弱勢者形象。如果以國界來說,就是在經濟資源上佔有優勢的富有國家的媒體從業人員們,單向地定義沒有話語權的窮弱國家形象。 如果以性別來說,佔絕大多數的男性攝影師則單向地定義了女性的形象,甚至定義了女性如何看待⾃己的形象。光是普遍地把「被攝者」簡化定義為某種程度的「受害者」,然後以弱者的形象呈現出來,然後加以「溫情口吻的關懷」來符合所刊載新聞媒體的套路,體現出「傳統紀實攝影」所面臨的困境。 去理解並認知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是紀實攝影師們,還有廣大閱聽眾們所必須去關心的重要課題。奠基在這樣的認知,我們再來往下談論「報...

    報導者攝影工作坊第二期學員們的作品(特別是和他們第一期的「學長姊」相比)恰恰呈現了「新紀實攝影」的面貌。第一期學員們的作品,如張家瑋拍攝廟會陣頭將團的「畫面」,郭于珂以白化症患者為題目的「當白天使降臨」,以及蘇威銘的「巴士運將的希望」──這幾個專題當然是優異的紀實攝影範本,它們可以代表傳統紀實攝影中,攝影師們以一個外人的身分,打入這個原本他們所不熟悉的群體,去對議題做詳盡地調研,然後想方設法經營與被攝者的關係,一點一點的形繪出攝影專題的樣貌。 最重要的是他們也必須要面對,以一個外人去呈現他們原本不熟悉的群體,所要面對的各種關於傳統紀實攝影師們,所會面臨到的各種質疑。事實上,工作坊進⾏之餘,在評論會中,關於創作者在呈現作品時,會不會「簡化」或「過度論述」被攝者,一直都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在這裡...

    第⼆期工作坊的許多學員在選用主題時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並不是從往陌生之處去尋找他們想要做的題目,⽽是他們從⾃己回過頭來省視⾃己,從⾃己的生長背景、社群認同中,尋找⾃己想要拍攝的題目、想要說的故事。 葉竹妍的作品「台灣上海新娘」,以她身為一位陸⽣的觀點,描寫來自中國上海的新娘生活在台灣的故事;張適則以一位同人愛好者來拍攝「母女Coser」;王容慧的「兼職⽗母」以及李依靜「家的三態」兩個專題中,兩位攝影師都從⾃己的「家庭」出發,呈現出台灣社會⾓落中兩種「家庭」的樣態;而蔡耀徵的「水蜜桃長大了」以拍攝年紀相仿(1990後出生)的好友肖像,以水蜜桃世代的比喻來描述該世代人們處於社會的心理狀態。 在這裡攝影師不是外人,他們的認同已經和他們所要拍攝的被攝者有很大的交集,他們透過攝影這個媒介,來為該群體發聲...

  3. 2023年9月30日 · 1987年生於台北,畢業於Visual Arts Osaka專門學校寫真學科,現為自由攝影師, ... 77歲的裁從1970 年代就開始記錄台灣客家庄的人文地景,至今仍四處拍照不輟;在這本紀念攝影書中,同為攝影家的沈昭良是如何編排、呈現裁近一甲子的影像敘事 ...

  4. 2024年3月24日 · 許鞍華從小熱愛文學,大學期間也主修文學,然而儘管在超過40年的拍片生涯中,已拍攝過 《傾城之戀》 等多部小說改編電影,以及《黃金時代》等作家題材電影,唯獨對她最愛的詩卻遲遲不曾出手。 畢竟詩這個文學類型難度既高又極為小眾,光是想到籌資拍攝就是天方夜譚。 2021年,當COVID-19疫情讓影壇各種拍攝計畫紛紛停擺或延期,許鞍華卻默默開始了這項小小的拍攝工作,而交出了以詩和香港詩人為主題的紀錄片《詩》。 許鞍華採訪了 淮遠 、 飲江 、 鄧阿藍 、 馬若 等香港詩人,談他們心目中的「詩」是什麼,把已逝的詩人 西西 生前的聲音與身影收錄進來,並分別前往深圳與台灣,採訪已從香港移居外地的 黃燦然 和 廖偉棠 。

  5. 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副教授楊乃女,10年前就研究台語八點檔觀眾的網路行為,她形容這是一種遊戲,透過二次創作得到更多參與感。 她認為迷因透過社群媒體的盛行,將惡搞(KUSO)的趣味延續,「資訊太多,其實沒有時間去看很長的文字,所以他們就轉做影像,一張圖只要放一句話就好了,」楊乃女分析,現在的八點檔梗圖已經是「斷章取義」,不見得跟劇情脈絡有關,反而像是一種在地素材庫,「這畢竟是local的人才知道的東西,所以這種惡搞會有一種台灣人的趣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八成果發表會(@tai8_meme)分享的貼文. 迷因當道,不少網友主動和八八分享心得,甚至有人表示是看了迷因才「入坑」。

  6. 2023年12月7日 · 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第三代,從遺傳解釋與創傷書寫中,似乎找到長久以來面對困惑的安身方式。. 本文為《春日的偶遇》部分章節書摘,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張旖容在政治受難者墓碑前獻上白玫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