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務局藉由開發防治小黑蚊之功效希望能加速小花蔓澤蘭防治小花蔓澤蘭植體以熱解後取得醋液可噴灑於人為活動區域之戶外青苔上藉以斷絕小黑蚊幼蟲的食物來源是對環境生態負面影響較低之環境衛生用藥

    • 不同的食性喜好
    • 分辨益蟲和壞蟲的訣竅
    • 千方百計利用在來種

    在小川農場捕食蚜蟲的瓢蟲有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六條瓢蟲和龜紋瓢蟲這4種常見的種類。這4種瓢蟲所偏好捕食的蚜蟲種類,想必在我的農場是占多數吧。這些瓢蟲尤其愛吃總是會把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蔬菜啃蝕殆盡的蚜蟲。 異色瓢蟲的成蟲個體變異較大,翅膀的花紋及顏色可多達數十種,因此在一開始「這隻和那隻都是同種的異色瓢蟲」還無法像這樣立刻分辨。不過,和其他瓢蟲相較之下還算是容易辨別,所以只要習慣後就能馬上區分出來。不論是哪個種類,從幼蟲到成蟲階段,整個生長階段都是以各種蚜蟲為主食,可以說是有如「益蟲的好榜樣」般的存在。 瓢蟲不是只有捕食蚜蟲的種類而已。除了蚜蟲之外,也有會捕食介殼蟲的瓢蟲。我在最初是從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六條瓢蟲和龜紋瓢蟲開始觀察,之後一旦發現常見的瓢蟲,便會仔細觀察「這傢伙正在吃什麼呢?...

    並不是所有瓢蟲都是農作物的好夥伴。有肉食性益蟲的瓢蟲,當然也有將蔬菜啃食殆盡的「素食主義者」。代表性的瓢蟲有茄二十八星瓢蟲及馬鈴薯瓢蟲(二十八星瓢蟲)。這些瓢蟲在越冬後的成蟲會產卵於馬鈴薯等作物的新芽,孵化後的幼蟲會不斷啃食茄科蔬菜。 若發現危害田間的瓢蟲應努力將其驅除,為此必須學習如何分辨「好的瓢蟲」和「壞的瓢蟲」。在這之前先來整理一下瓢蟲的食性吧。如同前面所述,來訪田間的瓢蟲可大致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1. 肉食性類型(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六條瓢蟲、龜紋瓢蟲、黑緣紅瓢蟲)→益蟲 2. 草食性類型(茄二十八星瓢蟲、馬鈴薯瓢蟲、瓜黑斑瓢蟲)→ 害蟲 3. 菌食性類型(黃瓢蟲)→益蟲 分辨的方法首先是注意移動的速度是快或慢。除了捕食移動緩慢介殼蟲的黑緣紅瓢蟲之外,捕食不斷移動的蚜蟲或薊馬等昆蟲的...

    接著我嘗試的是大量收集已經適應田間環境的在來種(地方種) 瓢蟲,接著再放入溫室的「大量移動瓢蟲」作戰。捕捉瓢蟲的成蟲非常簡單,只要將空的保特瓶瓶口朝向瓢蟲,就能輕鬆讓瓢蟲滾落至瓶中。若於早春捕捉在庭園的梅樹等集體越冬的瓢蟲成蟲,只要僅僅10分鐘就能收集到上百隻。雖然這個方法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瓢蟲移動至溫室,但很可惜的是缺乏持續性。放出的瓢蟲有一大半會飛出溫室,而不會一直待在溫室的田間。 那麼,利用尚未長出翅膀、還不會飛行的幼蟲,效果又是如何呢?我試著許多捕捉在其他溫室大量出現的異色瓢蟲幼蟲,接著分別放在蚜蟲密集出現的場所。在這個實驗中,瓢蟲幼蟲不斷捕食蚜蟲,因此看到了效果。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是20~30個瓢蟲的卵塊,因為很快就會孵化成幼蟲,所以也許同樣能使用吧。心想著將這些卵塊移動到蚜蟲...

  2. 2020年8月12日 · 標籤: 蚊子. 新聞. 用天然的最好!. 林試所以植物抽出物防範登革熱疫病. 農傳媒. 20170626. 夏日炎炎蚊子正伺機而動。. 具有傳染疾病威脅的蚊子種類包括斑紋類家蚊類及瘧蚊類全球估計每年有約七百萬人被與蚊子相關的疾病感染其中斑蚊類同時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首先是第一個夜盜蟲如同其名是屬於夜行性的蝶蛾幼蟲。 終齡幼蟲會在狩獵蜂等天敵活動的白天潛藏在土壤中,到了夜裡出現於地面,「就是這裡了」瞄準目標並且狼吞虎嚥地啃食蔬菜。 由於在從事農務的白天無法看到其蹤影,所以不論是發現或捕殺都很困難。 第二點是容易大量出現。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蛾,像是天蛾類等是在每片葉子上產下一顆卵,而夜盜蛾則是在每片葉背集中產卵。 在同一處集中產下的蟲卵,其數量從數百顆甚至多達上千顆。 第三個理由是夜盜蟲的食性範圍極廣。 一般昆蟲大多偏食,所捕食或啃食的食物多為固定種類。 因此棲息的場所也能有所區分,但是夜盜蟲類雖然特別喜愛高麗菜、青花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過對於莧科的菠菜、菊科的萵苣等各種蔬菜也不分喜惡全都吃乾抹淨。 而且大食怪也是特徵之一。

    • 蚊子怕什麼1
    • 蚊子怕什麼2
    • 蚊子怕什麼3
    • 蚊子怕什麼4
    • 蚊子怕什麼5
  5. 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黃懷瑩、 曾竫萌. 這是一個完全依自然法則所設置的休閒農場他們以依循自然的方式為動物們建立棲地讓園區生物自動維持平衡同時還聰明的運用食物鏈原理來消滅蚊子使得這個位處山凹深處的農場幾乎可以不受蚊子干擾 ...

    • 蚊子怕什麼1
    • 蚊子怕什麼2
    • 蚊子怕什麼3
    • 蚊子怕什麼4
    • 蚊子怕什麼5
  6. 20180719. 文/農試所應動組 林鳳琪、茶業改良場 寧方俞、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陳巧燕. 甚難防治的薊馬,在台灣農作物上全年均可發生,尤其在適合發育溫度下,約10天即完成一個世代,一年可發生多達20個世代以上,尤其是油茶抽新梢或開花結果時,更是最容易吸引大量薊馬,將造成新芽、花芽及幼果的危害,近年來更是影響了茶籽產量與品質。 幼蟲期多棲息於幼芽、新葉上取食. 薊馬發育生活期包括卵、幼蟲、蛹及成蟲期。 雌蟲偏好產卵於植物幼嫩組織內。 卵孵化成幼蟲後,鑽出表皮,喜棲息於植物幼芽、新葉、花、小果上取食,幼蟲期有兩個齡期,活動力佳,受干擾會快速分散。 蛹分前蛹與蛹兩期,大多於葉芽、花芽、枝條、樹幹的細縫或落入土面化蛹,此為休眠期,減少取食與活動。 羽化後的成蟲回到植物上取食及產卵。

  7. 夏日乾燥炎熱的氣候,正是許多農作物害蟲好發的時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注意斜紋夜蛾及甜菜夜蛾的防治,以免造成作物損失。 隨著氣溫增高,該場監測數據顯示宜蘭和花蓮地區的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密度從六月上旬開始攀升。 斜紋夜蛾一般人稱「黑肚蟲」,其食性是幾乎見綠就吃,且由於「夜」晚出來「盜」食,白天藏匿看不見蹤跡,因此俗稱夜盜蟲,是種植蔬菜的農友最傷腦筋的害蟲之一。 此外,青蔥產區在斜紋夜蛾之外,還有甜菜夜蛾危害,孵化的幼蟲藏匿於蔥管內啃食青蔥,造成經濟損失。 甜菜夜蛾危害青蔥。 被甜菜夜蛾啃食過的青蔥失去商品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