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前衛生署公告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共有13項分別為: 1.骨質保健。 2.調節血脂。 3.不易形成體脂肪。 4.護肝。 5.免疫調節。 6.延緩衰老. 7.胃腸功能改善。 8.調節血糖。 9.抗疲勞。 10.輔助調節血壓。 11.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12.牙齒保健。 13.促進鐵可利用率。

  2. 2018年11月21日 · 目前國民健康署針對特定族群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與四項癌症篩檢,只要是符合條件者都可以善用健保資源,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讓個人健康多一份保障喔! 1.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年滿40至64歲民眾,只要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每3年可免費健檢一次;若為35歲以上小兒麻痺患者、55歲以上原住民、或65歲以上年長者,每年皆可享有免費健檢一次的服務。 2.B,C型肝炎篩檢: 凡於民國55年以後出生的民眾,於健保特約醫療院所一生可享有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服務。 推薦閱讀:健保卡沒照片不能用? 免排隊換新卡教學! 3.口腔黏膜檢查: 年滿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每2年可接受一次免費篩檢;若具原住民身份者,可提前至18歲開始接受每2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

  3. 2023年10月11日 · 1. 懷孕初期(前12週)感冒不建議吃藥。 2. 採自然療法多休息、多喝水,家人們也可多幫孕婦準備營養均衡的菜餚,讓孕婦可以更快痊癒。 3. 懷孕滿 12 週後可以使用藥物,需先諮詢醫師,也建議避免使用多合一藥物,一種症狀只吃一種藥。 4. 孕婦可以選擇施打流感疫苗,疫苗不但不會影響胎兒,還可以起保護作用。 三、提高免疫力這樣做,預防孕婦感冒! 孕婦需要提升自己的保護力,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源、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感冒的風險。 如何照顧自己和寶寶呢?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人多場所、隨身攜帶消毒液、避免觸摸眼口鼻、避免過度勞累、營養充足,都很重要喔!

    • Babylike
  4. 2019年5月28日 · 這週,我會分享腸病毒的相關知識! 今天先分享,直接運用的實用知識! 再來再分享其他相關的知識~ 你知道一般的酒精或是洗潔劑是無法有效殺死腸病毒的嗎? 今天來分享如何抵抗頑固的腸病毒! 最好的狀況是將其消滅! 1.使用含氯漂白水環境消毒: 以一般5%~6%的漂白水,以家庭喝湯用湯匙來計算(一匙約20cc)五大湯匙,倒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1250大瓶寶特瓶8瓶)。 不要像噴農藥一樣大規模噴灑! 只需清潔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即可。 例如:桌椅、門把、餐桌、玩具(尤其是絨毛玩具)、寢具、書,清潔後也可再放到陽光下(紫外線)照射,加強也可曬乾。 2.高溫還境: 食物經過加熱處理。 衣物、內衣褲浸泡熱水,可有效減少病毒散播。

  5. 2016年3月9日 · 三症狀快速辨別. 小叮嚀: 目前是流感大流行時期,建議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則須盡快就診接受治療,以免出現嚴重併發症。 推薦閱讀:小兒醫師:退燒藥不是神藥,勿暢飲! 而流感病人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大多於2-3天後症狀明顯改善,如發燒結束、精神變好等等,如果沒有明顯改善須回診檢查;另外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精神明顯變差活力不佳等情形也須盡快回診排除併發症發生。 【 陳映庄 】授權轉載. 香港.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51 個追蹤. 陳映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擔任:小兒科主治醫師;因為常常遇到病童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對於小兒疾病和育兒方式的有許多的疑問,因此開始了寫作生涯,希望可以藉著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更多的家長。 看作者所有文章. 1 則回應.

  6. 2020年5月15日 · 1.建議民眾最好避免前往鼠疫病人地區。 2.若人在鼠疫流行地區者應避免被跳蚤叮咬。 3.避免與鼠疫患者接觸。 4.避免接出嚙齒動物或處理死屍。 5.且居家環境應嚴防嚙齒類動物進入屋內。 6.避免生食肉類。 推薦閱讀: 你知道嗎? 毛髮、昆蟲碎片、老鼠屎都在「食品缺陷」容許範圍內. 北京近日傳出鼠疫疫情,雖然目前已知染病的病例不多,仍造成一陣熱議。 到底該如何防堵鼠疫呢?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台灣本島自1948年起已無鼠疫病例,外島地區亦於1953年絕跡,因此基本上無須過度擔憂。 吳書毅醫師提醒,為確保自己的健康,建議民眾近期最好避免前往鼠疫病人之國家或地區(包括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及東南亞等處)、避免被跳蚤叮咬、避免與鼠疫患者接觸,同時也要避免生食肉類或接觸動物死屍以降低感染風險。

  7. 2020年4月9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政府呼籲民眾若無必要應減少出入醫療院所,但若是必須定期接受癌症治療、洗腎民眾,該如何確保個人的健康呢? 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小病可以避免出入醫院,但患有特殊疾病的民眾則應遵照醫囑定期回診、接受治療,惟須留意出入醫院時應配戴醫療口罩、看診前後皆應用肥皂徹底洗手、並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才是保障個人健康最好的做法! 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政府一再呼籲民眾應盡量待在家、並減少出入醫療院所以降低病原接觸風險;然而,若患有癌症或是洗腎患者必須定期回診接受治療者,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感染呢? 推薦閱讀: 戴「漏氣口罩」就是白帶了! 浪費口罩的「5種」錯誤做法,讓口罩不再浪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