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9月20日 ·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2年受理詐欺案共2.97萬件,增幅達兩成,更創十年新高,常見詐騙手法,包括「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猜猜我是誰」等。

    • 養:取得新韭菜信任
    • 套:以高獲利套住韭菜
    • 殺:狠敲一筆之後失聯

    透過line加入好友,持續跟被害人互動一個月取得新韭菜的信任(「養」信任感、塑造自己投資專業形象) 開戶在多數人知道、可信賴的「幣安」交易所(投資幣圈的人知道幣安),然後叫投資人下載一個交易平台App,轉出金額透過這個App下單(結果那個App公司根本就是一家冒名公司)

    一開始先投資10萬,然後對方一直秀自己高獲利的對帳單,塑造投資高報酬的假像,然後被害人陸續再匯入190萬、200萬元,一共400萬元,每次錢很快就轉出到交易平台App。(用高獲利「套」住人性的貪婪,韭菜的宿命)

    當獲利100%時,投資人要求贖回獲利時,對方還要求支付10%所得稅費用(最後再狠狠敲你一筆錢),後續要求出金後,對方的Line就完全失聯找不到人了(最後才發現原來你被詐騙,這時候你已經被「坑殺」了) 這個案例的受害人是借錢投資,除了報案165,其實很難有其他申訴管道,而且網頁及App全部都是跳轉的,你根本找不到人。

  3. 2020年8月5日 · 破解詐騙伎倆,別讓你的大腦偷懶!. 僅為情境配圖。. 取自pexels. 如果今天有個人在你面前,企圖欺騙你,不管他的目的是為了騙錢、騙色,還是純粹想滿足個人私慾都好,我們想請你估計看看,在一百次的騙局中,你能成功地發現幾次對方在說謊呢?. 在下面 ...

  4. 2022年1月13日 · 詐騙集團和駭客分子又有什麼欺詐新花樣、如何防範? 「自己的網路隱私,自己做主,」趨勢科技全球策略與商務開發協理劉彥伯,處理過上千萬件網路詐騙事件,如此衷心建議道。

    • 外表:外型條件優秀者容易被信任。如果你不認識他,但他的外表長得好看,就比較容易被信任。這是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halo effect),又稱「光環效應」。
    • 個性魅力:卡里斯馬(charisma)有的人特別具有領袖氣質,英文叫charisma。有的人則是很好相處,也很樂於助人,有點像工具人,在某些情況下你會相信他,覺得他會替人服務,比如幫買飲料,也不會懷疑他會在飲料裡面吐口水。
    • 血緣。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認識」,一個人最認識的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們,而且普遍相信親人不會騙自己,因此血緣的詐騙反而更容易成立。有時是親人被別人騙,比如別人騙他投資什麼,他就拉你進來說我們只要湊足一百萬,獲利可以到五百萬之類的情況。
    • 親友(介紹)這跟第三點有點關聯。親人或同學朋友間往往是間接詐騙,先透過一個人,然後再去找其他人,像是撒網捕魚,比如傳銷或拉保險很多都用這種方法。我們常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親友說誰誰剛去了新公司上班啊,麻煩你支持一下,保個什麼險,一年只要繳3千塊,總共5年之類的。
  5. 2022年8月19日 · 1、缺乏足夠知識和心理脆弱. 當缺乏足夠的知識時,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對象。 pexels.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 2、承諾和信任. 詐騙集團往往靠著承諾和信任,一步步逼受害者上鉤。 pexels. 3、不願意尋求幫助. 被害者有時候基於面子問題,會不敢向他人求救。 pexels. 加好友. 關注FB. 心理學 柬埔寨 壓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雖然柬埔寨的新聞一報再報,但還是依然有人要去,這些人是執迷不悟? 還是被詐騙者的心理不一樣?

  6. 2022年10月21日 · 詐騙常假裝成它:10大最常見的冤大頭品牌,你碰過哪幾家?.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從常見的系統設定錯誤、重複扣款,要求消費者去買遊戲點數或操作ATM匯款等,到現在一頁式詐騙網站及海外高薪打工等,都是利用各種手法騙取民眾金錢、人身自由、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