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1019. 文字張雅琳 首圖圖片提供詹喬愉. 被朋友戲稱身體素質很適合玩三鐵的孫晏儀擔任高山嚮導帶過商業溯溪團學潛水玩攀岩對戶外活動來者不拒。 她在探索山野的過程中學習成長,走向大自然的同時,也走向內心深處,對自己有更多認識和省思,更樂於將所知所感分享出去,置身山林的時刻,都成了心中閃閃發亮的回憶。 「你有赤腳在山上走過嗎? 」對台灣生態登山學校輔導員孫晏儀來說,上山就像回家。 脫下鞋子,感受泥土的溼氣、岩石的冰涼、草地的柔軟;關掉頭燈,窩在自己找到的一處獸徑,看著月光灑落湖心,聆聽夜裡角鴞的聲音,總會讓她心中湧起一股安全感。 上山尋訪前輩的未竟之志. 回憶大學時初訪嘉明湖,在山上遇見水鹿、黃鼠狼,日觀雲海,夜賞銀河,任何關於自然的感受都如此新鮮,充滿觸動。

    • 農作制度持續改變 但都重視恢復地力
    • 維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原是農田的至高規律
    • 化學肥料進入農家 輪作、養土真的不再重要嗎?
    • 青貯飼料也曾被視為農業奇蹟

    田地如果一遍又一遍種植同一種農作物,那麼地力將被耗盡,這是因為每一種農作物都從土壤中吸收一定的養分,最終令土壤的肥沃被耗盡了。這時,農作物的病蟲害便開始在疲憊的土地上落腳,直到造成破壞為止。大自然會因農夫的妄自尊大而懲罰他。文明之所以會整個消失,是因為他們的耕作方式令土壤的品質退化了。 從這些奮鬥和失敗中,世人找出的解決之道便是讓土地輪替不同的用途與農作物:有些用來播種穀物,有些用來放牧牲畜,另外一些則任其閒置、長出雜草,待它恢復地力。收成後,不同種類的農作物會透過其根系或是廢料,將不同的養分和有機質歸還給土壤。小麥收成後,農夫可能會播種燕麥,或者,要是土壤的地力耗盡了,就暫時不再耕作,讓田地休息(此即所謂的休耕)。 這套秩序有助於恢復地力、確保田地將來仍可以為農作物提供養分。我的父親和祖父...

    想必祖父曾對這種分割成有如條碼的田地感到困惑。土地明明可以劃得更大、更有效率,為什麼要在狹窄的條帶上耕作?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條帶之間來來去去,況且還要攜帶犁、鋤頭、短柄鐮刀或長柄鐮刀呢?為什麼條帶和條帶之間要留下一兩英尺寬的空間呢? 後來我了解到,這些不同的條帶可以減緩植物病害,可以阻礙農作害蟲的傳播,並為負責授粉或是捕食害蟲的昆蟲提供棲所;此外,還能確保散居在教區不同地段的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食物來應付極端天氣的侵害,從而減輕乾旱或作物病害等風險。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輪耕多種農作,就像在古代農民種地的方式,也像祖父耕作的原則。田地有個牢不可破的規律:維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在為田地施肥以及土地分割的方式等事情上有了重大的進展,尤其是那些名為「圈田」的中世紀公有田地已轉由...

    我家沒有人知道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是何方神聖,但沒有他,我們的生活將會完全改觀。他在1909年研究出如何以人工方式利用氫來「固定」大氣中的氮,使其可以充作植物肥料,於是解決了田地肥力的問題。哈伯設法將不可能化為可能。他解開了大自然的鎖。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以空氣為原料生產麵包」。 哈伯的同事卡爾.博世(Carl Bosch)找到了應用此流程的方法,並且將其投入生產。由此而來的硝酸銨肥料改變了農業乃至整個社會。有人估計,假設哈伯與博世沒有發明這項農業技術,那麼全世界的人口承載量僅約40億(也就是說,多虧哈伯以及博世,今天世界還能多餵飽30億人)。 哈伯因「提高農業水準、增進人類福祉」而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但是他的發明絕對無法單純以「惠我良多」一語帶過。發明硝酸銨的初衷...

    家裡在拍賣會上賣掉綿羊後隔了幾週,派我去父親朋友處,以便協助他處理青貯飼料。我被安置在一輛大型的綠色約翰迪爾牌(John Deere)曳引機裡。它的後面掛一台紅色拖車,裡面載著大約10噸青草。收音機播放R.E.M.和碎南瓜樂團(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歌曲。我們一組6個人的任務,是從「飼草料收穫機」(割下多汁的綠草並且切碎)那裡將草帶回農莊院子裡的「青貯飼料坑」或是「青貯飼料堆」中。來到青貯飼料坑旁,我們須先傾斜拖車的載斗,將草料卸在以混凝土鋪底的坑裡,然後再趕回田間進行下一趟裝載作業。 幾星期前,爸爸的朋友在春季用曳引機拉著「施肥機」在田間噴灑了「頂肥」,那是數以百萬顆計、類似聚苯乙烯的微小人造氮球,以便為這種草注入活力。這是一年前播下種子的高效能黑麥草,只要撒下店裡...

  2. 「叢林保衛戰」是一套具環境教育意識桌遊,由藝術工作者羅勝夫設計,與黃怡華一起推廣,兩人之所以想藉由桌遊實踐護樹理念,一切都從自身經驗出發。 黃怡華是921大地震受災戶,當時家鄉南投中寮周邊發生土石流,使得她對天災很敏感;爾後又發生大巨蛋開發案,護樹團體抗爭,加上她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首頁 新聞 翻滾吧,青農! 攜手擦亮技職農教,他們怎麼說? 翻滾吧,青農!攜手擦亮技職農教,他們怎麼說? 財團法人豐年社1月18日在高雄市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舉辦國內首場「農業技職教育論壇」,期望能促進農委會與教育部對話,讓產官學界集思廣益,解決農校生從農阻力、協助農校 ...

  5. 超過6成願務農,卻只有2成4畢業後願選擇農林漁牧業,高職農校生想什麼?. 國內從農人口老化,高職農校學生未來願成為農業生力軍?. 由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發行、財團法人豐年社南部辦公室採訪編輯《Young農通訊》, 9月完成「首次全國高職 ...

  6. 20191216. 謝美國獲得農糧署108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有機米組冠軍。 (圖片提供/池上鄉農會) 12月1日這一天,臺東池上鄉產生一名巨星,突成為全國知名人物,他種的米今年在日本獲得金賞獎,僅以2票之差,輸給了北海道的農夫,打破紀錄外,消息傳回台灣,更讓農業界驚訝,頻問他的米真的這麼好嗎? 連附近的農會也竊竊私語說,日本人不喜歡有香氣的米,為何謝的米(有芋頭香)會獲獎,而且是大獎。 其實了解謝美國的人,都知道謝無學歷,但不恥下問、肯學、肯努力、肯打拚,以及事必躬親的認真態度,讓他創造了精采的一生。 謝美國今年87歲,在臺東是知名的營造公司老闆,業界只要講到他,就會說,「哦~那個美國啊! 美國啊!

  7. 第12班經營成效,也可由班費運用效益略窺一二。班員入班時須繳交1萬2千元入班費,之後則是依供貨量每公斤扣1.3元班費,班費主要用途是對班員有益公共支出。例如,第12班聘請獨立選別分級人員,依照分級標準嚴格揀選判別,誰都不能干涉分級人員作業,以保持整個產銷班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