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郭象將自己的思想融入莊子,提出一個人人皆有逍遙可能的理論,前提是人們必須忘掉性分之外者和慾念,接著要實現性分之內的部分,合此二者才是郭象所稱的逍遙而聖王不將自己的慾念強加於民,因此能夠能引導眾人同獲逍遙郭象玄學結合高深玄妙理論與現實應用,使得逍遙成為不論聖凡皆可奉行的境界,在這點上,郭象對道家思想盛行於魏晉功不可沒。 關鍵詞:郭象、逍遙、莊子、視域融合、哲學詮釋學. 許瑞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投稿:109 年3 月5 日;修訂:109 年8 月21 日;接受刊登:109 年10 月12日。 An Interpretation of Guo Xiang’s Commentary on Zhuangzi: the Case of “Xiaoyao”

  2. 莊子中逍遙二字的意義在歷史上實是經過了一個發展過程,其間可說以郭象為分水嶺,本文先以文獻舉例證明在郭象前,對逍遙的解釋出現不同的轉化;郭象前,逍遙側重的是無事閒逛遊蕩以消除煩憂苦悶,從郭象起,世人習將逍遙認為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而戰國時期的莊子之逍遙,實較符合先秦兩漢時的意義。 繼之,從《莊子》文本進行逍遙義分析,得出逍遙乃是對自然無為之抽象理解,而郭象所賦予逍遙之自由自在自得意涵,則是無為義之延伸發展。 關鍵詞:莊子、逍遙、逍遙遊、無為、郭象. 2007.10.01 投稿;2007.11.02 審查通過;2007.11.10王志楣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王志楣* 摘 要. 《莊子中逍遙二字的意義在歷史上實是經過了一個發展過程其間可說以郭象為 分水嶺本文先以文獻舉例證明在郭象前對逍遙的解釋出現不同的轉化郭象前逍遙側重的是無事閒逛遊蕩以消除煩憂苦悶從郭象起世人習將逍遙認為係無拘無束 自由自在而戰國時期的莊子之逍遙實較符合先秦兩漢時的意義。 繼之,從《莊 子》文本進行逍遙義分析,得出逍遙乃是對自然無為之抽象理解,而郭象所賦予逍遙之 自由自在自得意涵,則是無為義之延伸發展。 關鍵詞:莊子、逍遙、逍遙遊、無為、郭象. 2007.10.01 投稿;2007.11.02 審查通過;2007.11.10 修訂稿收件。 * 王志楣現職為國立政治大 學中文系副教授。 2 .

  5. 本文從兩方面重新思考郭象逍遙的意涵首先重新梳理詮釋郭象莊子注》;其次試圖從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的重要概念分析郭象逍遙思想挖掘郭象玄學的深層意蘊郭象將自己的思想融入莊子提出一個人人皆有逍遙可能的理論前提是人們必須忘掉性分之外者和慾念接著要實現性分之內的部分合此二者才是郭象所稱的逍遙。 而聖王不將自己的慾念強加於民,因此能夠能引導眾人同獲逍遙。 郭象玄學結合高深玄妙理論與現實應用,使得逍遙成為不論聖凡皆可奉行的境界,在這點上,郭象對道家思想盛行於魏晉功不可沒。 << Previous Article. >> Next Article.

  6. 在郭象心目中,《莊子一書可謂知本矣”(《莊子序》),而這種知本的具體表現之一就在於上知造物無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 ”(同上)這就與張湛《列子注》所引向秀注語的涵義相吻合,同樣也認為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而言,並不存在什麼造物主;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而言,萬物萬有也全屬“自造”。 和向秀一樣,郭象也不贊同王弼“有生於無”的貴無論,認為“有”只是“自有”,從“無”是不可能憑空產生“有”的,因為“無既無矣,則不能生有。 有之未生,又不能為生。 然則生生者誰哉? 塊然而自生耳。 自生耳,非我生也。 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則我自然矣。 自 己 而然,則謂之天然。

  7. 2017年5月5日 · 小大雖殊逍遙一也──郭象的逍遙) Photo Credit: Paul Yeung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有一種幸福,叫忘記——莊子哲學中的自我觀. 「知魚之樂」辯論︰莊子跟惠子說甚麼? 儒家樂觀,佛教悲觀,道家「達觀」 郭象是《莊子》最著名的詮釋者,然而他對《莊子》的理解一直引來極大爭議。

  8. 莊子中逍遙二字的意義在歷史上實是經過了一個發展過程其間可說以郭象為分水嶺本文先以文獻舉例證明在郭象前對逍遙的解釋出現不同的轉化郭象前逍遙側重的是無事閒逛遊蕩以消除煩憂苦悶從郭象起世人習將逍遙認為係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