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9日 · 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的金融科技業者家數逐年增加,顯示台灣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日趨完整。 雲端、AI、區塊鏈各擅勝場 金融科技技術面的幾項基石經過這些年的演進,以及與金融需求間的磨合,有些技術的應用已漸為金融業者掌握,但也有不少處於 ...

  2. 2009年1月6日 · 金融海嘯襲捲全球,即使是根據最樂觀的估計,景氣要回復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2009年,企業在財務會計的實務運作上,將發生哪些變化? 又有哪些企業在財務上,特別容易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 現金為王,最少需維持一年現金流. 「一切看現金,目前『現金需求大』的企業,最容易面臨財務危機,」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周建宏指出,過去幾年斥資添購設備、材料,以及員工規模較大的企業,由於需要現金以支付利息和薪資,所以是目前風險較高的產業。 若更深入觀察,現金需求的高低,還要視公司的財務策略而定。 「企業向銀行借錢,有好處也有缺點,」周建宏表示,「好處是不會讓公司股本膨脹,每股盈餘不會被稀釋,但相對利息支出就高。

  3. 2014年7月10日 · 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之後,終於有內部知情人士,甘冒後半生不再踏進金融圈的危險,寫出他看到的高盛、華爾街,在過去十來年間的實況。 其中,有光明、正直、值得敬佩的那一段時間,也寫到了後來世風日下的景況。

  4. 2008年12月30日 · 關於金融海嘯的成因,楊家彥提出了3個關鍵因素: 1.信貸債權 證券化 :讓原本已經寬鬆的資金更加浮濫,將高風險的金融債券體系引進銀行體系。 換句話說,銀行體系將貸出去的錢取得債權,之後將債權證券化,再度取回資金。 一筆資金可以膨脹很多倍使用,因此貸款的對象通常是違約風險程度高的個人或企業,例如次級房貸。 2. 金融創新商品 :金融創新商品肆無忌憚的發展,導致風險高的信用債權擴散到整個金融體系。

  5. 2024年2月22日 · 星展銀行成功經驗:徹底改造組織 DNA 2009 年金融海嘯之後,星展面臨巨大挑戰,中國平台型企業高速崛起,客戶期望日新月異。星展當時執行長高博德(Piyush Gupta)制定了「新亞洲首選亞洲銀行」策略,明確亞洲市場定位,凸顯差異化。

  6. 2023年4月13日 ·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讓嚴瑞雄更加確立標準機與專用機並進戰略。 當時,東台訂單集中在東南亞,「標準機也算是被逼,大訂單那時候停下來,要趕快去補標準機小訂單,開始衝歐美。 」這也形成東台另一個競爭優勢,「要拚標準機也有能力拚,要做差異化我也可以。 嚴瑞雄直言,「要大家說你要看藍海,哪有這麼簡單? 」因此,他勤於學習產業新知,去日本一定都去書店翻書,「做設備業逼著你,一定要往前看。 【徵件倒數】全最大規模文化創業加速器! 階段性系列輔導培訓X聚焦產業資源對接 . 更重要是,嚴瑞雄「不只看自己產業,還要看客戶產業。 」甚至,連客戶客戶需求,也納入守備範圍。 「我不能等到 tier2 告訴我,才決定做什麼。

  7. 2020年8月28日 · 新冠肺炎肆虐,今年全球經濟呈現負成長,根據調查,全球有24%的企業衰退3成以上,嚴重程度已超越金融海嘯。 面對未來,我們該如何挺過這場風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