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搜尋結果包含:

    雲豹復育?
    只搜尋: 雲豹怎麼復育?

搜尋結果

  1. 2020年01月16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李育琴 屏東報導. 雲豹在台灣的野外族群,科學家證實已經滅絕。 然而雲豹原是台灣山林食物鏈的頂層動物影響著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健康雲豹也是原住民魯凱排灣族歷史文化山林智慧所代表的神聖動物是否要藉由科學的力量重新引入雲豹野放復育過去幾年民間保育人士和公部門持續進行探討。 2018年舉辦的貓科動物再引入 研討會 ,曾邀請國際專家來台分享經驗並與原住民族進行討論。 台灣對於雲豹復育的企圖,也吸引國際保育團體的關注。 國際貓科保育組織「潘特拉」(Panthera)近日透過野聲環境生態中心接洽來台,拜訪屏東霧台魯凱族代表、林務局和地方NGO,希望了解台灣雲豹引入復育的可行性。

    • 世代傳承的狩獵倫理、獵物共享
    • 全球野生貓科面臨危機 潘特拉讓印度老虎數量倍增
    • 臺灣雲豹復育 可作為全球貓科野放復育的學習過程
    • 藉由雲豹復育 重新架構原住民新的山林關係

    佳暮村村長Lavakaw Dringiruru說明佳暮獵人的狩獵倫理規範,獵物作為社區共享、尊重頭目和迎接賓客的文化和作法。他積極教導下一代魯凱族的山林智慧,這些狩獵和傳統領域的知識是跟隨老獵人學習而來,透過儀式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協助傳統領域的調查和相關規範的訂定。 前霧臺鄉鄉長杜傳則說,我們要學習傳統魯凱的狩獵倫理規範,若復育雲豹,這些傳統的智慧、山林規範、狩獵哲學要讓更多主流社會、非原住民知道。 勞奈對於魯凱族人分享的山林智慧印象深刻。他說,「雲豹的價值深刻地烙印在在地居民的文化歷史和哲學之中,在成功復育雲豹的道路上,幾乎已達成了九成。」他指出,在全球其他地方,往往必須花費很多時間解釋,才能喚起民眾了解貓科動物對森林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但是他從魯凱族人的分享中,看到他們與雲豹的緊密連結,...

    勞奈也跟族人分享潘特拉組織在全球各地復育貓科動物的經驗。他說,我們對於野生貓科動物並不了解,除了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之外,全球還有30多種小型貓科動物,相關的生態知識研究並不多。這些貓科動物因人類開發、棲地遭破壞,與人類的衝突愈來愈多,因此逐漸消失,瀕臨滅絕。潘特拉就是專為保育野生貓科動物而成立的組織。 潘特拉透過與不同部門的合作,包括政府部門、在地社群、企業和一般大眾,採用科學研究結合在地社群協力保育的方法,讓野生動物回到原生棲地,復育野外貓科動物族群。主要經費是由募款而來。 勞奈說,潘特拉協助印度讓當地的老虎數量成長二倍。也在非洲推廣以精緻設計的人造豹皮,取代當地獵殺豹取豹皮的行為,不僅創造商業模式,也提供工作機會。「野生動物能夠回到棲地,是因為當地居民希望牠們能夠回來!」這是影響野放復...

    臺灣雲豹的復育為何重要?對全球貓科動物的保育又有什麼意義?勞奈指出,雲豹在全球已列為「易危」(VU)物種,許多棲地的族群數量都在持續減少,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和棲地改變,許多雲豹的棲地變成了棕櫚油農場,棲地破碎化也使得個別保育對族群復育沒有幫助。「很多案例顯示,圈養野放已經是唯一的復育方法。」 勞奈進一步說,「臺灣的棲地完整,在地社群積極協調和付出努力,希望讓雲豹回到這片森林棲地。這能夠讓大家具體看見並學習如何在適當的棲地實際復育物種。」在尋找全球雲豹和貓科動物的野放復育的可行性中,臺灣復育雲豹可能會是很好的學習過程。

    野望環境生態中心這次接洽潘特拉組織來臺,從去(2019)年開始就密切與霧臺禮納里魯凱族領袖和族人溝通討論,他們發現族人對於雲豹復育的想法,從原本的不信任,慢慢有了不同的態度。長期投入野外雲豹研究的負責人姜博仁肯定族人的認同,他說,「雲豹復育不只關乎科學性的生物技術,更有價值的是在地的認同和參與、培力,希望透過雲豹復育,重新架構原住民當代新的與山林的關係。」 面對已在野外滅絕的雲豹,是否一定要引入復育讓牠們重回臺灣的森林?姜博仁說,「想想看全球暖化我們是否該介入?瀕臨絕種的動物我們是否該搶救?雲豹的消失不是一、二萬年前的事,而是近代不久前才滅絕。」他強調動物滅絕是因人為所造成,把牠們帶回來除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健康,也是因為珍惜這樣的生物多樣性帶給我們的各種價值。 姜博仁進一步說明,「雲豹復育對於...

  2. 2019年2月26日 · 此次阿塱壹部落傳出目擊雲豹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面向還包括要怎麼積極作為與復育才能確保雲豹在下個百年還會存續在台灣山林而不是讓雲豹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在森林的某個角落而這樣的工作需要的是許許多多的跨族群跨單位跨領域的合作雲豹並沒有絕種,”台灣雲豹並非台灣特有或獨有的物種只是名稱上冠上區域。 (示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3. 2015年11月17日 · Nov 17 Tue 2015 12:15. 台灣雲豹/追蹤雲豹的姜博仁/「臺灣雲豹復育計畫十四年的姜博仁/交大資工所畢業的姜博仁. 一位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小貴族和外地訪客合影. 1930年代末,一位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小貴族,與三位外地訪客合影。 拍攝地點在屏東排灣族社區,小貴族隨著尊貴的貴族父親出來接待訪客,由客人拍攝了這張紀念寫真。 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立即的反應可能會驚呼:「哇,連小孩子都穿珍貴的雲豹皮衣,那被獵取的雲豹數量應該不少! 」事實上,很可能就是如此。 徐宗懋圖文館所收藏的早期原住民照片中,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不同排灣族人的照片至少有10幅,顯現了最少15張大小不一的雲豹裘皮,這還不包括現存其他的雲豹皮照片。

  4. 2020年12月17日 · 他這麼有把握雲豹復育在台灣可以做得到原因竟然是因為有人還惦記雲豹想念雲豹或許只要還有人惦記著絕對的絕跡便還沒有發生或許因為還有人繼續願意疼惜雲豹這神的心上物」,復育雲豹便是帶回神的寵愛那樣充滿感情的事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9年2月25日 · 歐洲的貓科動物伊比利猞猁在發現只剩下不到100隻時便開始自野外捕捉個體積極圈養繁殖並再引入個體回野外進行族群強化的再引入復育工作現在已經讓族群數量增加到近600隻從極度瀕危脫困到瀕危等級此次阿塱壹部落傳出目擊雲豹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面向還包括要怎麼積極作為與復育才能確保雲豹在下個百年還會存續在台灣山林?...

  7. 瀕危動物復育雲豹計畫啟動老派媒人送作堆動物星球頻道. 9,293 views. 194. #動物星球頻道 #瀕危動物 #雲豹世界地球日特輯4月22日起 每週五 晚上7點 首播全世界最大的保護計畫「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聚集世界各地的保育英雄,冒著風險搶救長頸鹿、大猩猩、大貓和其他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

    • 4 分鐘
    • 9.8K
    • 動物星球頻道/ Animal Planet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