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0日 · 友達將在今天公布去年 12 月營收,市場預期也難有佳績,預料面板雙虎去年虧損合計上看 500 億元,且因兩家公司都已完成現金減資,在股本縮小下,每股虧損金額將擴大。

  2. 2023年2月15日 · 友達、群創「面板雙虎」大虧逾 490 億 此前,友達已公布去年度稅後虧損約 211 億元,統計面板雙虎 2022 年度合計大虧逾 490 億元,與市場預期的 500 億元左右相去不遠。

    • 中國亟欲改變經濟型態,從「出口擴張」轉向「進口替代」
    • 萬一聯發科「染紫」,或可在中國取得主場優勢
    • 適時退出不合時宜的產品,才有餘裕找出下一個成長性產業

    中國政府積極投入半導體產業,主因在於他們亟欲改變其經濟型態。過去,中國是「出口擴張」型的經濟模式,以低廉的生產成本從事加工製造,累積未來的發展資本。現在,隨著資本的充裕,可以在國內研發、生產許多從前仰賴進口的高技術含量元件,經濟開始轉為「進口替代」的發展模式。 對於內需市場龐大的中國來說,進口替代的發展策略有著重大經濟意義。首先,中國每年進口的半導體產品金額超過2300億美元,相當於每年進口原油的金額。如果成功扶植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將有助於改善國際收支。 其次,中國現在不缺乏資本,只缺乏可以投資的項目,所以即使投入千億資本來打造整個半導體供應鏈,或以溢價方式收購國外企業,都是合理且划算的舉措。 紫光便是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先是收購當地的展訊、銳迪科等IC設計公司,今年更入股惠普(HP)在中國...

    從技術面來看,半導體過去50年的發展基本上符合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預測: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大約每兩年就會增加一倍,等同於生產成本下降一半。然而,目前電晶體的體積已經接近原子大小,它的物理性能不再可靠,所以晶片的發展恐怕會面臨效率極限,造成這樣的模式未來很可能無法延續。 這也是今年發生多起大型併購案的原因,業者預見了未來的技術瓶頸,決定精簡成本、共同開發產品,以創造利潤,讓半導體業進入了大者恆大的局面。 從市場面來看,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來說,中國無疑是一個龐大市場,重要性遠勝過其他區域,聯發科長期以來就以中國為最主要市場。既然中國亟欲以進口替代取代出口擴張的經濟模式,那麼,當聯發科「染紫」,他們就能在中國獲得相對的「主場優勢」。 主場優勢有多重要?面板產業的演變或許可以告訴...

    1980年代,曾是DRAM(記憶體)產業領導者的英特爾,因為無力抵抗日本業者的成本競爭,於1984年退出該領域,專注於微處理器,但是時至今日,就連日本也不復存在DRAM產業。 IBM曾是PC(個人電腦)領導者,卻在2004年將PC事業部門賣給聯想(Lenovo),使後者在當時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PC公司,僅次於戴爾(Dell)與惠普。如今,戴爾已經私有化並謀求轉型;惠普也將PC分割為獨立公司,不時有出售傳言;IBM則是專注於企業服務,表現遠優於戴爾與惠普。 從國家或企業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需要為了特定企業或產業的消逝而憂慮,即使紫光集團就這麼買下了台灣的半導體業也一樣,因為在適當的時機、用合理的價格,退出不合時宜的產品,才是為股東或國民創造最大利益的選項。如此一來,我們將有更多的人力、金錢與資源...

  3. 2023年12月12日 · 一圖看「面板雙虎」近況 群創昨(11)日回應,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將尊重員工個人意願安排,主要措施包括組織與產線的最適調整,以強化集團布局與發展。

  4. 2023年6月16日 · 隨 OLED 產線首次獲利,擁有豐富產線的華凌,在 2022 年營收近 30 億元,年成長率 34%,創下歷史新高;同年 10 月興櫃,每股盈餘(EPS)5.73 元。 累積 1 萬 2000 個標準型號,客戶下單免開模、交貨又快. 品牌部經理王美惠指出,華凌團隊的標準品開發,會先分析及研究產業概況及未來發展,判斷哪些面板尺寸跟規格是該產業最需要的設計,提前開模,「客戶甚至都不知道他需要這個尺寸。 」客戶下單的時候,公司已有模具,就不需要付模具費,目前已累積 1 萬 2000 個標準型號。 比方說電動車的充電樁,根據不同使用情境,會分成家用、辦公大樓用、室外停車場等類型,或是區分成單色或彩色面板等不同種類,從低到高階各自開發出標準品供客戶選擇,下單後最慢 2 周可交貨。

  5. 2016年1月22日 · 例如在2013下半年一片慘澹的觸控面板、模組廠,主流市場的TPK、勝華、洋華無一幸免於難, 但同是觸控面板廠,卻主攻軍工控、醫療、車用電子、多功能事務機應用領域等利基市場的富晶通,則是營運看俏 ,殺出一條自己的路。.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 ...

  6. 2023年1月11日 · 近日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便指出,中國面板業者京東方的 iPhone 顯示螢幕出貨成長最快,預計最快 2024 年將擊敗三星及 LG 成為 iPhone 最大的顯示螢幕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