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布爾布爾(Esra Bulbul)表示,ORC一直沒有在X射線波段進行研究。 當她得知這一點後,她與博士後研究員張曉元(Xiaoyuan Zhang)開始仔細研究德國/俄羅斯合作的X射線太空望遠鏡「eROSITA」的數據。 他們注意到一些X射線輻射似乎來自「四葉草」,儘管觀測時間不到7分鐘。 這個發現讓他們組建了一個更大的團隊,並獲得了更多使用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時間。 獲得觀測時間後,他們進行了觀測,結果發現了令人振奮的事實:X射線輻射確實與「四葉草」有關聯。 X 射線觀測結果顯示,「四葉草」ORC 的氣體溫度高達 800 萬到 900 萬攝氏度,這表明它是由大約 12 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合併形成的。

    • 為何選擇火星?
    • 太空移民飛船「星艦」解密
    • 馬斯克往返火星計畫
    • 登陸火星後任務

    根據SpaceX及美國航太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火星直徑為6791公里(地球為1萬2756公里),和地球的年齡均約45億年。火星和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約2億2500萬公里,乃距地球最近的「宜居」星球。火星與太陽間的平均距離,約地球和太陽間的1.5倍,所以仍有尚可的陽光。火星雖有點冷,但馬斯克認為,由於其大氣層主要是二氧化碳與若干的氮及氬和少數其他的微量元素,這意味著我們僅靠壓縮火星的大氣,就能在這顆星球上種植植物。因此我們可以使火星變暖。火星重力約地球的38%,所以你將能輕鬆地舉起重物及彈跳。此外,火星的1天為24小時又37分鐘,與地球的也非常相近。

    星艦包括上半部的「星艦太空船」(Starship spacecraft)與下半部的「超級重型火箭」(Super Heavy rocket)。即一種能完全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其設計要旨在於搭載人員及貨物至地球軌道、月球與火星,甚至更遙遠的太空。SpaceX企圖將它打造成人類史上最強力的發射載具,藉由高效率的「猛禽」(Raptor)引擎,最多能將100公噸的酬載送入低空地球軌道(LEO),而美國航太總署(NASA)已除役的太空梭僅29公噸。根據該公司,星艦的高度為120公尺(太空梭僅50幾公尺)、直徑9公尺。馬斯克雖未詳述需帶去火星的物資清單,但食物、水、建材、工具及先進的維生系統皆屬必備。

    共分為6個階段。1.發射,然後推進器(即超級重型火箭)就返回地球。2.星艦飛抵地球軌道。3.太空加油船(tanker,基本上就是沒有窗戶的星艦太空船),再為星艦裝滿燃料並返回地球。4.星艦一路飛向火星。5.星艦在火星上利用當地資源再裝滿燃料。6.星艦飛離火星並直接返回地球。星艦能在LEO上進行「軌道加油」(on-orbit refilling),還能借助火星表面上天然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補充燃料。若太空加油船有高度的重複使用能力,其主要的成本就是推進劑,氧與甲烷的成本則極低。星艦將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並以空氣動力學減速。其隔熱板借助SpaceX「天龍號」(Dragon)太空船研發的燒蝕(ablative)隔熱板材料,設計要旨在於能承受多次進入火星大氣層。星艦在著陸前點火,以超...

    早期移居火星的人類,為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將需要擅長挖掘火星地表下的物質,開採埋藏冰(buried ice)。這將供應寶貴的水資源,並用來製造星艦所需的低溫甲烷推進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師惠特洛克表示,根據古老智慧,把好菌留在皮膚上才能健康;現代人卻喜歡過度清潔,徒使好菌逐漸流逝。

  3. 2020年10月17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太空公司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發願帶領人類殖民火星,在今年成功首次以商用太空梭載人升空並順利回收火箭後,讓外界對Space X的火星任務增添不少信心。 馬斯克如今透露整個火星計畫的初估時間點,力拚2024年發射「星艦」(Starship)執行火星無人任務。 馬斯克當地時間週五參與2020火星社群線上會議時談到,他有8至9成的信心能在明年把星艦送上軌道,但他也坦言,一開始的測試飛行將會相當困難,且有極高失敗風險,「在我們能夠重返大氣層且正確降落前,可能會損失一些船艦。

  4. 2021年7月6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特斯拉與SpaceX的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雖擁有1673億美元(約新台幣4.7兆元)的龐大資產,但日前卻表示自己賣掉所有名下豪宅,改而住在一棟僅價值5萬美金(約新台幣140萬元)的組合屋中,他並稱此舉是因想致力於人類移居火星的相關計畫。 根據美國媒體 《紐約郵報》 報導,全球第二大富豪馬斯克近期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過去一年將位於加州(California)的大部分房產全數脫手,並坦言自己名下房產僅剩下一棟價值5萬美金的組合屋,他表示這都是為了專注發展人類移居火星的計畫。

  5. 2020年4月24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本週三,再次成功發射並部署第7批「星鏈計劃」(Starlink)中的60顆衛星進入軌道;目前已成功部署422顆星鏈衛星,達到啟動「星鏈計畫」最少數量,今年預計再發射500顆衛星登上太空。 綜合外媒報導,「星鏈計劃」是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2015年啟動的太空計畫,希望透過靠近地球的低空通訊衛星,來提升網際網路的頻寬,SpaceX希望在2020年代中期於地球上空3個軌道上部署超過1萬2000顆星鏈衛星,旨在為全球缺少基礎網路設施的地區提供寬頻網路,並在城市地區提供價格優惠的服務;SpaceX表示,透過「星鏈計劃」出售寬頻網路服務的資金,將是「火星計劃」的重要資金來源。

  6. 2023年4月20日 ·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所製造史上最大型火箭「星艦」(Starship)稍早於美東時間20日上午9時34分(台灣時間晚間9時34分)成功發射,不過飛行時間約4分鐘,星艦於9時38分在空中爆裂。 本報過去曾報導,SpaceX星艦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分別是裝有33具引擎的巨型火箭 Super Heavy,以及位於上方的星艦航空器,兩者疊起來高度差不多400英尺(約120公尺)。 而星艦旨在運送貨物和人員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對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太空員送至月球的計畫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