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23日 · 位於六張犁白色恐怖受難者公墓,半世紀前被國家暴力剝奪的生命,無法被「記憶」,而只視為「占用」國土。 (攝影/吳逸驊) 離六張犁捷運站不遠處的山丘上,散落著數百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矮小墳塋,1990年代被發掘後曾引起關注,沉寂多年後,去年因保存與否的爭議又重回到公眾視線。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即將在2月24日週三舉行公聽會,進一步討論文化保存後的管理辦法。

  2. 2022年4月16日 · 大海是大海,彼端是迷霧籠罩的島嶼,來自陌生與不了解,馬祖之於台灣、藝術之於地方。 想像最終能走向理解嗎? 走進迷霧除魅是必經之路,雖然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彼此,但試圖將每次經驗,轉化成更同理的角色。 廉價的浪漫在想像中從來起不了作用,只願作為一個可以給予、包容傾聽的人,做一個可以信任別人的人,走近彼此而不是走遠,讓日子回到我們所選擇的,生活在生活裡,那可能恰好也是藝術的本質之一。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 shakingwave@twreporter.org ,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1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2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3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4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5
  3. 2022年2月23日 · 包含高雄橋頭、台南新營、高雄路竹、屏東佳冬、雲林虎尾、宜蘭羅東及台北的景美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巡演,今年又補上幾塊地圖的空缺。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1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2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3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4
    • 馬祖枕戈待旦紀念公園5
    • 參與「海西經濟區」
    • 探尋更大尺度的連結
    • 希望與想像的邊界
    • 結語:21世紀的宗教探險旅程

    正是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理解馬祖領導人為何在2008年要設計一個起於台灣、航經馬祖、再到中國的進香路線。簡言之,馬祖希望自己能夠再次在變遷中的兩岸關係取得一個關鍵角色。上述的進香路線,呈現出馬祖不再位於台灣或中國黯淡無光的邊陲,而是一個串連兩岸的「樞紐」;透過進香行動,馬祖的位置有了重要的轉換。 提出這個構想者是當時縣政府的觀光局長,同時也是廟宇總幹事曹爾元。他年輕時保送到台中中興大學農藝系,為人熱情海派,到台中不久,就號召馬祖高中前後年級的同學一起到台中念書。他成立台中同鄉會,將那些在台中附近就讀職業學校的馬祖人都找進來,足見其愛好呼朋引伴、建立廣泛連結的個性。他提到自己在台灣讀書時吸收了很多民主思想,回鄉後也參加反對運動,為馬祖爭取自由(曹爾元,1988)。但是對他影響最深刻的是他剛畢業...

    牛角進香之例也可以放在21世紀初馬祖發動的一系列進香活動──包括其他三次直航進香,以及一次探險型的登山進香──來理解。馬祖人所說的直航與一般用法有些不同。「直航」一般指的是兩個沒有邦交的政治體,不能直接通航而必須透過第三地中轉。但馬祖人認為只要是專船前往,都能以直航稱之。因此,即使從馬祖航行到台中(在「中華民國」境內的航程),他們仍稱之為「直航」。這個詞彙的使用方式,呈現出馬祖人相當看重他們在「連結」不同地點的角色。 直航進香第一次在2001年1月2至5日舉行,由馬祖直航福建馬尾,再搭車到湄洲。2001年元旦,台灣宣布金馬「小三通」正式開航,允許金門─廈門、馬祖─馬尾之間直接通航。然而,小三通只是台灣單方面逕行的政策,沒有得到中國回應。但是馬祖仍按計畫於2001年1月初啟動「馬祖—馬尾—湄洲...

    從五次的進香路線圖,可讓我們進一步認識這一系列進香行動的獨特性。首先,馬祖進香雖是由社群發動、舉行的儀式,但並不像一般台灣廟宇向祖廟進香那樣具有規律性;相反的,路線經常更動,沒有固定的「香路」。其次,這一系列進香是因應特殊需求而設計,政治、經濟或觀光旅遊的功能大於宗教意義。第三,這些路線凸顯跨海進香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創造新的連結,傳達馬祖人再中心化、成為樞紐的渴望。 或許我們會問:這些連結成功了嗎?這樣做究竟能發揮多大功效?有多少人與貨因此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流動?然而,上述問題對馬祖人似乎不是那麼重要。在返回馬祖的路上,曹爾元笑著回答我說: 換言之,不同的進香形式是馬祖人在21世紀試圖連結兩岸與世界所進行的各種嘗試與冒險;它們是島嶼創造「希望的方法」(method of hope)(Miyaza...

    2008年與牛角人一同進香的途上,船隻往北開了一陣子後,我聽到有聲音傳來:「進入〔寧德〕三都澳了!」很多人急忙跑到甲板上拿起相機猛拍沿岸風景,好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寧德對現在的馬祖人是個陌生、令人充滿期待的地方,但我不禁想起那位(在第三章提到)過去曾長期從事漁業的前輩官銓福之語:「國軍還沒來之前,寧德或更北的地方的船都會來馬祖買魚,那時馬祖人來去自如,是個自由的地方!」無情的戰爭分隔了兩岸,造成了馬祖的孤立,今日馬祖人透過宗教重新連繫起兩地。新廟的建立凝聚了牛角人的認同,建廟過程中的兩岸奔波加強了兩地的情感。廟宇完成後牛角人帶著他們的神明前往祖廟進香,見證也紀念著這段分隔50年的歷史與辛酸(Jing 1996)。 然而,今日的馬祖進香有著更多超越連結原鄉的意義。馬祖列島在過去很久的一段時間裡...

  4. 2022年6月25日 · 在水霧旁,77坑道最後的狹長暗室,我們可以看到唯一的錄像,夾雜馬祖過去的常民影像(非主題空畫面)、今天的長鏡頭空景、馬祖話的旁白訴說著馬祖「水流屍成神」的 傳說

  5. 2023年12月7日 · 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第三代,從遺傳解釋與創傷書寫中,似乎找到長久以來面對困惑的安身方式。. 本文為《春日的偶遇》部分章節書摘,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張旖容在政治受難者墓碑前獻上白玫瑰 ...

  6. 2021年10月13日 · 立陶宛的 格魯塔斯公園(Grūtas Park) 裡擺放著20世紀一群超級大怪物的紀念碑,其中包括一座 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 雕像。 這地方十分怪誕,幾乎打破了傳統博物館和紀念碑所依循的所有規則。 這裡之所以受人歡迎,在於它嘲諷展覽主題的手法,而這或許也是它唯一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