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媽祖的歷史:政治力動起來,地方水神變天后. 台灣的民間信仰當中,所奉祀的神明達到數百種,其中以王爺、媽祖、觀音最多,若就現行登錄為文化資產的191項民俗活動當中,至少有32項與媽祖信仰相關,其中屬於重要民俗的有4項:分別是北港朝天宮迎媽祖 ...

  2. 媽祖,與祂的家人們──百萬人進香的歷史足印與文化新生. 媽祖進香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每年農曆3月「全台瘋媽祖」,台中鎮瀾宮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總吸引上百萬人次參與,更被《Discovery》描述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而每年舉辦時間不一的苗栗拱天宮 ...

  3. 2024年2月4日 · 媽祖是早年移民的海洋信仰,台灣的媽祖廟大都與「水路」有關,常見建於港邊、海邊或河邊。 西部北段海線這條鐵道,原本是我搭火車拜訪北段 5座木車站 的路線,後來發現這條路上有幾間歷史悠久的媽祖廟,彼此位置都不遠。

  4. 2023年2月22日 · 今年60歲的林宏熹是資深轎組成員,18歲開始扛神轎。 對他來說,媽祖已如同家人般的存在。 (攝影/林彥廷) 轎組:媽祖旨意,由轎領人. 神轎是媽祖的交通工具,但白沙屯媽祖才是真正的駕駛,徒步進香以媽祖的神意為依歸,根據媽祖「行轎」模式指示隊伍行進的方向。 由四位扛轎的轎組成員、與一位鑼手同心協力,感受媽祖神轎的動態。 神轎會呈現出上下震動、前後頓促、推磨、搖晃、掀擺、拉回重壓,甚或紋風不動等情況,是白沙屯媽祖特別的行轎語言。

    • 馬祖芹壁聚落1
    • 馬祖芹壁聚落2
    • 馬祖芹壁聚落3
    • 馬祖芹壁聚落4
    • 馬祖芹壁聚落5
    • 參與「海西經濟區」
    • 探尋更大尺度的連結
    • 希望與想像的邊界
    • 結語:21世紀的宗教探險旅程

    正是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理解馬祖領導人為何在2008年要設計一個起於台灣、航經馬祖、再到中國的進香路線。簡言之,馬祖希望自己能夠再次在變遷中的兩岸關係取得一個關鍵角色。上述的進香路線,呈現出馬祖不再位於台灣或中國黯淡無光的邊陲,而是一個串連兩岸的「樞紐」;透過進香行動,馬祖的位置有了重要的轉換。 提出這個構想者是當時縣政府的觀光局長,同時也是廟宇總幹事曹爾元。他年輕時保送到台中中興大學農藝系,為人熱情海派,到台中不久,就號召馬祖高中前後年級的同學一起到台中念書。他成立台中同鄉會,將那些在台中附近就讀職業學校的馬祖人都找進來,足見其愛好呼朋引伴、建立廣泛連結的個性。他提到自己在台灣讀書時吸收了很多民主思想,回鄉後也參加反對運動,為馬祖爭取自由(曹爾元,1988)。但是對他影響最深刻的是他剛畢業...

    牛角進香之例也可以放在21世紀初馬祖發動的一系列進香活動──包括其他三次直航進香,以及一次探險型的登山進香──來理解。馬祖人所說的直航與一般用法有些不同。「直航」一般指的是兩個沒有邦交的政治體,不能直接通航而必須透過第三地中轉。但馬祖人認為只要是專船前往,都能以直航稱之。因此,即使從馬祖航行到台中(在「中華民國」境內的航程),他們仍稱之為「直航」。這個詞彙的使用方式,呈現出馬祖人相當看重他們在「連結」不同地點的角色。 直航進香第一次在2001年1月2至5日舉行,由馬祖直航福建馬尾,再搭車到湄洲。2001年元旦,台灣宣布金馬「小三通」正式開航,允許金門─廈門、馬祖─馬尾之間直接通航。然而,小三通只是台灣單方面逕行的政策,沒有得到中國回應。但是馬祖仍按計畫於2001年1月初啟動「馬祖—馬尾—湄洲...

    從五次的進香路線圖,可讓我們進一步認識這一系列進香行動的獨特性。首先,馬祖進香雖是由社群發動、舉行的儀式,但並不像一般台灣廟宇向祖廟進香那樣具有規律性;相反的,路線經常更動,沒有固定的「香路」。其次,這一系列進香是因應特殊需求而設計,政治、經濟或觀光旅遊的功能大於宗教意義。第三,這些路線凸顯跨海進香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創造新的連結,傳達馬祖人再中心化、成為樞紐的渴望。 或許我們會問:這些連結成功了嗎?這樣做究竟能發揮多大功效?有多少人與貨因此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流動?然而,上述問題對馬祖人似乎不是那麼重要。在返回馬祖的路上,曹爾元笑著回答我說: 換言之,不同的進香形式是馬祖人在21世紀試圖連結兩岸與世界所進行的各種嘗試與冒險;它們是島嶼創造「希望的方法」(method of hope)(Miyaza...

    2008年與牛角人一同進香的途上,船隻往北開了一陣子後,我聽到有聲音傳來:「進入〔寧德〕三都澳了!」很多人急忙跑到甲板上拿起相機猛拍沿岸風景,好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寧德對現在的馬祖人是個陌生、令人充滿期待的地方,但我不禁想起那位(在第三章提到)過去曾長期從事漁業的前輩官銓福之語:「國軍還沒來之前,寧德或更北的地方的船都會來馬祖買魚,那時馬祖人來去自如,是個自由的地方!」無情的戰爭分隔了兩岸,造成了馬祖的孤立,今日馬祖人透過宗教重新連繫起兩地。新廟的建立凝聚了牛角人的認同,建廟過程中的兩岸奔波加強了兩地的情感。廟宇完成後牛角人帶著他們的神明前往祖廟進香,見證也紀念著這段分隔50年的歷史與辛酸(Jing 1996)。 然而,今日的馬祖進香有著更多超越連結原鄉的意義。馬祖列島在過去很久的一段時間裡...

  5. 2023年4月28日 · 從爐主到總領隊:儀式主導權的變化. 大甲媽祖的進香活動,戰後幾十年間,從數百人的地區性信仰活動,轉變成席捲數百萬人的跨區域活動,這樣的成長與儀式主導權,從不確定主導者的爐主制度,改由鎮瀾宮廟方管理組織主導。 爐主為每年神選決定,儀式經驗無法累積,事權也無法統一,甚至有時候因爐主個人因素,會有負面爭議。 所以1975年從爐主制度改到由廟方主導,事權統一及經驗累積,也將原有參與對象從大甲地區居民,擴展到大甲移民與企業,並透過儀式的開放,讓外地資源的進入,逐步塑造成一個龐大的進香活動。 大甲媽祖進香中重要的一個組織「香」,即頭香、貳香、參香等團體組織,早期由大甲當地組織擔任,後續開放引入各地資源。

  6. 2019年4月18日 · 在地傳真〉. 林彥廷/隨遇而安──跟著白沙屯媽祖的夢境之旅. 歲次己亥(民國108年)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徒步來回苗栗通霄與雲林北港,進香朝聖的路途遙遠,每一位隨行的信徒都經歷了日曬雨淋、晝夜更替,才能完成這一段刻骨銘心的徒步之旅。 在這樣的過程中,伴隨著信徒們的,除了媽祖本身的信仰加持,以及日夜星辰的照耀,這10天9夜中超過40個停駕、駐駕點周圍,所有大大小小的臨時停靠站,都成了香燈腳們每個夜晚歇息的「香客大樓」。 從一般民宅的廳堂門口,至產業道路邊的停車格。 從民間的汽車展場至國小校園裡的迴廊道。 只要願意誠心尋找,就有好好睡上一覺的可能。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1. 相關搜尋

    馬祖八八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