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因為左右兩腳真的在直線運動過程中,產生不對稱的煞車衝量,關節受力才會是最大的。 浮誇的來說,想像自己用一隻腳一拐一拐的往前跑,兩者的推進與煞車衝量絕對兩者都不對稱,那才是真正傷害發生的機轉! ╴ 關節移動角度. 髖關節向內收的角度(如圖B),兩隻腳在直線的數據可以保持對稱的內收角度,彎道時卻是以左右兩腳相差約九度的狀態下跑動,特別是在彎道時跑者步頻與步幅也不對稱平衡的狀態下,也就是說跑者基本上是能夠在「地形變化過程中,透過關節位置與移動速度產生自然的平衡調整」。 自然發生的完美的平衡. 我們很常聽到「上下坡要怎麼跑」,然而,就以力學角度而言,人體力學是自然對稱的。

  2. General 健身 跑步. 用抬腿與擺動 跳脫推蹬思維框架. 19 四月, 2021. (圖/文: 慶旻Josh) 在「身為跑者,來認識跑步動作的週期吧! 」文中提到,擺動(swing phase or flight phase)與支撐(stance phase or support phase)是跑步動作學習首要關鍵。 在這擺動與支撐的週期裡,讓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運用身體產生位移、對地面出力、甚至是出現短暫的騰空。 於是我們經常聽到「Toe Off」或者「Push Off」,來說明身體位移與騰空的過程中的狀態。 然而論及速度與衝刺,運動科學界裡會以三關節伸展「Triple Extension」強調髖-膝-踝三個關節對地面做出同時伸展的動作的重. 要,得以創造更多力量給予地板。

  3. 這什麼意思呢? 亦就是說:「反覆持續跑因為富含著長時間的中樞神經傳導與肌肉控制,因此,在完成後,會讓身體的能力跟著下降,像是抬腿的角度與膝蓋落地的角度」。 而高強度間歇在跑者完成後,對於跑者的動作沒有太多改變,且有可能表現更好,例如:垂直跳的能力提高,賀爾蒙分泌提高等好處。 我覺得其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討論,在不同的課表藏了許多奧秘,舉例來說:長間歇對於步頻調整與心律穩定有較高的影響,短間歇對於步幅與心律拉高有較高的影響。 聽起來似乎很玄,於是我利用了Garmin手錶測試了400公尺15趟跑90秒休息30秒,跑休比例是3:1,200公尺12趟跑40秒休息40秒,跑休比例是1:1。 200公尺的每一趟平均觸地時間是144ms,平均步幅1.26公尺.

  4. General. 肌力訓練如何影響跑者的力學效應. 13 五月, 2021. 圖/文 特約作家 慶旻 Josh. 傳統肌力訓練的優勢. 肌力訓練在這三年一直被廣泛討論著,只要在谷歌搜尋「長跑選手與重量訓練」即可輕鬆爬文。 然而,市面上當然也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訓練手法可供參考,例如:怪獸肌力與體能訓練何立安老師強調「長距離選手的跑步需要良好的動作經濟性,而這經濟性來源靠的是選手擁有的最大肌力而產生的爆發力,以維持每一步的穩定性」; 又或者:鋼鐵運動訓練團隊也同時強調「重量訓練」提高跑者動作優化與動力鍊。 此時,關鍵就來了! 經濟性與動作優化究竟該怎麼定義呢?

  5. 13 四月, 2021. 圖/文 特約作家 慶旻 Josh. 站著走路對人類的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階段,代表我們能掌握自己身體重心轉移的控制。 從哇哇落地的嬰兒說起,要從一團肉體逐漸發展出四姿俯臥的力量支撐自己,然後開始站立、學習移動、跨步,在每一次接觸地面時身體學習吸收與釋放力量之間的『重心轉移』,這個重心轉移就是跑步週期的核心概念。 圖片來源. 因此我們可以將跑步的重心轉移分為四個重要階段:單腳支撐期 (35%)、擺動期前段(15%)、擺動期中段(35%)、擺動期末段(15%) 一、 單腳支撐期. 單腳支撐的動作順序為:著地-完全支撐-腳趾離地。

  6. General 跑步. 運動生物力學與傷害預防觀念須知. 13 五月, 2021. 圖/文 特約作家 慶旻 Josh. 參與馬拉松是一件讓人又愛又恨的事,愛的是跑完之後的成就感遠大於跑完當下的疲憊,恨的是隔天光是起床都必須用手輔助將腳慢慢搬下床,但身為跑者,沒有拒絕過馬場的誘惑考驗,總是心甘情願的將報名費用刷下去給它,然而,今天要談的是,如果搭配上生物力學的概念則是讓人望之卻步。 希望透過一小篇文章,可以啟發更多人喜歡力學的概念,以及力學如何協助我們從力學角度減少傷害發生。 跑者地面作用力與膝蓋受傷起源:

  7. 20 四月, 2022. Real-Time Stamina體力量表是Garmin藉由fēnix 7以及 EPIX戶外運動手錶推出的新功能,由Firstbeat Analytics 團隊整合分析。 這項新功能專為跑步及單車騎乘活動開發,設計目的是要協助你滿懷信心追求自身可及的最佳表現。 現在,你終於能夠查看自己還剩多少體力可以全力出擊或維持定速,在抵達終點線前妥善分配體能。 什麼是「體力」? 「體力」(Stamina)實際上就是你目前產出良好、高質量體能表現的能力。 妥善的體力分配策略是成功表現的關鍵,但這需要經過不斷的調整。 如果在不對的時間點過度逼迫自己過長的時間,你可能會無法完賽。 但如果你採取過度保守的體力分配策略,你則有可能跑出令自己失望的成績,因為你知道你沒有拿出最佳表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