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愛之味 ,英語: A.G.V. Products Corporation , 臺證所 : 1217 ),是 台灣 嘉義縣 民雄鄉 一間從事 食品加工 的 公司 ,隸屬於 耐斯企業 旗下,成立於1971年6月,主要生產 飲料 、 罐頭食品 、 調味料 等,另有企業轉投資、商辦及土地出租為重要收入來源。 歷史沿革 [ 編輯] 1971年6月26日,「國本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產 飼料 。 1977年,國本產業設立食品加工廠,生產 醬菜 罐頭。 1983年9月,國本產業更名為「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 愛之味採用的 三洋電機 SVM-GSP203-E04-24 自動販賣機.

  2.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福壽 ),是一家 台灣 的食品企業 [1] ,最初為1920年由 洪斗 等六兄弟於 台中 沙鹿 共同創立的榨油廠 [2] ,1955年設立「洽發製油廠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改名為「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 編輯] 福壽集團相關產品,包括食用油、寵物食品、穀物食品 [3] [4] 。 畜產相關產業是從飼料、契養、屠宰到加工的經營模式 [5] 。 企業沿革 [ 編輯] 1920年,洪斗六兄弟 (洪介、洪鄭、洪笨、洪不、洪掛)於沙鹿鎮居仁里創設榨油廠。 1955年,改組創立「洽發製油廠股份有限公司」。 1961年,建立 沙拉油 精煉 廠。 1965年,公司名稱改為「洽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登記「福壽牌」作為商標,並增建飼料廠生產家畜禽配合飼料。

  3.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泰山企業 , Taisun Enterprise Co., Ltd. , 臺證所 : 1218 ), 台灣 企業集團,主要以食品、飼料為主,擴及流通業、零售業等。 總部位於 彰化縣 田中鎮 ,創立於1950年,創辦人為 詹玉柱 四兄弟。 現任董事長 劉偉龍 。 發展簡史 [ 編輯] 1949年(民國38年),詹玉柱、詹金水、詹金南、詹木川等四兄弟在彰化縣田中鎮創辦 益裕行 ,從事 雜糧 及 豆餅 批發。 1950年(民國39年)10月26日,詹玉柱四兄弟在彰化縣 員林鎮 創辦 益裕製油廠 ,接受政府委託,將 美援 黃豆 加工製成 食用油 與豆餅,從事油脂、飼料的製造與銷售。 1960年10月21日,詹玉柱四兄弟成立 泰山油脂 ,詹玉柱之子 詹仁道 接任總經理。

  4. 股票代號 (英語: stock symbol 或 ticker symbol )是一組 縮寫 、 代碼 或 代號 ,用來識別某單一 股票市場 裡某支進行 證券 交易的 股票 。 股票代號可以由 英文字母 、 數字 、或兩者混和組成,有時也會加入符號,例如:「. 」、「: 」或「 - 」。 英文裡「 ticker symbol 」原是指早期股票 電報 收發機列印在收發用紙帶上的 符號 。 今日,在公開市場交易的證券、 期貨 或 選擇權 商品都會分配一組「交易代號」,以利商品識別和交易的進行。

  5. 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臺鹽 ,商標多用 台塩 , 臺證所 : 1737 ),原是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營事業 ,以 產鹽 起家;2003年後 民營化 在 臺灣證券交易所 股票上市 ,開始發展 生物技術 加盟店 通路,產品新增 化妝品 。 2019年,最大股東為 中華民國經濟部 ,持有38.88%股權。 [2] 簡史 [ 編輯] 臺鹽總公司. 位於 苗栗 通霄鎮的台鹽鹽來館. 日治時期 [ 編輯] 1919年,「 台灣製鹽株式會社 」設立。 1938年,「 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 」設立。 民國時期 [ 編輯] 1946年,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和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合併設立「 台南鹽業公司 」。

  6. 聯華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臺證所 : 1231 ),簡稱 聯華食品 ,是 臺灣 一家 食品 公司 ,於1951年在 臺北市 迪化街 創立 [1] ,主要生產 休閒食品 。 以「創新、敬業、成長、績效」為經營理念及「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 大事紀 [ 編輯] 聯華食品總部,即聯華貿易行原址. 1951年,李國衡於 臺北市 大同區 迪化街 創設「聯華貿易行有限公司」(Lian Hwa Trading Company, Ltd.),經營國內外 穀類 、 豆類 和 海苔 等 南北貨 。 1968年,聯華貿易行於 臺北縣 五股鄉 設立「聯華食品廠」,開始將經營方向由大宗穀物買賣交易轉向 食品加工 業。

  7.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縮寫:TAIEX),簡稱加權指數,又稱為台灣加權指數,所有權屬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為將台灣股價價格加權以衡量股票市場之指數,亦是首支臺灣證券交易所自行編製的加權指數,更因其歷史悠久而成為「臺灣證券市場」最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