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主條目: 2005年法國網球公開賽 加斯頓·高迪歐 是衛冕冠軍,但在第四輪敗給 大衛·費雷爾 。 最終冠軍為年僅19歲的西班牙新秀 拉斐爾·納達爾 ,決賽以6-7 5, 6-3, 6-1, 7-5擊敗阿根廷黑馬 馬里亞諾·普埃爾塔 ,奪得第一個法網冠軍。
      zh.wikipedia.org/zh-tw/2005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比賽
  1. 2022年11月17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主條目2005年法國網球公開賽. 加斯頓·高迪歐 是衛冕冠軍,但在第四輪敗給 大衛·費雷爾 。 最終冠軍為年僅19歲的西班牙新秀 拉斐爾·納達爾 ,決賽以6-7 5, 6-3, 6-1, 7-5擊敗阿根廷黑馬 馬里亞諾·普埃爾塔 ,奪得第一個法網冠軍。 這同時也是納達爾在法網史無前例成就的起點,直至2020年法網再度奪冠後,他共計拿下了破紀錄的13座法網冠軍。 種子球手 [ 編輯] 晉級表 [ 編輯] 說明 [ 編輯] 決賽 [ 編輯] 上線 [ 編輯] 第一部分 [ 編輯] 第二部分 [ 編輯] 第三部分 [ 編輯] 第四部分 [ 編輯] 下線 [ 編輯] 第五部分 [ 編輯] 第六部分 [ 編輯] 第七部分 [ 編輯] 第八部分 [ 編輯]

  2. 2024年5月22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正式名稱為「 Roland Garros 」,是為了紀念法國的一位飛行員。 1891年開打,扣除兩次世界大戰停辦,今年是第一百二十三屆,也是四大公開賽中唯一一個紅土場地的比賽。 會內賽比賽日期將從今年五月二十六日開打(會外賽則從五月二十日就開打),六月九日結束;會內賽從第一個週日就開打,為期十五日, 今年年初的澳網 也效法,等於是橫跨三個週日的網球嘉年華。 2. 今年總獎金為五千三百四七萬八千歐元,創新紀錄,比去年增加7.82%。 男女單打冠軍各可以獨得兩百四十萬歐元的獎金,單打首輪落敗選手也可以拿到七萬三千歐元的獎金,會外賽第一輪落敗也有兩萬歐元的獎金,相當豐厚。 3.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說明
    • 賽事成績
    • 奪冠次數
    • 獎金積分
    • 相關記錄

    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簡稱“法網”,是一項在法國巴黎羅蘭·加洛斯球場舉辦的網球賽事。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進行,是每年第二個進行的大滿貫賽事。

    該賽事創辦於1891年,是網球比賽唯一一個在紅土球場上進行的大滿貫比賽,標誌著紅土賽事中的最高榮譽,同時也標誌著每年紅土賽季的結束。由於紅土場地球速較慢,且男子單打比賽採用五盤三勝制,因此參加比賽的選手需要有著超群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

    •中文名:法國網球公開賽

    •外文名:French Open

    •舉辦地點:法國巴黎羅蘭·加洛斯球場

    •比賽場地:室外,紅土

    •賽事級別:網球大滿貫

    •比賽時間:每年五月至六月

    概述

    法國網球公開賽(英語:French Open,法語:Les internationaux de France de Roland-Garros),簡稱“法網”,是每年5月至6月在法國巴黎羅蘭·加洛斯球場舉辦的一項網球大滿貫賽事。該比賽是每年繼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之後,排在第二個進行的大滿貫賽事。比賽創辦於1891年,並在1968年成為第一個進入公開賽時代(Open Era)的大滿貫比賽。比賽場地是位於室外的紅土球場,由於紅土球場球速較慢,利於底線對抗,並且男子單打比賽採用五盤三勝制決勝,因此部分比賽持續時間往往接近4個小時。正因為在這樣的場地中取勝極為不易,所以球員要有超群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 每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都會有眾多著名球員參賽。男子和女子比賽各有128名單打選手和64對雙打組合參賽。比賽組委會也為獲勝者準備了豐厚的獎金,2016年的總獎金達到了3201萬7500歐元(約合2.35億人民幣)。

    歷史

    這一比賽創辦於1891年,最初命名為“法國網球錦標賽”(French Championships),在創立之初只是法國國內的網球小型比賽,只允許法國的網球俱樂部成員參加。第一屆法國網球公開賽是一個只設有男子單打項目且只進行一天的小型比賽。1897年,比賽首次加入了女子單打比賽。在1915年至1919年之間,比賽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取消比賽。 1925年,賽事成為了一項國際性賽事並首次對全世界的網球選手開放。1928年,比賽場地搬至了羅蘭·加洛斯球場,這一場地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英雄飛行員羅蘭·加洛斯的名字命名,並從此一直作為法國網球公開賽的比賽場地。1940年至1945年,比賽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 法國網球公開賽開賽已經超過100年了,在過去的百年中,除了兩次世界大戰被迫停賽11年外,其餘90年均是每年舉行一屆。

    賽地

    法國公開賽的場地設在巴黎西部蒙特高地的羅蘭·加洛斯體育場內。 體育場建於1927年,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空中英雄羅蘭·加洛斯的名字命名。 同時也是法國網球黃金時期的象徵。因為它是直接為慶祝被稱為“四騎士”的四名法國人首次捧回戴維斯杯,準備翌年的衛冕戰而特意修建的。 1999年,羅蘭·加洛斯體育場進行了重大重建,共有23個場館,最大的中央球場最多能容納15059人同時觀賽。 第一階段 1979-1980年。這個新建的中心球場可以容納4,500名觀眾,由建築師吉拉德特(Girardet)和羅弗拉(Lovera)擔當設計,不久就被人們稱為的一號球場。這是具有一個古典風格的現代混凝土結構的比賽場地。 第二階段 1983-1993年。羅蘭-加洛斯拿出了更多的基金去修建更多的球場。在1984年,工程繼續向西擴展,在原來的橄欖球場修建了9塊額外的球場。這個工程階段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修建了大理石的廣場(LA PLACE DES MOUSQUETAIRES),在1989-1991的3年中共修建了4座雕像。 第三階段 1994年。新球場可以容納10,068名觀眾,最初叫做A球場,後來為了讚頌法國網壇的傑出女選手蘇珊·朗格朗(SUZANNE LENGLEN),1997年,此球場改名為蘇珊—朗格朗球場。為了慶祝千禧年的到來,又在奧特爾(Auteuil)建築群中心地帶建成了又一個體育場。99年賽事結束後,A和D平台同時進行翻修。改善後的大樓建築風格十分和諧。在賽場旁邊的電視下是梯狀座位,由3個較高部分和一個低部分組成。這些體育場館的不斷更新反映了國際體育精神的發展,它以面向公眾為特點,使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觀看比賽。 羅蘭·加洛斯網球場屬於慢速紅土場地,利於底線對抗。它的建築古典優雅,別具一格,在一叢叢栗樹枝葉掩映下,令人心曠神怡,利於底線對抗,獲得這個公開賽桂冠的選手也與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一樣名震世界。羅蘭·卡羅斯球場屬慢速紅土球場,每場比賽採用5盤3勝淘汰制,所以一場比賽打上4個小時是習以為常的。因此在這樣的球場要獲取優勝是不易的,球員要有超人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

    男子單打

    [僅列出1968年以後,冠亞軍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女子單打

    [僅列出1968年以後,冠亞軍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雙打冠軍

    [僅列出1968年以後,冠亞軍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2016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總獎金為3201萬7500歐元(約合2.35億人民幣),與2015年的總獎金相比提高了近400萬,增幅達14%。男女單打冠軍的獎金為200萬歐元,與2015年相比提高了20萬歐元。

    男子單打/女子單打

    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1、1989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17歲的美籍亞裔選手張德培爆出了八十年代最大的冷門。他先後挫敗了倫德爾,埃德博格,成為這個公開賽最年輕的單打冠軍,也是第一位亞洲血統的選手獲此殊榮。

    2、2009年法網費德勒勇奪法網冠軍,從而成為網球歷史上男子選手的第六位全滿貫獲得者。

    3、在贏得2011年法網女單冠軍的同時,李娜成為了第一位獲得大滿貫的亞洲選手,同時李娜的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四位,追平日本選手伊達公子創造的亞洲最好成績。

    4、2012年法網結束女單冠軍的爭奪,俄羅斯美女莎拉波娃奪得冠軍,至此她成為網球史上女子選手的第十位全滿貫獲得者。

    5、201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彭帥搭檔謝淑薇奪得法網女雙冠軍,同時是我國選手第一次奪得法網女雙冠軍頭銜。

    6、2016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德約科維奇第四次衝擊火槍手杯終於如願以償,成為歷史上第八位、公開賽時代第四位完成生涯全滿貫的男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