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3日 · 根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本港2020年每日有3,965公噸工商業廢物送到推填區,塑膠佔994公噸,是繼廢紙後第2多。當中透明包裝膠膜、發泡膠包裝、玩具、碎料及廢料等合為其他塑料廢物類別最多,佔塑料中的59%,其次為膠袋。

  2. 2020年12月7日 · 本港棄置塑膠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近千公噸工商業棄置塑膠每日直送堆填區,佔整體棄置塑膠近半,然而環保署回收箱形同虛設,機制不完善,回收量九牛一毛。

  3. 6 天前 · 垃圾徵費無限期暫緩下,環保署推出《減廢回收約章》,推動私人住宅住戶培養廢物源頭分類的習慣,參與的住宅處所可獲免費提供指定垃圾袋,署方亦會協助申請免費回收等減廢回收的技術支援。

  4. 6 天前 · 只要將塑膠廢料和催化劑放入該台機器,用電力加熱至攝氏400至450度之高溫,塑膠廢料會在催化劑作用之下被分解,之後會通過設備將它冷卻下來而轉成燃油。 整個塑膠轉燃油過程,大概約10分鐘,試運行中產油率超過80%,透過測試識別液體產物,主要成分是汽油和柴油。 他又表示,正開發一些高活性催化劑運用在廢棄物資源,主要包括把城市廢棄物轉為有用的化學產品,常見有廚餘垃圾和廢木材等。 透過開發一些催化劑,不用將廢棄物分類再分解,再得到想要的化學產品。 相比當前的堆填或焚化方法,催化熱解在環境保護和減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優勢。 其中「5-羥甲基糠醛」化學品經催化反應後,可產生出許多具高價值的化學產品,可用作能源,希望取代傳統的石油衍生物,並具有重要的工業應用潛力。

  5. 2024年5月31日 · 繼垃圾徵費實施日期無限期延後,另一方面,當局在2021年上半年曾就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即膠樽徵費)進行公眾諮詢,建議以「按樽」方式回收,當局曾指最快在今年初提交條例草案予立法會審議,不過至今無影。. 最新有議員指,當局擬 ...

  6. 2024年3月27日 · 隨着管制即棄塑膠產品安排將在下月22號實施,屆時將禁止食肆提供或銷售發泡膠餐具、膠刀、膠叉、膠匙羹以及膠飲管等即棄塑膠產品。 隨着新例迫近,有市民向《東呼》反映,擔心走塑後令生活變得不便,其中周先生舉例曾用紙飲管,但在他未喝完 ...

  7. 2024年6月1日 · 因應垃圾徵費計劃暫緩,政府早前已採購的1.7億個指定垃圾膠袋,將於今日 (6月1日)起逐步派予所有公共屋邨共約84萬戶;至於已簽署減廢約章的私人屋苑,亦可獲派免費指定袋。 每月每戶可獲20個免費指定袋,初步為期6個月,以教育並鼓勵居民減廢及分類回收。 環保署表示,希望居民善用回收設施,盡量利用指定袋棄置所有垃圾,毋需使用額外垃圾袋。 署方亦進行新一輪宣傳推廣,鼓勵市民培養分類回收習慣,融入日常生活。 市民於6月至7月期間,到「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提交指定回收物,可獲6倍「綠綠賞」積分。 使用智能廚餘回收回收廚餘,每日亦可額外獲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