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8日 · 1. 減班勞工人數暴增,77.6萬人工時縮減. 疫情下勞工面臨的處境,可能有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三種情況。 由於經濟體中原本就有一定數量的勞工處於這三種狀態,在分析這三種情況各自的變化規模與比例時,必須考慮疫情之前的狀況,才能估算受到疫情衝擊的變化,因此我們在分析去年(2020)1月至今的數據時,會以2019年同月份的數據為基準,來衡量疫情衝擊的規模。 去年3月台灣疫情開始升溫,對經濟活動的衝擊明顯擴大。 從 協議減班 的實施勞工人數資料觀察,去年2月底僅1,662人,3月底增加至7,916人,隨後一路增加至去年6月底達到31,816 人為高峰。 然而,協議減班統計僅限於有向勞政單位申報的廠商,實際上有更多廠商並未依規定申報,無法反應整體勞工的全貌。

  2. 看不見的線上博弈帝國. 博弈代工轉向洗錢代工,奕智博如何一週洗白50億? 2019年,《報導者》到奕智博數位娛樂開發公司汐止總部採訪,進門所見即是金碧輝煌的大廳,如今已不復存在。 (攝影/蘇威銘) 《中國金主、菲國總部、台灣代工──看不見的線上博弈帝國》 ── 高喊自己僅為線上博弈服務代工的奕智博,遭查獲大規模洗錢,一年可達2,600億。 千億黑金流竄將對台灣金融秩序造成什麼影響? 政府有動作了嗎?

    • 2454.TW 股價1
    • 2454.TW 股價2
    • 2454.TW 股價3
    • 2454.TW 股價4
    • 2454.TW 股價5
  3. 2023年6月25日 · 李易安. 楊子磊. 無論是戰後「米荒」,或近年「蛋荒」,在經濟學者吳聰敏的分析裡,其實都躲不掉「價格管制政策」這個結構性因素。 書寫台灣經濟史,吳聰敏希望以史為鑒,同時對經濟原理做科普,讓民眾能辨別政府的哪些經濟政策有問題,避免政府為了選票考量而討好民意,或為了避免溝通成本,而選擇不符經濟原理、傷害市場機制的政策。 今年甫出版的 《台灣經濟四百年》 是台灣目前跨度最長的經濟史著作,上起荷治時期、下至21世紀:在書中,作者吳聰敏嘗試以經濟觀點,解釋17世紀台灣原住民的「強制墮胎」制度,也從數據和史料切入,分析「美援」對台灣戰後經濟的貢獻。

  4. 2024年1月23日 · 《報導者》與俄羅斯流亡記者合作,揭開這條踩在地緣政治紅線上的交易線,又有哪些業者捲入其中。 根據《報導者》深度訪談相關廠商,我們發現業者的動機、態度各有不同。 有業者對土耳其轉運知情,但也有很多業者並不清楚出口管制規範,踩進紅線交易而不自知。 一位原本有10%營收來自俄羅斯的業者告訴《報導者》,為了控管風險,他們已經完全放棄俄羅斯市場,「我的一位瑞士代理商因為被發現賣機器給俄羅斯,最後被美方列為黑名單,大家都不敢跟他做生意了。 在全球地緣政治下,業者營運挑戰已不只是產業變動本身,還有來自被政治制裁的風險。 《報導者》此次調查報導,目的不只是揭露MIT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也希望提醒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必須正視愈來愈嚴峻的出口管制規範,管控政治風險。 監製|方德琳.

  5. 2018年9月26日 · 一般民眾又該如何分辨? 身為全台最大的BBS電子布告欄系統、平均上線人數為5~10萬,PTT卻在今(2018)年9月15日罕見地宣布「浮濫註冊情況日趨嚴重,即日起暫停受理使用者新帳號之申請」。 由於時間點剛好在大阪駐日辦事處處長輕生事件過後,台灣社會又將迎來年底的九合一大選,暫停帳號申請一事,讓大眾討論再次聚焦到「輿論操作」對社會的危害上。 其實早在2015年,台灣的政治力量就開始有意識和方法地經營網軍,他們授權行銷公司,以金錢作為動力,透過社群媒體,不斷在公共政策及特定意識型態上,產製和滾動一陣又一陣讓人難辨真假的輿論風向。 丞相,「人工風向」起了. 2015年6月,凱文(化名)有長達4週的時間幾乎寸步不離自己電腦和辦公室,身為專案操作人員的他,正焦頭爛額地思索如何打贏這一場「戰爭」。

  6. 2023年9月25日 ·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當各政黨都已在摩拳擦掌備戰2024大選,2022年地方選舉的政治獻金資料卻才剛公告完畢。 為提升公民監督效果,科技社群因而倡議選前就應公布大筆政治獻金,但這也引發中國藉此「監視」台灣企業的政治效應⋯⋯.

  7. 2019年5月29日 · 4月17日,氣氛仍然和平的北京. 身為中國官方首次核准的第一批台灣記者團成員,對這趟採訪是既興奮又忐忑。 出發前,同年4月7日才剛經歷了 鄭南榕 為爭取言論自由不惜自焚的震撼,緊接著被任職的自立報系,指派前往北京採訪,掛念著自焚事件的後續,也還沒從失去好友的傷痛中平復,感覺不應在這時離開台灣,卻又不想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心情很是掙扎。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此行主要有三項新聞任務,一是亞青盃體操賽、二是亞銀年會、三是蘇聯領導人 戈巴契夫訪中 。 1989年亞銀年會是由當時的財政部長郭婉容領軍,彼時蘇聯尚未解體,戈巴契夫訪中可是件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