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什麼是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 貧血 (Thalassaemia)又可稱為海洋性貧血 ,是台灣最常見的先天性貧血問題,無傳染性、也無法根治。. 共同特徵是血紅素(hemoglobin)中血紅蛋白鏈(globin chain)的合成發生問題,因而影響到紅血球的壽命與正常功能。. 一般可以 ...

  2. 2023年10月11日 · 地中海型貧血是血紅素製造品質不佳或不足所致的貧血,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除了貧血之外,還包括臉色蒼白、食慾及活力下降、黃疸、茶色尿、肝脾腫大、膽結石、骨質疏鬆。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甲型地中海型貧血的小生命,無法活過胎兒時期,懷孕中期後,胎兒就會出現嚴重的水腫、心衰竭,有相當比例會胎死腹中,或是出生後立即死亡。 地中海型貧血症狀。 地中海型貧血如何改善? 飲食怎麼吃? 不能吃什麼? 坊間補血的藥物或食物,因多為含鐵成分較高的食物,對地中海型貧血患者可能反而有害。 若是中重症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由於血球破壞率高,需長期輸血治療,從血液中溶出的鐵質常會超過身體負擔,因此中重症患者須盡量避免食用高鐵質食物,例如豬血、鴨血、肝臟、紅肉類、豆類等。

  3. 地中海型貧血」是台灣地區常見的一種慢性、遺傳性的溶血性貧血症,每一百人就有六人為此患者,因此台灣大約有 120 萬人為帶因者。 它是因為血色素中的血球蛋白鍊的合成缺陷所引起的先天性病變。 貧血的原因主要由於溶血 ( 紅血球破壞加速,存活日減短 ) ,此溶血發生於骨髓內或其他器官 ( 尤其是脾臟內 ) 。 由於破壞的增加,間接地刺激造血,使骨髓組織異常擴充,導致骨髓變形。 所謂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往往在嬰兒期即逐漸發生症狀,早則兩、三個月大,晚則於週歲內,一般多在五、六個月大後就被發現漸發性的蒼白、黃疸,稍長則肝脾腫大造成腹部隆起及骨骼變形,生長發育遲緩。 中型者,貧血程度為中度,血色素多維持在六至九間,平時較不需依賴規則性輸血來維持。 輕型者臨床上常不易被發覺,但也有貧血嚴重程度的差別。

  4. 2020年3月30日 · 地中海貧血又被稱為海洋性貧血,是台灣人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貧血,帶有地中海貧血基因的台灣人可至少高達上百萬人,特別是客家族群比率偏高。 但多數的 地中海貧血 患者的症狀其實是「沒有症狀」,往往是在健康檢查或其他抽血的機會時,被發現血紅素 ...

  5. 地中海型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隱性遺傳的血液疾病,基本上它是一種不同程度的血球蛋白多鏈合成不良引起。 所有地中海型貧血的共同特徵是1.整個血紅素形成不良,這會導致小細胞性、低色素性的紅血球,紅血球的品質也有問題,並有不正常外形的 ...

  6. 2023年10月11日 ·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隱性的先天性遺傳疾病,最早發現於地中海地區而得名,又被稱為海洋性貧血,是台灣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之一。 患者先天紅血球的結構異常,較脆弱且容易破裂,攜氧功能亦不足。

  7. 2024年1月2日 · 地中海型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台灣約有6% 的人口帶有此基因,因血紅素基因的異常而產生異常血紅素,以致紅血球容易被破壞而引起貧血。

  8. 海洋性貧血 (Thalassemia)是一種單一基因遺傳性的 血液疾病 ,因隱性遺傳的血紅素基因異常而產生的不正常 血紅蛋白 ,以致紅血球容易被破壞慢性溶血的貧血;又稱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早期稱 地中海型貧血 、 地貧 ,這種 遺傳疾病 除了地中海沿岸的 ...

  9. 2023年3月16日 · 地中海貧血(英文 Thalassemia),又稱為海洋性貧血,是台灣最常見的先天性血液疾病,每100人中約有6人帶有這個基因,患者的紅血球較小而脆弱,容易死亡,攜氧能力不足,因此常會缺氧、疲勞、心悸、頭暈、蒼白、感覺冷,尤其是中、重型患者可能併發嚴重 ...

  10. 症状. 顯隱性遺傳關係. 地中海貧血症有隱性、輕型和重型之分。 重型患者需要終生定期的 輸血 和接受藥物治療;而兩個隱性或輕度患者結婚,他們的下一代則有1/4機會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症。 相反地,兩者中只有一位是存有地中海貧血症基因的話,不論程度如何,則下一代沒有此問題或只帶有隱性或輕度。 由於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缺少正常的 血红蛋白 , 紅血球 攜氧功能差,體內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與次要造血器官 肝臟 、 脾臟 均會進行旺盛的 造血作用 ,但造出的紅血球也多半品質不佳,容易被破壞,成為惡性循環。 骨髓 代偿性增生 會侵犯周圍的 皮質骨 ,使骨骼較脆弱。 患者在一岁时就有了显著的颅骨改变:隆起的额头和颧骨,塌陷的鼻梁,加宽的眼间距。 肿大的肝脾和铁沉积的内脏,使得病患儿童腹部显著隆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