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當地居民乃組織義軍,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皇帝賜「慈暉遠蔭」匾額。 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歷經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至民國八年棟樑遭白蟻蛀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

  2. 最新消息. 捐助新臺幣壹仟萬元整予0403花蓮強震賑災. 艋舺龍山寺.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2013 Lungshan Temple.All Rights Reserved.

  3.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台北市。. 8,080 個讚 · 395 人正在談論這個 · 612 個打卡次。. 艋舺龍山寺.

  4. ©2001-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版權所有

  5.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Taipei, Taiwan. 8,054 likes · 958 talking about this · 590 were here. 艋舺龍山寺.

  6. 艋舺龍山寺 ( 臺灣話 : Báng-kah liông-san-sī ),也稱 萬華龍山寺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萬華區 ( 艋舺 )的 觀音寺 ,為 龍山寺 之一。 建築列為 國定古蹟 。 歷史沿革 [ 編輯] 清治時期 [ 編輯] 龍山寺三川殿. 早期泉州三邑人到 艋舺 是以從事茶葉、藤條等生意為主,相傳雍正年間一位來自泉州三邑的藤條商人至 境尾 時,把泉州三邑人信仰中心的 晉江龍山寺 香火袋遺忘在竹枝上,被人視有神蹟而供奉 [1] 。 乾隆初年,三邑商人黃典謨發起建寺,募資銀二萬餘元 [2] 。 以風水家張察元堪輿 [3] ,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十八動工 [4] ,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落成 [2] 。

  7. 1 天前 · 艋舺,今名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時稱蕃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