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是一座位於臺灣 嘉義市 東區 嘉義公園的紀念碑,因紀念1906年梅山地震殉難者而興建而設立,是臺灣第一座為紀念地震死傷所立的紀念碑。

  2.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完成於1906年(明治39年)12月,紀念碑可分為碑體及碑座兩個部分,碑體高210公分、寬83公分、厚4.5公分,材質為青斗石,碑體正面有浮雕裝飾,碑額刻有雙龍搶珠雕刻裝

  3.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 作者: 莊伯容. 1906年12月.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 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 惜乎文獻不足,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也。. 改隸後又屢被是殃,就中如 ...

  4. 1.日本治臺嘉義地區最大賑災記事,具歷史意義。 2.日本治台第一件震災紀念碑,具稀有性。 3.嘉義聞人莊柏容撰文,碑文全以漢文書寫,且文采豐美,具文化價值。

  5. 別 名:嘉義明治丙午烈震震災紀念碑、丙午烈震紀念碑. 立碑年代:明治40(1907)年. 石碑位置: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石碑尺寸:高212公分、寬82公分. 碑 文:.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 ...

  6. 此次地震立有「震災記」石碑,可能為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係由莊伯容撰文。 二戰後遭改名為「青年育樂中心」,民國 90 年 3 月,文化局加以恢復。

  7. 丙午震災紀念碑. 台灣-嘉義市. 災後重建的軌跡~台灣地震頻傳,在日治時代曾發生多次烈震。 明治 39 年 (1906)3 月 17 日黎明六時發生大地震 ( 全震動時間長達四分多鐘 ) ,震央位於民雄與梅山之間,人畜傷亡頗多,建物毀損嚴重,大小餘震不斷,相繼壓死一千兩百多人,嘉義市街建築物大半毀於地震。 災後行政當局趁機規劃市區改道計劃,今之嘉義市區奠基於此。 此次地震立有「震災記」石碑,可能為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係由莊伯容撰文。 二戰後遭改名為「青年育樂中心」,民國 90 年 3 月,文化局加以恢復。 景點建造: 刻立:明治 39 年 ( 西元 1906 年 ) 復原:民國 90 年 3 月. 溫馨提示.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