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如果你身旁有人是憂鬱症患者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擅長與負面情緒相處更別說怎麼去安慰或是幫助患有憂鬱症的親友以下的三不與三多」,或許可以當作一份指引: 不逃避: 支持他們去面對憂鬱症以及各種情緒與想法而不是試圖壓抑或是 ...

    • 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抑鬱是一個人最無助又最挫折的經驗。有時候會感到傷心、有時候會覺得空虛、有時候又毫無感覺。偶爾,抑鬱會使人身體與心智都癱瘓,無法從事以前熱愛的事情,甚至他們自己知道該做的事情。
    • 陪伴就夠了。「事情會變得更好」、「你只需要出門散散心」、「一切都會沒事的」,這些話說起來簡單,你覺得你提供他們一種解方,或是能夠讓他們好過一點的方法,還能舒緩他們的痛苦,但這些話對他們來說,既空泛又帶有侮辱,絕對沒意義。
    • 推開你,是接近你的開始。為抑鬱症所苦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這會使他們孤立自己,把最需要的人推開,忙著煩惱自己的悲傷是否拖累了他們所愛的人。
    • 別將責任一肩扛起。身邊有個抑鬱症患者,不代表你必須扛起一切或是整天提心吊膽。抑鬱的人需要感到被愛與被支持,但如果這開始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你可以開始想些方法,讓你可以在展現關懷之餘又不會過度犧牲自己。
  2. 2015年8月7日 · VO 導讀》:身為精神科醫師長期投入精神醫療領域卻發現自己也成了重度憂鬱症患者楊醫師傳授自己的經驗透過心療食療養生避免吃藥失眠的種種副作用治癒心靈自己來看完本篇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後再來看看這篇能量食物抗 ...

  3. 2016年9月5日 · 生活報橘. 別再「正面思考」了! 精神科醫師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 Vo Style 2016-09-05.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有不少人在低潮時總是喜歡看朵朵小語、心靈雞湯,希望從中獲得正能量,好讓自己快點振作起來。 殊不知,一直逼自己積極思考,反而比經常負面思考的人,容易陷入更深的憂鬱。 希望藉林耕新醫師的文章,讓大家對於「正面思考」不再一昧推崇,遇到挫折時,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身心靈健康的思考方式。 (責任編輯:李恬芳) 「我知道要積極,家人一再告訴我要正面思考,可是,嗚嗚……我卻做不到! 」小禎邊說邊擦眼淚。 到底要多積極才算積極? 到底要多正面才夠正面? 坊間有太多激勵或心靈課程,教導學員「我最棒! 」「我一定可以成功!

    • 同理自己,陪自己坐一下。生活中有太多追、趕、跑、跳,因為已經努力太久而沒有感覺。這場低潮也許正在提醒我們需要休息,身心狀況已達到臨界值而瀕臨崩潰。在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陪伴自己待在這個狀態,想哭就哭,想躺就躺,讓自己真正的獲得喘息。
    • 在情緒中挖掘答案。在低潮時出現的任何情緒都很有意義。難過也許是在告訴你生活中感到某些失落﹔憤怒或許是在告訴你想要掌控某些東西卻不可得﹔而悲傷,則正在跟你訴說受傷與被虧待的感覺。
    • 整理目前人生,列出清單。當我們陷入低潮時,很容易出現自我否定。「今年都要過去了,年度計畫都有達成嗎?」,「我的人生活到現在,到底做了哪些事?」,「又過了一年,我有比去年的我更好嗎?」
    • 從小步驟開始慢慢回歸日常生活。在低潮時,還是要維持自己的基本日常活動,但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勞動。然後在低潮過去之時,慢慢地讓自己恢復正常步調,不要太過心急,先給自己一些暖身的時間。
  4. 2014年9月29日 · 憂鬱症不但有生物學上的基礎在心理學真實社會中更不斷的被注意到它不單單只是某人需要克服的難關或一般人能給予建議而能治療的如果真的要講的話憂鬱症患者的症狀完全是虛弱的相反對抗憂鬱症是需要很大的心力的! 世界上超過 350,000,000 個人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因此毫無疑問的它會個需要重視的議題。 憂鬱症病患的腦內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了呢? 這樣強烈的悲傷情緒有任何生物學根據嗎? 早期發現-復合胺(令人愉快的神經傳遞介質) 在過去,憂鬱症被認為是大腦內化學作用的不平衡所造成。 科學家相信特別是人類體內的神經傳遞介質-復合胺(又被稱為令人愉快的神經傳遞介質)-的缺少所引起。 然而這項說法的唯一證據是某些憂鬱症患者在使用提高復合胺的藥物後減輕病症的狀況。

  5. 2020年3月17日 · 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帶我們了解憂鬱症與不知足並無直接關聯性反而是不優質的睡眠可能引發每一個人的憂鬱」,至於要如何好好睡一覺跟憂鬱説再見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責任編輯:黃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