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腸病毒的防治已成為政府公共衛生及防疫政策的頭號目標之一,許多專家、學者針對腸病毒71型進行基礎及臨床的研究,本篇文章整理有關病毒傳播途徑、分子流行病學、重症病理機轉、相關臨床表現及預後、實驗室診斷、治療策略與防治方針等內容,期能對往後腸病毒71型的研究與防治有所助益。 關鍵字:腸病毒71型、手足口症、心肺衰竭、定點監測系統. 附件. 21442_21292_腸病毒71型的感染與防治.pdf. 發佈日期 2012/11/6.

  2. Facebook Line 列印. 疾病管制局於1月5日與9日分別接獲一例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該局綜合病程與實驗室資料判定兩者均為重症確定病例,目前兩名個案檢體之初步檢驗皆為腸病毒71型陽性。 個案一為1歲8個月男童,自1月2日起,即陸續出現發燒、手足口病、食慾不佳等腸病毒感染症狀,次日因出現抽搐而赴急診,因有呼吸窘迫現象轉入加護病房,隨即因心肺衰竭施以心肺復甦術,目前病況仍處危急。 個案二為1歲7個月女童,自1月3日起,即陸續出現發燒、手足口病、等腸病毒感染之症狀,1月6日出現抽搐赴急診而後轉診至醫學中心,因有併發腦炎現象於加護病房觀察治療,目前病況已穩定恢復中。 疫調發現,僅個案一於近期曾接觸3名手足口病患者,然該3名患者目前均已痊癒。

  3. 反應完成後,跑膠分析 (Agarose Gel Detection) 是否有PCR產物,預期可獲得腸病毒基因片段大小約348-393 bps,將該PCR產物進行定序,反應所得之基因序列,再經整合、校閱與分析比對後即可得知為何種血清型別之腸病毒。. 病毒分離是鑑定病原體之公認標準檢驗方法,檢體來源 ...

  4. Facebook Line 列印. 冬季除了防範流感外,也要注意病毒性腸胃炎的威脅,國內近期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率均較去年同期上升,多數為6歲以下幼童,且以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為主。 疾管署呼籲,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第1至4週急診腹瀉就診百分比分別為6.2、6.2、6.5、7.6(去年同期為4.5、4.7、4.9、5.4),門診腹瀉就診百分比為3.4、3.5、3.6、4.0(去年同期為3.0、3.1、3.3、3.2),均較去年同期高,主要以6歲以下幼童人數最多。

  5. 治療照護.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建議使用口罩。 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6. 反應完成後,跑膠分析 (Agarose Gel Detection) 是否有PCR產物,預期可獲得腸病毒基因片段大小約348-393 bps,將該PCR產物進行定序,反應所得之基因序列,再經整合、校閱與分析比對後即可得知為何種血清型別之腸病毒。. 病毒分離是鑑定病原體之公認標準檢驗方法,檢體來源 ...

  7. 預防方法. 注意個人衛生,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包括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為預防疾病傳播,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 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出入公共場所及清理消毒病患之排泄物或嘔吐物時,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 傳染期. 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輪狀病毒一般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還具有感染力。 潛伏期.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輪狀病毒一般為24至72小時。 最後更新日期 2018/12/1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