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我們該如何防制金融詐騙? 防制金融詐騙的最好方法是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學會識別詐騙的跡象,以下是防詐騙的一些技巧: 我們該如何防制金融詐騙:不要第一時間做決定 詐騙者通常會施加壓力,催促我們立即做出決定,並利用我們的情緒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 產品是 “無風險” 或 “保證獲利” 的
    • 產品是 “低風險” 且 “高獲利”
    • 產品是限期/限量發行的,錯過了就沒有了
    • 產品有某個名人代言或購買
    • 免費的投資理財說明會
    • 推薦產品的人員並沒有相關的資格證照

    絕對不會有所謂 “無風險” 的投資產品,即使是風險很低很低的銀行存款都不敢宣稱是無風險的,更何況是其他的投資產品。所有的投資產品都一定是會有風險,差別只是風險的高或低而已,既然是有風險,就無法保證能夠獲利多少,所以當你聽到某人推薦你購買 “無風險” 或 “保證獲利” 多少的產品時,你第一個應該想到的就是投資詐騙。

    在投資領域中存在著少數幾個不變的定理,其中一個就是:高獲利永遠伴隨著高風險。以前很多外匯產品的投資詐騙就是宣稱他們獨家與某個國際銀行合作,掌握了某種神奇的操作技術(或程式交易模型),能夠讓投資人承擔低風險但獲得高獲利,這種話術曾經讓不少人受騙上當。記住,這種聽起來太好的產品,通常都是騙人的。

    合法的投資產品通常都會希望資金越多越好,所以很少會有限期/限量發行的情況出現,但這是投資詐騙很喜歡用的行銷手法,因為一方面不希望你有太多的時間去考慮,另一方面也希望讓你有搶到好處的感覺。雖然不是說這種情況就一定會是投資詐騙,但是當你有這種時間上的壓力時,你就更應該小心謹慎的去求證產品的合法性與風險高低。

    人們都喜歡追隨成功人士的腳步,如果某個成功人士也購買了甚至代言該投資產品,自然會增加人們購買的意願,但成功人士也可能只是被利用的對象,或根本就只是業者虛構的故事。投資商品跟一般的消費品不一樣,投入的金額也較龐大,所以不要只因為看到有某個名人也購買就跟著投資。

    哇~免費的投資理財說明會!多麼高尚的場合啊!這正是投資詐騙很喜歡用的方法。想一想,你受邀參加一場免費的投資理財說明會,地點在一個高檔的飯店裡面,會場還提供著精緻的餐點與飲料,這是多麼尊貴難得的機會,不是嗎? 當然一定還會有某個 “賺錢” 的投資訊息會提供給你,在那種氣氛之下,想不掏錢購買投資產品是很困難的,但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經做過的一項調查,發現這種免費的投資理財說明會中大約 50% 都存在著某些會誤導投資人的訊息,大約 15% 可能會有投資詐騙的行為發生,所以這種免費的投資理財說明會其實能不參加就最好不要參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真的無法拒絕,也千萬不要在當下立刻答應購買任何的投資產品,一定要等到回家之後,詳細的研究清楚,詢問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之後再做決定。

    政府對於能夠推薦投資產品的機構與人員都有明確的資格與證照的規範,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推薦投資產品。如果推薦金融投資產品給你的人員,並不是來自於合法的金融機構且沒有提供專業的證照(例如之前出現的不法外匯產品與放款產品都是這種情況),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刻遠離這樣的人,至於產品的內容則完全是不需要去考慮的。 以上就是一些投資詐騙常見的手法與話術,認清且避開這些陷阱,就能夠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危險! 《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1. 自私自利或真心為客戶著想 你的投資理財顧問是 ? 2. 太高的報酬都是龐氏騙局 該有多少預期報酬才正確 ?

  2. 在此篇文章中,我們透過近期爆發的 imB 案件介紹何謂金融騙局,並且分析如何從集團結構及其他面向辨認出可能存有風險的企業,讓讀者在面對高利息的誘惑下,能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近日爆出 imB 借貸平台負責人捲款逃跑,受害投資人自救會約達千人,且投資總額高達 25 億台幣,今天帶大家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也說明借貸媒合平台背後的 P2P 商業模式。最後也進一步分享如何分辨平台的好壞,以及如何避免相關的投資詐騙

  5. 今天就帶你們一窺 理專 盜領 的心路歷程,而法規監管、銀行風控做出哪些改變,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產! 💡 文章重點: 理專是什麼

  6. 01.不繳錢:小心非法企業詐騙錢財名目,例如保證金、訓練費、制服費、拍照費等,不要付出任何一毛錢。 02.不購買: 不當公司可能鼓吹你買自家產品,像是健康食品、營養品、基金、保險等,千萬小心不要自掏腰包。

  7. 新的一年慎防詐騙如何分辨投資領域的江湖術士?. 剛剛婉拒了一位出版社希望我推薦的一本書,若出版社看到這篇,別介意,我沒有惡意,若有冒犯在這先說聲抱歉。. 該書內容是作者在 2007 年因為悲慘的人生遭遇,想要翻轉人生,於是踏入股市,一開始短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