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滔滔不絕、能言善道的人,別人不見得樂意聽他說話,但是懂得傾聽的人,容易掌握他人的意見與想法,更能使對話有質量、深度。當對方的觀點總是被重視,自然喜歡和你相處,以下提供5個傾聽的要訣:

  2. 2018年12月28日 · 1、 建立一個技巧與專長能夠互補的團隊. 每個團隊的目標都不同,因此瞭解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哪些技巧與專長,就很重要。 一開始,要先建立一個模組,把所有需要的技巧與能力全都列入,並明列每個成員具備哪些專長與技巧。 接著,運用這個模組來找人,並設法填補其中的空缺,以便建立績效團隊。 聘用新人時,要設法尋找能夠和現有團隊互補的員工。 把可能加入的團隊成員填入模組中,看看如此一來,整個團隊的技巧輪廓會呈現什麼樣子。 組成團隊之後,不要自動以為他們已經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要建立一個發展課程,傳授新技巧,同時改善現有的技巧,以建立一個能夠不斷與時俱進的團隊。 2、 培養共同的價值觀. 共同的價值觀是團隊成員之間的指導準則,也是行為的依據。

  3. 員工留駐:員工待在一個組織的平均時間長度大約是四年(千禧年世代的平均時間更短),而流動帶來的成本其實很。 員工會希望自己所歸屬的組織,能夠支持推動他們的個人成長,如果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就很可能選擇離開,到其他地方去發展天賦。

  4. 2018年4月20日 · 「嚴密思考」指的是在一個 OKR 周期後,團隊不僅要檢視自己是否達成目標,還得進一步探究實施結果背後的意義,當不如預期時,必須拆解原因,如目標過大、人力不足,或是需要更多時間執行等。 如此一來,才能在下一個周期中,找尋更多突破機會。 換句話說,OKR 的思維體系,也能輔助企業貫徹願景。 像是有些領導者管理組織時,認為只要反覆傳遞一個理念(或命令),員工最終必能理解、領悟,但部屬仍然感到困惑不解,導致組織失能。 相較之下,OKR 在制定目標前,會讓所有階層一起研議,共同討論,避免部門各自為政,只顧自身利益。 實施結果,不必與考核連動. 一個常見的困惑是,「組織已經有 KPI 了,我還需要 OKR 嗎?

  5.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 ‧ 塞勒(Richard Thaler)卻挑戰教科書,指出主流經濟學的這個預設不符合實情,甚至違反常理。為了找出貼近真實人性的分析,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人的經濟行為,發展出「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這個新領域。

  6. 2018年1月20日 · 外表看似柔弱的她,卻有一顆不服輸的心,她說,成功的關鍵在於專注、心態,要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面對客人要「誠實、以誠待人」;她不以百萬年薪為滿足,期望能在27歲買下一間1~2千萬屬於自己的房子。

  7. 翻開最新公布的《2018中小企業白皮書》,去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逾140萬家,等於全台近98%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更貢獻890萬人、台灣近8成的就業人數,不論家數和就業人數都創下歷年新,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和就業人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