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7日 · 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他人掌握多少我們使用連網設備的各種資訊,如何使用這些資訊影響我們。 絕大多數人是明知隱私很重要,卻總是輕易地將個人資料交付給他人,成為他人營運的重要資產,這就是我們所身處的數位環境。

  2. 2018年12月31日 · 目錄. 1.對外提供的文件記得標示「機密」或類似字樣:. 2.莫交淺言深,進行到不同階段,揭露不同層級的機密資訊:. 3.營業秘密過於單薄,應綜合智慧財產權整體規劃:.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從創業一開始,就必須要注意營業秘密的保護,保密協議(NDA)更 ...

  3. 2018年6月8日 · 我們從二點就可以知道這種混亂的狀況可能是真實的處境,第一是曾經張祖克伯受訪的照片中,筆電螢幕的鏡頭是用膠布貼起來,這對科技公司來說是很諷剌的事,但也說明連對科技最「信仰」的一群人,也無法完全相信自己對科技設備的控制 ...

  4. 2007年3月31日 · 壹、認識英文合約. 就像介紹一個新朋友給你認識一樣,總得先告訴你他的「名字」吧! 大家大概都知道”Contract”是合約的意思,”Agreement”也可以用來表示合約。 但是除此之外,每當政府重大工程,報紙上就常常出現與外國廠商合作簽訂的「備忘錄」,指的又是什麼呢? 一家公司在購買另一家公司的股份以前,雙方可能會先簽署一份「意願書」,它是合約嗎? 什麼法律上的拘束力嗎? 英文合約還可能被冠上哪些名稱? 這都是本編的第一節「英文合約的名稱」所要說明的。 接下來我們談談「英文合約的特色」:它看起來不但又臭又長,而且還艱澀難懂,的字根本從來沒在其他的地方看過,的段落則是每個字都認識,湊在一起卻看不出什麼名堂來,怎麼辦? 本編的第二節要告訴你惡名昭彰的英文合約討厭在哪裡,以及要如何對付。

  5. 2010年3月27日 · 其結果除了部分有助於自己對隱私權的理解外,更多的部分其實只留下一些粗淺的想法,希望對將來豐富、充填隱私權的概念能有幫助。

  6. 2018年5月22日 · 只要正確掌握重點,人人都可以學會如何判斷合理使用,縱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有個七、八成的正確性,也已經比矇眼瞎猜好上太多。 合理使用的判斷重點在「報酬」與「利益」

  7. 據報載由於網路上流傳的一封電子郵件,告訴大家進入 Google 「輸入自己的姓名會想不到的驚喜」。 網友輸入之後,真的就得到了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