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8日 · 根據勞動部勞工紓壓健康網」,「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帶來沉重的身心壓力54上班族曾受到職場霸凌」,包括言語行為肢體互動等廣義的暴力行為。 「職場霸凌」發生最多的族群,是貿易流通、媒體出版、傳產製造業。 女性被霸凌的比率,比男性來得高。 60%以上的上班族,每週至少被霸凌一次。 37%的上班族,幾乎每天都被霸凌。 35%為受到同事霸凌,最常發生狀況為:背後攻訐、遭受小團體排擠、冷嘲熱諷。 「職場霸凌」不僅對員工造成身心傷害,企業終將付出昂貴代價。 不只上述提到的,其實,職場霸凌比一般人想像的範圍更廣,以下描述都屬職場霸凌:

  2. 2012年11月5日 · 所謂的職場霸凌指的是主管對你言語羞辱做出冒犯的行為舉動以及刻意製造工作上的破壞根據美國職場霸凌學會 (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統計64%的人會因霸凌而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最後丟了工作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3. 2018年7月20日 · 職場霸凌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隊對同事或下屬進行不合理的羞辱或威嚇行為像肢體衝突言語的人身攻擊以及散布毀壞別人名聲的八卦等。 柯瑞發現,成為被霸凌的標的,不見得有特殊原因,可能只是你運氣不好,正巧被盯上。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霸凌者想要得到你手上的東西,例如客戶或資源。 他可能會散布謠言,或在客戶面前講你壞話,讓你失去客戶信任。 還有一種可能性與被霸凌者的人格特質有關。 職場上有一種人,不論要求他們什麼,像「某某,你可以幫我⋯⋯」,他一定會答應。 當好意變為理所當然,默許對方不合理的對待,霸凌者只會變本加厲,把不想做的差事丟給你。 既然連運氣不好,都會成為被霸凌的原因,那幾乎所有人都可能成為被狩獵的對象。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忽視對方或好言相對,情況就會好轉。

  4. 2016年9月23日 · 為協助工作者走出職場霸凌的陰霾伊里戈揚提出兩個自救處方: 1. 第一時間向上級反映,蒐證遏止: 一旦發現主管對部屬有上述種種不合理要求,要盡快向上反映,以免在日積月累傷害下喪失信心,認為辭職是唯一出路。 為避免遭人指控空口說白話最好能蒐集主管所有霸凌的跡象寫下所受霸凌事宜以及目擊證人佐證保留有利於為自己辯護的證據藉此遏止霸凌。 2. 主動積極溝通,必要時向人資求助: 可尋找組織內懂得聆聽的人,紓解自身壓力,或是向人資部門求助,同時必須不厭其煩地回應對自己不利的溝通。 假如主管開會時說「你做的報告毫無用處」時,你可進一步釐清主管看懂報告了嗎? 還是有哪一部分內容不滿意,請對方說明? 讓習慣霸凌的一方知道你會採取動作,反抗他惡劣的手段。 (本文取材自 《冷暴力》 ,商周出版)

  5. 2015年6月8日 · (摘自《 冷暴力 》,商周出版) 圖片來源 \ Philippe Put via Flickr, CC Lisenced 延伸閱讀: 1. 是非不斷離職率高小心辦公室裡可能有職場折磨狂 2. 三招讓你應付職場霸凌 3. 遭受霸凌只能忍氣吞聲6個方法勇敢向職場霸凌說不

  6. 2019年11月13日 · 1.別自貼廉價的弱者標籤. 職場裡慣性歧視別人的人往往不覺得自己在歧視別人也因此被霸凌者絕不能以被霸凌者自居別輕易給自己貼上被害者標籤 。 在工作環境本就存在程度不一的競爭關係,本質上也是相互的資源掠奪,因此霸凌與否的行為,多少來自於人的劣根性,不必太意外。 如果是以動手動腳而行之,訴諸法律即可;但面對無聲無息、精神層面的「冷暴力」,我們該如何應對? 首先, 強化心理素質 :面對被霸凌或歧視的事實,但無須過分誇大。 下一步,不是抄傢伙正面對決,而是暗自帶著節奏速度, 默默深化自身工作表現 ,透過更多的績效表現,間接瓦解職場中的霸凌狀態,積極轉移焦點,最終試著讓這件事無痕過去。 你繼續行駛在自己的職場航道上,勿因此事再開一個戰場,職場生存的本質,不是要你費時間在這等破事。

  7. 2018年7月9日 · 2018-07-09. 整理 周頌宜. pexels. 同事搞小團體,你該怎麼辦? 用對 4 個方法才能「站穩站久」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親愛的小編: 我最近調派到一個新部門,發現部門同事搞小團體,工作氣氛不是很好。 每次開會,總會出現針鋒相對、為反對而反對的局面,提案討論總是沒有好結果。 向主管反映這件事,他卻認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這樣的狀況已經影響到我的情緒,導致工作進度落後。 當我表達自己的意見時,總是遭到不同團體的拉攏,希望我可以選邊站,但我只想就事論事,又不想搞得裡外不是人,請問我該怎麼做? ───台北的小美. 小美你好: 你必須認清一件事,小團體是辦公室政治的一部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甚至是一種必要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