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2日 ·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透過哪些方法治療? 第一步:找到壓力來源. 自律神經失調與壓力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在治療上不只是要解決生理的症狀,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先找到壓力來源再逐漸進行排除,才能有效從病根解決問題。 第二步:配合專業治療. 藥物治療 :若需要進一步的症狀控制,醫師則會先採與藥物治療,先解除急性症狀,常使用的藥物為幫助平衡神經元的抗憂鬱劑、抑制中樞神經有助於入睡的安眠藥、及舒緩症狀發作不適感的鎮靜劑等。 心理治療 :若是找不到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心理原因,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心因性造成的問題,可以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

  2. 2018年10月8日 · 由於自律神經系統遍及全身上下,因此只要失調,表現出來症狀可以是非常多樣的,統整來說,最常見的有以下. 頭部: 頭痛、頭重、偏頭痛. 眼睛: 眼睛疲勞、張開、流淚、視線模糊. 耳朵: 耳鳴 、耳塞. 口腔: 口乾、口腔痛、味覺異常. 喉嚨: 喉嚨發癢、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壓迫感. 呼吸器官: 呼吸困難 、有缺氧感. 心臟: 心悸、喘氣、胸悶. 消化器官: 噁心、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胃潰瘍、腹脹、便秘、腹瀉、消化不良. 泌尿器官: 頻尿、殘尿感、排尿困難. 生殖器: 外陰部搔癢、陽萎、生理不順. 肌肉、關節: 肩膀酸痛、肩膀僵硬、關節乏力. 四肢: 四肢麻痺、發抖、發冷、指間有電流感、感覺遲鈍. 皮膚、汗腺: 手心腳底多汗. 食慾: 想吃東西、飲食需求過度.

  3. 2019年10月14日 · 從4個問題找到自己應該看哪科. 通常疲勞的原因,可能來自身體暫時性的感染、發炎、生病或不舒服, 但如果疲勞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就表示已經進入「慢性疲勞」,就比較跟心理狀態、神經症狀,或是重大疾病有關 ,最好要早點去就醫檢查。. 但在選擇看哪 ...

  4. 2022年7月11日 · 不容易入睡,或是感覺睡不好 目前同時承接好幾項期限各異的工作 無法專心,或是小失誤變多 想很多,又提不出結論 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浮氣躁,或情緒沮喪 休假日會查看電子郵件,也會思考工作上的事 一天結束後,總是筋疲力盡 一回神發現自己正在 ...

  5. 2019年8月1日 · 太熱也會自律神經失調!. 找不出原因的 9 種症狀,你中了嗎?. 日期:2019 年 8 月 1 日 作者: 盧映慈.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在常常被提到的一種症候群,有不少人認為那是「騙人的」,但對於做了很多檢查總是找不到病因的人來說,自律神經失調提供 ...

  6. 2018年12月20日 · 知道大腦怎麼工作,先認識注意力. 1.集中性注意力: 指的是人可以直接針對某事物的刺激下產生反應的能力,以上班族為例,當在會議中,被主管點名時,在聽見的當下能夠給予立即性的反應。. 2.選擇性注意力: 指的是人可否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 ...

  7. 2020年10月8日 · 父母很難無時無刻都在寶寶身邊,有時會因為工作等突發狀況,需要短暫離開,在找不到人幫忙照顧情況下,就需要臨時托嬰。 其實部分縣市政府有提供定點臨托服務,除了定點臨托外,還有居家托育人員(保母)、私立托嬰中心、活動臨托等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