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5日 · 從一家小診所變中台灣醫療大咖 童綜合總院長談下一個50年:「未來一定要拋棄家族成員繼承想法」 |《跨越陸海空的醫者》. 童綜合從一間地方小診所搖身一變,在中台灣急重症醫療領域扮演要角,躋身全台最具規模的家族私人醫院。. 然而,總院長童敏哲說 ...

  2. 2022年4月29日 · 不論是單身無子,或者擔心將來失能、無力保護財產的人,都可考慮用這樣的方式,提前為老後及繼承做準備。 她也認為,銀行的信託方案結合銀髮產業服務,將是未來的趨勢。

  3. 2019年10月27日 · 身為照顧者的你,要顧好自己的心,才能照顧好父母. 文/ 彭菊仙. 2019/10/27. 照護父母,要放棄完美的照護,不需要訂定高目標,而讓自己陷於焦慮,能平穩、平靜地過日子,沒有發生大問題就很好。. 圖片來源: pixabay 文:彭菊仙,親子作家. 岸見一郎 ...

    • 淤泥效應會造成傷害
    •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 行為偏誤
    • 認知與稀有性
    • 取得實用資料

    要了解淤泥效應之所以影響公眾社會深遠,先讓我們假設人是完全理性,而且會審慎計算成本與效益,再決定是否值得花力氣克服種種行政負擔。就算能夠得到極高的效益,也可能因為成本更驚人,而變得不值得投入努力。 成本可能體現在各種不同的形式上。就連要取得資訊,也可能困難重重、成本沉重。一方面可能來自時間成本,很多人忙到只能放棄;另一方面可能是心理成本,也就是要克服挫折感、汙名化或羞恥感。 諸如這些因素,都會讓人難以克服淤泥效應。有時相關的文書作業繁複至極,民眾根本不可能填完所有表格。也難怪美國那麼多聯邦計畫與州計畫的接受度極低,而民眾在申請各項許可與牌照上也如此困難。我們甚至可以說,淤泥效應是一種對自由的阻礙,是民眾難以前往夢想之地的阻礙。

    行為經濟學家指出的各種人類偏誤(human biases),都會放大行政程序對於現實世界造成的負擔。像是在許多人眼中,惰性往往是難以克服的關卡,拖延的情況再常見不過。出於惰性和拖延,人們看起來似乎永遠無法完成必要的文書作業;而現時偏誤又會讓情況雪上加霜。很多時候,「未來」像是一個我們不確定是否該造訪的異邦;很多時候,我們總想讓行政程序再拖到明天處理。結果就是,即便拖延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還是一天拖過一天。 例如各種需要郵寄表格的申請程序,就會形成一種淤泥效應。大多數情況下,寄出表格能讓人得到一筆不小的收益(在美國往往是透過支票的形式支付),但過程得先克服惰性。為了說明行為偏誤與淤泥效應的關係,讓我們舉一項研究為例,這項研究的名稱精準而有趣:人人都相信救贖(Everyone Believe...

    這項相關的研究當然相對較為狹隘,但意義卻很深遠。別忘了,惰性的威力十分強大,民眾之所以不去填那些該填的表格、跨不過淤泥效應,部分原因也是基於這一點。比如活動問卷如果採用「選擇加入」(opt-in)的設計,參與率通常遠低於「選擇退出」(opt-out)的設計。也請記得,現時偏誤會讓惰性變得更嚴重,這會導致民眾只看眼前,忽視未來。 到頭來,付出的真實成本反而會變得非常高,感受到的成本則會更高。讓我們先稍微跳到後面的結論:聯邦監理機關應該要「清理」現行的文書作業負擔,確保這些作業要求不會造成意外的後果,或是在不知不覺間帶來損失。這就是「淤泥效應稽核」(Sludge Audit)的構想。

    看到簡化流程對申請結果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就會發現某些行政負擔在形式上看似平常,很大程度上卻會影響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進而影響結果。我也注意到,許多申請類別只需要將登記方式從「需要民眾主動登記」(選擇加入)改成「自動為民眾登記」(選擇退出),即可顯著提高參與率。

    公職人員可能對民眾施加各種行政負擔,包括要求民眾提供資訊,好取得相關資料運用在各種目的上,而且這或許能為大眾帶來許多好處。 舉例來說,政府官員或許想知道在疫情期間接受就業培訓或補助的人,到底有沒有真正得到好處?他們接受培訓或補助後做了什麼?為了得到答案,或許就要對人民施加行政負擔。又或者,政府取得資料是為了努力減少疫情傳播、推動高速公路建設、監控危險廢棄物的管理、確保機師經過適當認證、確認飛機進行適當維修,抑或監督食品安全計畫的運作。 許多被要求提供資訊的民眾,可能會抱怨掉入淤泥效應,覺得惱怒不滿。但這些負擔其實可能是為了取得重要且不可或缺資訊的一種手段。 當然,這種行政負擔有時是為了確保程序完整性。但我要強調的是另一點:程序完整性之外,政府官員也可能為了取得短期和長期利益,而去尋找或要求民...

  4. 2020年7月21日 · 由此可知,對年輕人族群來說,「高房價」的確會排擠生養下一代的優先順序。但每個人的生理時鐘不能等,如果你本身有生養小孩的計畫,這時真的有必要為了房子而放棄生孩子嗎?況且人生除了這兩項,還有工作、夢想等,孰輕孰重就考驗每個人的 ...

  5. 2020年8月25日 · 如何成為一個看懂且看透的人? 陳水良,林子內《水良伯的老農哲學》 「空的知識叫包裝,實用的知識才有效,而分辨的工夫叫做智慧。

  6. 2016年7月17日 · 在照顧失智父母的過程中,請放下過度期待,要接受並習慣父母最真實的狀況;不需要刻意糾正他們,畢竟,他們的身心已非自己能控制管理,「父母活著就是一種價值! 」不需要跟父母爭辯事實,不需要追根究柢,因為「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父母親心中認定的『事實』。 」「試探父母,並不會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 面對老去的父母,更要儘量放下過去彼此的糾結與不愉快,停止爭鬥,因為父母早已說不清、也記不清彼此衝突的種種細節,而我們若不放掉沉重的包袱,自然更難甘願得地面對現實。 作者這句話深深地打動著我:「承認和雙親的過往已經消失,只能重新出發,回想過去沒有意義。 最重要的是,絕對不需要過度愧疚與自責,父母老化的病程往往超出我們的掌控之外,有時,我們只有「鼓起勇氣,承認做不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