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2日 · 太陽閃焰引發 20 年來最大磁暴讓中低緯能見極光. 中央氣象署 10 日首度發布「磁暴特報」,中低緯度地區有望看到極光爆發,氣象署今日再度說明,磁暴最高峰已過,但持續影響電力或無線電通訊、衛星,民眾 GPS 定位可能出現些許落差,影響到 13 日 ...

    • 只有自己聞得到
    • 症狀出現前 可以感覺到
    • 首次好發於 15~30 歲
    • 生理食鹽水能減緩
    • 嗅覺很重要 但常被忽略
    • 比對美國人資料
    • 15 人當中就有 1 人
    • 和瑞典結果有點像
    • 還有很多待解謎團
    • 希望大家能注意到

    有些人會突然聞到一股臭味,有的人聞到的味道是臭掉的牛奶,也有人說他聞到的味道像燒塑膠、糞水味、菸味或濃烈的化學藥品味。 理論上這些味道具體到應該能循著味道找到發臭的源頭,但這些人可能怎麼找都找不到異味是從哪冒出來的,如果身邊還有其他人在,對方還會質疑說他沒有聞到。 這現象叫「幽靈嗅」(醫學專有名詞為「phantosmia」,意思是 phantom smell),指的是病患經歷嗅覺幻影,就像遇到幽靈一樣想找也找不到在哪。

    目前,大家對於「幽靈嗅」了解不多,只有在臨床觀察到這個現象。 根據「幽靈嗅」患者的現身說法,這個症狀第一次出現時會維持幾分鐘,接著這種症狀會頻繁發生,有的人可能每月、每週或一天一次,為期一年之久。也有患者表示,他們能在「幽靈嗅」症狀出現之前察覺。 ▲ 大家每天都會呼吸、聞環境中的味道,除非突然冒出一股濃烈的氣味,不然時常忽略了嗅覺。(Source:Flickr/mmntzCC BY 2.0)

    綜合目前觀察到的現象,第一次「幽靈嗅」症狀好發於 15~30 歲,女性患者比例較高,最常見的「幽靈嗅」是菸味或燒東西的味道。 「幽靈嗅」的發生率介於 0.8%~25%,包含憂鬱症、偏頭痛、癲癇、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但本身嗅覺已有問題的人,「幽靈嗅」發生率越高。

    如果要改善「幽靈嗅」症狀,有些患者只要在鼻腔內注射生理食鹽水即可減輕,也有些患者會服用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在特殊情況下,也有患者選擇切除嗅球(olfactory bulb),但這會導致患者終生失去嗅覺。

    美國國家耳聾和其他傳播障礙研究所(NIDCD)的代理主任庫伯(Judith A. Cooper)指出,人們常常忽略嗅覺問題,但嗅覺很重要,會影響一個人的食欲、對食物的偏好,以及是否能聞到像發生火災、瓦斯外洩、食物腐敗等的危險警訊。 ▲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40 歲以上的美國人當中,每 15 人就有 1 人出現「幽靈嗅」症狀。(Source:Unsplash)

    為了要解開「幽靈嗅」的謎題,NIDCD 的研究人員決定要比對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檢驗調查(NHANES)的資料。在 2011~2014 年間有超過 7,300 名 40 歲以上美國人回答過「你是否曾經在什麼都沒有的地方,聞過一股令人討厭、很糟或燒東西的味道?」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再比對這題的答案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種族、社會經濟狀況、特殊衛生習慣以及一般健康狀況,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40 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 6.5%曾出現「幽靈嗅」症狀,相當於每 15 人就有 1 人。 更進一步比對的結果會發現,有「幽靈嗅」症狀的人女性比男性要多,如果是本身很容易口乾舌燥(唾液量不足)或腦部曾經嚴重受損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幽靈嗅」。

    去年在《Chemical Senses》期刊,曾有一組研究團隊針對 60~90 歲的瑞典高齡者進行類似調查。當時的研究發現,有 4.9% 受試者表示曾經歷「幽靈嗅」,且更常出現在女性身上。 由於兩次調查的年齡區間不同,如果單看美國資料,則可發現 40~60 歲的「幽靈嗅」發生率較高,而 60 歲以上的美國人發生率降到 5.4%。 ▲ NIDCD 希望,這次的調查能讓更多人注意到「幽靈嗅」,讓「幽靈嗅」患者不再感到孤單。(Source:Unsplash)

    然而,目前還沒有人找出「幽靈嗅」的真正成因,也沒有人能夠確定「幽靈嗅」的症狀會維持多久、是否有一個因素觸發病人出現「幽靈嗅」症狀,或「幽靈嗅」症狀會不會隨著時間消失或惡化。 NIDCD 的研究人員根據這次的統計結果推測,整體健康狀況不佳、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可能更常接觸到環境污染物質或毒素,也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造成的結果。 NIDCD 的流行病學家班布里治(Kathleen Bainbridge)指出,「幽靈嗅」可能和鼻腔內的嗅覺細胞過度敏銳,或腦部接收氣味信號的部位異常有關。

    班布里治表示,出現「幽靈嗅」症狀的人當中只有 11% 的人曾經和醫生討論這個問題。 他們希望,這次的研究可讓更多人注意到「幽靈嗅」,讓更多研究人員投入「幽靈嗅」的研究,也讓「幽靈嗅」患者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這種症狀的人不在少數。 1. Phantosmia: when you smell smells that aren’t there 2. That stinks! One American in 15 smells odors that aren’t there 3. Phantom Smells Affect More Noses Than You Think 4. If You Smell Things That Aren’t Really There, You’re Not Alo...

  3. 6 天前 · 火眼金睛的網友還發現,I/O 2024 時精挑細選的示範也事實錯誤,只不過很不明顯。如何修復卡住的底片相機?Google 建議打開背蓋並輕輕取下底片,但這樣毀掉整捲底片。 流年不利的 Google,不是第一次在萬眾矚目的場合犯錯。

  4. 2021年5月26日 ·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快篩試劑的需求大增,篩檢「偽陽性」、「偽陰性」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全球檢測試劑領域的重量級人士,伊慶燧說明,快篩試劑的使用目的很重要,針對新冠疫情就是要大量篩檢,抓出任何可能被感染的病例,即使「偽陽性」的案例出現,只要再用 PCR 核酸檢測來驗證即可,反而最怕的其實是「偽陰性」,因為這樣把確診病患放走。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PCR 核酸檢測 , 伊慶燧 , 偽陰性 , 偽陽性 , 安特羅 , 快篩試劑 , 新冠肺炎. Post navigation.

  5. 6 天前 · 會有這項計畫,是因為要對 AI 生成出來的結果要一定的評測系統,以確定結果的可靠度。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國科會的 TAIDE 計畫。 」黃彥男解釋,TAIDE 計畫是利用台灣自己的資料來加以訓練,所以生成出來的東西較符合台灣的現況,這樣才能用以提供台灣民眾服務。

  6. 2024年4月22日 · 受中東地緣政治影響,台股上週五盤中大跌逾千點,最後跌幅收斂,終場大跌 774.08 點,跌幅 3.81%,創單日最大跌點紀錄。法人表示,非經濟面因素造成下跌往往伴隨 V 型反轉,後續密切觀察買進加碼時點。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 2000 年來大盤單日重挫 600 點以上共有 5 次,觀察台股後一週、後...

  7. 2021年7月15日 · | TechNews 科技新報. 夏天潮濕悶熱為什麼感覺呼吸都困難?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15 日 12:2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分享. 這幾年夏天愈來愈不適合人居,不只氣溫愈來愈高,濕氣也愈來愈重,皮膚總是黏黏的,連空氣都變沉重,呼吸不順暢。 這種生理感覺有科學根據,科學家說,感覺窒息的禍首是水蒸氣。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全球暖化 , 濕度 , 熱浪 , 熱適應.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