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2月2日 · 首先,大家通常只關注當期領到、可以立即用來消費的「薪資報酬」。 但隨全民健保、勞退新制的實施,「非薪資報酬」的比例越來越高,例如勞健保、退休金提撥,也是「勞動報酬」的一部分,但卻沒算在實質薪資之內。 忽略這部分的變化,會高估實質薪資成長「落後」實質 GDP 成長的幅度。 勞動報酬包含「薪資」及「非薪資報酬」。 非薪資報酬包含:雇主為員工支付的保險、退休準備金提撥、資遣費、職工福利金等等。 此圖顯示,「薪資報酬」比例逐漸下降,代表「非薪資報酬」比例一直上漲。 資料來源│ 《經濟成長、薪資停滯? 初探臺灣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脫勾的成因》,作者:林依伶、楊子霆. 臺灣從 2002 年開始, GDP 平減指數一直下跌,然而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卻持續上漲。

    • 資遣費如何計算1
    • 資遣費如何計算2
    • 資遣費如何計算3
    • 資遣費如何計算4
    • 資遣費如何計算5
    • 疫情衝擊全球 87% 勞工 凸顯各行各業勞動不平等
    • 破除才幹至上思維 認識社會不平等
    • 臺灣是「社會團結」的沙漠
    • 摒棄勞動迷思 正視性別歧視
    • 外送員、外籍移工勞動權益仍待提升

    2019 年末爆發的 COVID-19 疫情,迫使各國祭出各項管制措施,再度使勞工的工作權益受損。孫友聯引述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的疫情就業影響報告,全球總計 33 億勞工,其中有大約 87% 的勞工或多或少受到疫情衝擊。孫友聯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包括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過去熱絡的機場接送運輸業,因為國際旅遊管制受到嚴重打擊,且有一群勞工將持續地被市場所排斥,無法找到工作。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各國政府制定的防疫措施,小至隔離治療、居家檢疫等影響個人工作,大至封城、邊境管制、限制特定防疫人員出境、緊急狀態等影響整體產業運作的措施,都會影響勞工工作權益。許多攤販、理髮店、咖啡店的員工因為工作性質無法在家工作,或難以維持社交距離,在疫情...

    面對工作權益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從社會不平等的現象開始談起。劉梅君認為原本具公共財性質的事物,在新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下,成為私人競逐的標的,體現在財富所得集中化、公衛體系醫療化、高等教育市場化、土地住房商品化、育兒長照家庭化等現象。尤其是土地住房商品化造成房價高漲,年輕人買房須靠家長支援,或是所得有一大半需付房貸或租金,用於採買生活所需與培養自己的花費隨之減少,形成「營造業一枝獨秀,其他行業慘兮兮」的局面。 才幹至上的思維也是劉梅君詬病的社會現象。很多人將不平等的現象歸因於自己人力資本不足,因此讀大學要雙主修、輔系、考證照,就業才有競爭力,彷彿沒有人力資本就會變成「魯蛇」。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好的條件,能培植自己的人力資本。 事實上,那些無法累積人力資本的人,不代表他們不夠努...

    關於工會,臺灣有許多人只要看到工會,就覺得是一群貪婪、不知感恩的人。臺灣雇主對工會的認識也很淺薄,當有人要在企業內部籌組工會時,就會用各種手段對付籌組工會的員工。絕大多數的工會為勞健保工會,少有階級意識。劉梅君認為,這是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社會強調競爭、個人主義、雇傭彈性化,就連政府組織再造後,也以非典型的方式聘用員工,造成勞動條件低落。但就是在勞動條件低落時,更突顯勞工團結爭取合理工作條件的重要。 然而,勞工團體爭取合理工作條件的行動,卻被認為是破壞勞資和諧,劉梅君認為這樣的想法很可惜,團結有其公共財性質,應該是融合納入、相互奧援,而非排除。若沒有團結,個人的生存將落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且會極大化先天與後天的不平等,使得競爭門檻更高,形成惡性循環。下一代進入就業市場的門檻會更高,學生在學期...

    勞動權益同樣與性別議題息息相關。劉梅君認為女性勞動者常被歸類為「弱勢的勞動者」,這並非女生工作狀況不如男生的本質性弱勢,而是社會性的弱勢。因為女性相對男性須承受更多的刻板印象、性別歧視,也有玻璃天花板限制。最明顯的案例是「母職懲罰」與「父職紅利」。當女性當了母親之後,許多雇主會認為女性無法加班,還會常請家庭照顧假,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但男性結婚當了父親之後,雇主多會認為這位男性較穩定、可靠,反而會賦予重任。 女性薪水普遍比男性低的問題也一直存在。劉梅君認為可以透過集體協商、提高參與決策能力、改善早期教育分流,破除職業類科的刻板印象、阻止女性大量投入某一產業形成低薪的擁擠現象出現、破除父權式養家工資觀念、落實托育公共化來解決。

    平臺經濟近年來大行其道,許多外送員透過網路平臺接單來賺取生活費,但其勞動權益未受到充分保障。劉梅君表示,曾有平臺外送員向職業工會理事長表示,感謝有平臺的出現,讓他能夠揹著小孩同時作外送工作。令劉梅君感嘆:「是什麼樣的社會、經濟現實,讓臺灣的老百姓居然對這種非常惡劣的勞動條件說很感恩?」 劉梅君認為,平臺業者和外送員均從中獲得更大的工作與勞動彈性,但平臺業者有規避雇主責任之嫌。儘管世界各國尚未對平臺業者與外送員的關係有明確共識,西班牙於今年 8 月生效的《騎士法》(Rider Law)規定,平臺與外送員的關係就是雇傭關係。劉梅君指出,歐洲有大型工會支持平臺勞動者爭取權益的抗議行動,和平臺業者進行團體協商或為外送員提出訴訟,以至於平臺勞動者的權益受到重視,相較之下,臺灣在爭取外送員勞動權益方面仍...

  3. 2016年11月14日 · 土地徵收有六大要件:法律形式規定、促進公共利益、必要性、比例性、最後不得已手段及完全補償 [1] ,執行土地徵收前,必須符合這六項要件,缺一不可。. 「徵收六要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約束公權力,不讓政府隨意進行浮濫徵收。. 事實上,當政府財政 ...

  4. 2021年11月22日 · 比方數學課,她們直接帶孩子走當地吊橋,藉此練習測量長度、計算速率;有小孩常蹺課,但他發現孩子常陪阿公上山,就問孩子能不能帶她走山徑,過程中默默帶入數學知識⋯⋯後來,這孩子所有作業都不寫,就只寫數學。

    • 資遣費如何計算1
    • 資遣費如何計算2
    • 資遣費如何計算3
    • 資遣費如何計算4
  5. 2016年7月26日 · 那麼,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的?如果你將美國普查資料拿來,找出全職工作的男性和全職工作的女性,計算他們年薪的中位數,兩者一除,以 2014 的資料而言,你大約會得到女性比男性是 0.77:1 這個數字。但是,這是否表示女性與男性同工不同酬呢?

  6. 2019年7月14日 · 世上沒有任何事是永恆不變的,包括工作──關鍵字工作介紹. 「關鍵字:工作」七月專題活動.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世間的萬物都在悠閒中過日子,只有人類為生活而工作著。. —林語堂. 籌備專題前,我們訪問身邊許多人類,每天都要工作,那 ...

  7. 2019年2月25日 · 我們可以透過時間使用調查(time-use survey)來分析這個情況,印度人的時間使用調查,顯示出婦女與女孩在家裡所做的工作,遠比國家統計部門計算的多出許多,女性採集食物、燃木與執行家務工作的時間,是男性的六倍;另外,低收入的男性與女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