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1日 · 一開始,台灣人根本不清楚「台」是什麼.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何時開始出現一個名詞,專門指稱台灣這個地方的特有菜餚?. 「台灣菜」(Taiwanese cuisine)這個概念何時誕生?. 雖然在 19 世紀之前的漫長時間中,島上的人群來來去去,在口語交談中 ...

  2. 2020年2月12日 · 起初我對這件事非常反感,堅定地認為自己是閩南人。. 我說閩南語,而且自認為長得跟印象中的原住民一點也不一樣,跟長輩口中說的那些不好的傀儡仔、番仔都不一樣,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會。. 但後來漸漸發現,除了漢人朋友會問這個問題 ...

    • 大學時代的讀書方法不管用了,為什麼?
    • 螺旋式閱讀法──最自然也最省力的方法
    • 千萬別爬峭壁──讀懂一篇期刊論文的多種路徑
    • 期刊論文的閱讀策略與要領

    大學部的課本和期刊論文的寫作風格南轅北轍,內容的難度與組織方式差異懸殊,原本就不應該用大學時代讀教科書的方式去讀論文。 課本是針對初學者寫的,出版社為了銷售,花很多心思力求讓它易讀、易懂,因而它的特點包括:⑴作者和編輯都熟知讀者的先備知識,以前沒學過的術語都會在第一次出現時加以定義,並清楚解說。⑵書本的材料被極端有秩序地組織過,由淺入深,鋪陳過程力求清晰、流暢、易讀,而不會在推理或論述時有太大的跳躍。 如此精心組織過(well organized)的課本,內容由淺入深且由簡入繁,為的是讓讀者可以逐行逐頁地理解。此外,為達前述目的,課本裡的知識是自足的(self-contained),以前沒學過的術語、觀念和定理,都會在第一次出現時被清楚地定義與解說,讀者不需要再去找額外的補充資料來協助閱讀。...

    閱讀期刊論文的第一個難題是:當你連一篇期刊論文都讀不懂時,怎會知道自己缺的是哪些背景知識,以及去哪裡找? 要突破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關鍵在於:不要企圖一次就讀懂一篇論文,而是要分成好幾次去逐漸讀懂它──就像電影常用的「放大」(zoom-in)鏡頭,剛開始只從遠處看粗略的輪廓,然後鏡頭逐漸拉近,逐漸由粗而細地看清細節。 讀論文也是一樣,第一次讀的時候,只想辦法懂最粗淺、易懂的部分(憑藉既有背景知識就能懂的那部分),藉此判斷你所需要的其他背景知識,並且找來讀;接著用剛吸收的背景知識重讀第二次,自然會懂得比第一次多,也更清楚可以在哪裡找到需要吸收的其他背景知識。如此逐次提升自己的背景知識與讀懂的成數,就像水漲船高一樣,逐漸累積出讀懂該論文所需要的背景知識。 更具體地說,第一次讀論文時只需...

    為了要增進讀者對前兩節的理解,這一節用實際的案例說明前述兩節所提要領的具體應用。雖然這個案例取自物理學界,不過不用害怕陌生的術語,下文會讓不具理工背景的人也很快掌握主要內容。 讀懂一篇期刊論文,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你要挑最省力的那種,不要以「攻堅」或爬峭壁的方式跟自己過不去。譬如說,一位研究超導體的物理系教授,給學生一篇二○○八年發表的期刊論文,請他讀完後再回來討論。這學生回去反覆看了好幾次,總覺得這篇期刊論文像天書,完全讀不懂。這時,他應該換一個比較省時、省力的方式來了解這篇論文。 如果這個學生用 Google 去搜尋論文的第一作者珍妮絲.塞克瑪(Janice W. Guikema,以下簡稱「塞克瑪」),將會發現她在二○○四年取得博士學位,然後將厚達一九八頁的博士論文摘要出最精彩的內容,寫成...

    閱讀期刊論文不應該「以論文為中心」,企圖逐篇、逐段、逐行讀懂;而要「以問題為中心」,根據你的閱讀能力與掌握問題的能力,由粗而細地閱讀與發問,並且從整批相關的論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期刊論文的閱讀應該是一次讀懂整批文件,而不是一次讀懂一篇孤立的論文。 此外,閱讀期刊論文的終極目的,是尋找創新與突破的策略,彙整一個研究題目與範圍內所涉及的分析與批判的要領,以及從既有的文獻裡彙整攸關研究品質的各種要素,作為後續研究過程的指引和準據。與上述目的關係較遠的論文,你只需要概略了解,而不需要鉅細靡遺全部讀懂。 因此,當你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之後,第一件事並不是任意找一篇(或一批)期刊論文去讀懂它(們),而是要先從鳥瞰的角度,宏觀了解該研究主題內各種研究子題之間的關係、既有研究的概略現況,從中找到你認為最有機會...

  3. 2021年6月1日 · 《喔!臺味原來如此》電子書 - 臺天后的常民食物考!跟著作者的偵探腳步,行走臺灣、廈門、漳州、泉州、馬來西亞等地,歷時八年的追味尋訪,深入餐館、小吃店與民間廚房,揭開常民食物跨越地域的風味流...

  4. 2009年12月31日 · 臺灣味道三部曲之一. 共 29 人評分. 作者: 焦桐 關注. 出版社: 二魚文化 關注. 出版日期: 2009/12/31. 語言: 繁體中文. 檔案大小:10.6MB.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ISBN: 9789866490262. 字數: 82,169. 紙本書定價: 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系列: 臺灣味道三部曲 (已完結)(共 3 本) 關注. 本書為 流動版面 EPUB ,適合用 mooInk 、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贈書給朋友. 購買領書額度. 美好庶民日常吃食,背後往往有著動人故事. 透過焦桐對臺灣飲食文化踏查書寫. 領略這份專屬於臺灣臺灣味道.

    • (29)
  5. 2012年9月27日 · Amyの私人廚房,下班後快速料理 :讓人口水直流、抓住全家人味蕾100道家常菜(附完整步驟影音). Amy(張美君). 電子書售價: NT$ 350. ★百萬粉絲敲碗期待!. 30分鐘快速上菜,下班後美味食光 ★100道食譜─尋找每日餐桌靈感,吃當令食材,健康 ...

  6. 2011年9月6日 · 自然栽培最重要的就是傾聽自然的聲音。 說得更深入一點,其實不只蔬菜, 我們面對日常各種事物都要學會傾聽自然的聲音。 你觀察過自然界裡的植物嗎? 生長在大自然中的植物沒有蟲害,也不會腐爛,只會枯萎。 人類種植的蔬果不灑農藥、不施肥就無法成長,自然界裡的植物不施肥不灑農藥一樣長得健康又充滿生命力。 自然界中植物開花、結果,種子成熟落地繁衍下一代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們現在吃的蔬果種子卻往往只能使用一代,無法繁殖。 造成這麼大差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你是否認真想過,我們現在每天吃進去的蔬菜,究竟是什麼樣的食物? 站在自然栽培蔬菜流通業第一線的作者,告訴我們誰都不知道的蔬菜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