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7日 · 體味重體溫高流汗多都是可能原因. 什麼人最常被蚊子上呢王心眉中醫師表示多汗不愛洗澡體味重體溫高的人絕對是蚊子的最佳首選這就是為什麼民眾常會發現相較於大人小孩子更容易被蚊子叮咬的原因因為他們的代謝特別快體溫也較高而汗腺發達常流汗的人由於人體排出的汗液會在空氣中揮發使身體附近形成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流也會對蚊子產生吸引力因此汗量多易出汗的人受蚊子攻擊的機會更大。 此外,飲酒後的體味改變和體溫上升,也會讓人們更易招惹蚊子上門。 「紅豆冰」難消有原因! 濕熱體質者代謝差、易敏感是關鍵. 而從中醫的觀察來看,蚊子則是非常喜歡有濕熱體質的人。

  2. 2019年8月23日 · 中醫師表示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故想要改善上述問題首要關鍵就在於祛除體內多餘濕氣下雨變天皮膚就癢個不停體內濕氣重濕熱相搏為患是關鍵.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在臨床上這類皮膚搔癢的情形多半發生在颱風季節或是夏秋等季節交替雨季與晴天交際之時。 由於這時候天氣不穩定,寒、濕、熱邪容易入侵人體,一旦邪氣入體又無法有效排出,使邪氣積於肌表,就有可能導致皮膚紅疹、搔癢、起水泡等症狀發生。 尤其是,平時就喜歡吃一些肥甘厚味與辛辣烤炸食物,脾胃運化本就不佳,體內熱氣重的朋友,如果又因為天氣熱忍不住喝冰飲、吃冰品、甜食,更容易脾胃感受寒濕,無法行使正常功能排出水分,使身體內蘊藏濕氣。

  3. 2020年6月14日 · 以中醫觀點,「是致病因素環境中的濕以及體內的濕排不出去就會影響全身。 現代人經常吹冷氣、飲食多冰冷、油炸或重口味,容易損傷脾胃,加重身體的內濕狀況。 濕的狀況遍及全身,有些人會感覺身體、四肢很沉重,或出現頭暈、頭痛、胃口差、消化不良、排便不順、大便黏膩、私密處搔癢或分泌物較多,濕也會阻礙氣血循環,引發疼痛或慢性發炎。 中醫師建議改善的方法包括做運動、泡澡及喝溫開水,協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濕。 發汗運動是最好的排濕法;運動完泡澡,水的高度約蓋過肩膀,泡20分鐘,讓身體出汗;盡量多喝溫水,少碰冰冷食物,也喝點「生薑玉米鬚茶」幫助排濕。 四神湯是非常好的「排濕」湯品。 (照片來源:網路)

  4. 2021年8月8日 ·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解釋濕氣重的人會覺得全身無力肥胖或易胖兩腿很重小腿腫脹感口水多痰多消化差大便粘馬桶皮膚濕疹婦女白帶多健康檢查腹部超音波可能發現有脂肪肝或抽血檢查有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偏高的問題簡單的辨識方法則是用鏡子看自己的舌頭舌苔很厚就是常見的症狀。 濕氣重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外食族自然會吃一些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其實這對於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 楊淑媚提醒,少吃甜食益脾、多吃則助濕,愛吃生冷瓜果、愛喝冰飲,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一旦脾陽受損,那消化能力就會被減弱,無法正常排濕,濕氣就會囤積在體內。

  5. 2023年12月14日 · 重口味重鹹加工食品吃太多使得鈉攝取過量導致細胞的滲透壓平衡失常進而使水分滯留體內形成水腫。 #想消除因吃太鹹造成的水腫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將多餘的水份及鈉排出,可以攝取幫助利尿及高鉀的食物,做到「#留鉀排鈉」。 當然~如果在吃大餐時 就搭配這些食物或飲品 應該有機會預防水腫(當然也要看體質) #消水腫這樣吃 #消水腫食物. 再來看看不老男神 #黎明 #抗老逆齡tips. 最後說說 #易水腫五大族群 你也上榜了嗎? 外食族 、久坐久站的人 、常常穿高跟鞋 、缺乏運動者 、生理期前. 網路上很多人會說 水腫是不是不能喝太多水? 錯! #水腫體質反而更要喝水 只要不是因疾病造成的水腫,多喝水反而可稀釋身體內 鈉的濃度、促進鈉排出。

  6. 2022年7月15日 · 但是當年紀愈來愈大時陽氣會開始流失最明顯就是會怕冷畏寒等陰氣一重身體就會濕濕等於汗水廢氣毒素排不出來痰濕的體質就會容易過敏肥胖等毛病多所以中醫調身體時調氣也都是在強調把體內的氣調順並把陽氣留住。 中醫講究依節氣來治病,冬天來治陰病,很難治到根本,主因是冬天天氣冷也潮溼,要靠中藥來調理,得花好幾倍的力氣去進行,成效還不見得好;所以,特別強調,冬病要夏天來治,因為夏天陽氣重,借力使力作用下,效果特別好。 而三伏貼就是選擇在夏天最熱的夏至開始,陽氣最旺盛的區間,大約30~40天之間,進行中藥穴位敷貼調理,這種做法從古代流傳至今,效果極佳,才會一直延續至今。

  7. 2019年8月26日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醫師表示在討論如何改善脂漏性皮膚炎前我們先來釐清脂漏性皮膚炎的成因為何事實上目前臨床對於脂漏性皮膚炎的成因尚未明確。 科學家推測,它可能是由皮屑芽孢菌、人體的皮脂過度分泌等因素,所引起的異常免疫發炎反應。 因素1/皮屑芽孢菌: 雖然皮屑芽孢菌是屬於人體正常菌種的黴菌,但由於它具有親脂肪的特性,所以特別容易在人體T字部位發現,當其造成皮膚發炎反應,就容易導致汗斑、毛囊炎,以及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 可是即便如此,皮屑芽孢菌的多寡,卻不見得和脂漏性皮膚炎的嚴重度有關。 沒有脂漏性皮膚炎病灶的皮膚,也可能跟有脂漏性皮膚炎病灶的皮膚,帶著一樣的菌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