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台灣冷戰時期詩人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相繼殞落,此時的我們站在一個回首與瞻望的交界點。. 青鳥書店邀請須文蔚教授規劃一系列詩講座,以「讀懂欲言又止的時代:台灣現代詩與傳統的聯繫」為題目,邀請兼具詩人與學者身份的智成、唐捐、徐 ...

    • 用「他我」來看待自己
    • 政治人物大多避免的「承認錯誤,隨時修正」
    • 視大人者而藐之
    • 他是位就事論事者
    • 柯 p 的思維太過跳躍
    • 延伸閱讀

    柯 P 常用「他」來代表柯文哲這個人。這說明柯 P 很習慣,也很常用第三人客觀位置,來看柯文哲這個人的行為,甚至對其行為進行評價。 所以他做決定與說話時,不純粹是從過去一路走來的那個「自我」的延續與放大,而是一種辯證過的進化版的「他我」。這是一種很銳利的抽象思考法,可以把自身的感情與面子這些牽絆丟棄,像開刀一樣冷靜的解剖自己,像靈魂出竅一樣觀察自己現在的狀態,從而對自己進行無情的修正與進化。 在一個艱難決定出手之前,他可能已在自己腦中正反交戰辯論了幾百回,很少人能做到如此透澈,台灣政壇更幾乎沒有人能拋開自己來看自己,不論是過去的恩怨或是功績。

    診斷小腸,開刀大腸,說明他醫師訓練出來的價值觀念,與理工科那種工具理性的決定機制。沒有法政科系或媒體人習慣的價值理性,過去講過的話不一定正確,那就認錯,馬上修正,面對現實,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這使得各種情緒勒索與承諾綁架,道德主義教條信念,對他都是沒有作用的。 換句話說,以前大家習慣用來框政治人物的那些表率形象話術,對他一點意義也沒有。

    李登輝等總統,在他嘴裡就像一個個雕像,沒有崇敬也沒啥恨意,沒啥好話也沒啥惡言,很冷靜的描述與評價。 威權時代出來的人,對大人長輩多少有點神化的崇敬,或敵對的恨意,但柯 P 完全就像看著老李蹲坑便便,老馬路邊剉屎一樣,冰冷的在描述那個人的行為模式,在他生命中,頂多有值得尊敬的前輩,沒有言聽計從的長輩,這在政治圈也很少見。

    直接點名批判個人,恨的卻是某類行為而不是某人。這跟台灣政治圈的習慣剛好相反,台灣政治圈常常是恨某人入骨,卻總是模糊的罵某一批人,而不敢點名做壞事那個人,不願跟某人直接正面對決。 柯 P 剛好相反,他不爽誰就直接點名對幹,意思是這人以後不是我朋友,頂多就是不要見面。但他真正恨的,想要鏟掉的,卻是某一群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行為,比如借債發錢,政策買票……,這其實會得罪一大票人,正常政治人物會避開這種雷區,但柯 P 不會。

    柯 P 的思維方式,與台灣政壇以政法科系思維養成的習慣根本不同,這是他紅的原因,是對手老抓不到他痛點的原因,也是他讓傳統菁英討厭的原因。但是,柯 P 的爆紅,說明傳統菁英們過去的思維架構與關係網絡決定論已經被拋棄,想擊敗柯 P,恐怕沒那麼容易。 進一步說,新時代流行的思考模式,恐怕是更接近工具理性的務實態度與經驗主義,而快速遠離價值理性及關係決定論,這些傳統菁英們習慣的模式。政治慣性與傳統,也鮮少能在他腦中發生作用,因為他有自己的辯證法。 老話,不管你喜歡他或討厭他,你得先仔細研究他,因為他的確是個生物,而且是個怪物。會吃砲火長大,還會高速進化,不是怪物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mediamg/videos/292823507978821/

    政客以為柯文哲受歡迎在於他很神,卻沒認清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 突破你想像的柯粉組織圖──猜猜看柯文哲支持者是藍多還是綠多? 【專訪柯文哲 IG 小編】政治網紅原則:年輕人不會因為你說一兩句流行語,就對你改觀 (本文經原作者 吳崑玉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中央社。)

  2. 2016年12月30日 · 羅斯福路的「綠點計劃」與「大猩猩游擊隊」的兩個案例,凸顯了臨時性的空間與活動的植入,如何在城市中扮演催化的角色,於制度的縫隙與漏洞中改變社區、個人與城市的關係。

  3. 2017年10月6日 · 這部由拉茲.卡普爾掌鏡並出演的《流浪者》可謂寶萊塢歌舞電影的集大成者:用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來裝點、甚至是用以彌補並不復雜的劇情。 刨去這些歌舞元素再來審視《流》劇的劇情線,嚴格來說是不足以支撐一部電影的。 隨後為人們所熟知的《大篷車》等電影亦是如此。 但不管怎樣,二戰結束後到上世紀 70 年代,印度電影的發展著實令人驚嘆,1971 年,印度超過日本,成為了全球電影年產量第一的國家。 可觀的數字下,暗藏的是印度電影的種種問題: 其一,印度存在多民族多語種的問題,區域間割裂較為嚴重,也導致印度電影市場整體割裂嚴重。

  4. 2017年1月16日 · 值得台灣借鏡的獨立運動:曾被超級強鄰吞併,波羅的海三小國抗爭50年奪回歷史正義. (本文經原作者 陳增芝 、 兩個太陽的台灣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課綱不敢列的!. 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故事 ...

  5. 2015年5月12日 · 《VO》導讀:這篇天下獨立評論所刊載的文章–《惠珍:推展高中哲學要從小學開始》近日引起相當大的迴響,文中主要是討論–「法國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幾乎是為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

  6. 2016年9月6日 · 前言. 最近一首還沒上市的音樂MV「OH MY GOD」引起輿情激烈討論。 這首歌是由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與台灣音樂團體「玖壹壹」合作製成。 歌手於MV中身著具有各大宗教文化特色的服裝獻唱,最大爭議再,其中一身穆斯林打扮者,在影片中有大量持槍畫面。 由於該畫面有可能把特定負面形象,強加給伊斯蘭教信仰,於是便有輿論以「不尊重他人文化」批評 這首歌,黃明志還涉及《馬來西亞刑事法典》遭警方約談;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該MV被過度負評,堅持力挺歌手。 本文並不願輕易對事件做出價值判斷,而是試圖去挖掘該MV創作背景,進行同情理解。 畢竟若資料不足,很難作出相對中肯的判斷。 也或許在釐清更多資訊後,能找到溝通的橋樑。 爭議MV誰導的? 先看MV的製作吧。

  1. 愷樂 羅志祥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go.onelink.me

    X的,又放槍!加入明星三缺一,牌友超多免等待,隨時開局摸一把,把把胡牌成贏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