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30日 · 城市建設與人民的利益是否一定得是對立的兩方? 回應著上一冊「城市造反」的啟示,小市民是否能成為城市營造的主角? 而非僅是被迫遷的對象? 所幸的,在台灣,城市「進步」的力量並非僅來自於無情的推土機,真正的進步更來自於不少的社區、專業與學術團體的努力。 從溪洲部落到樂生療養院,社區與專業者不僅頑強地抵抗開發的力量,也同時試圖實現不同的城市願景,建造一個具公義、開放與多元的社會,他們強調的不只是有品質與特質的空間,更重視空間裡的社會關係、多元的價值與市民的主體性,專業者的做法不是傳統都市規劃中的紙上畫畫,而是與社區站在一起,貼近土地、頃聽民眾的聲音,並扮演積極的角色,在複雜的政治與政策過程中,找尋機會、串連、影響具體的決策,跳脫專業中立的迷思與傳統專業的疆界。 案例與故事.

  2. 2020年10月19日 · 歷經 3 修復,有近百年歷史的中央書局從去年試營運至今,已逐漸成為台中在地文化人聚會的場域,中央書局選在今天正式開幕,許多文人匯聚在這,重現百年風華。. 1925 的日治時期,一群熱血青年、文化鬥士倡議成立了「中央俱樂部」,在眾人集資下 1927 ...

  3. 2020年3月23日 · 文/王怡蓁、圖/張語辰. 「很多讀者拿到書和 APP 的第一步,會先找自己家在哪裡,然後發現自己的家一百年前可能是墓仔埔、或在河道裡面。. 」中研院的「歷史地圖散步」系列製作團隊,結合耐人尋味的老照片、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與現今的 Google 地圖街景 ...

  4. 2020年12月31日 · 事情要回到 2008 位於台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到日本收藏家岩佐嘉親 (Iwasa Yoshichika, 1922~2014)捐贈超過 2 萬件的南島語族文物。 岩佐長年獨力研究大洋洲南島語族文化晚年將大量收藏品及相關研究紀錄捐給臺灣研究單位一方面是希望能讓文物被更多人看到同時也實踐理念:「讓文物收藏在南島語族的國度」。 張至善在日本參訪時結識岩佐,得知「他的藏品多到有點苦惱,租了好幾間房子存放。

  5. 2020年8月25日 · 《報橘BuzzOrange》這次訪問到客委會產經處處長江清松(以下簡稱),帶讀者從客家庄的案例思考鄉村「數位轉型」的可能性。 對多數「靠山」而生活、從事農業的客家庄來說,「數位」一詞有著遙遠的距離,需靠政府單位前進第一線與在地居民溝通,並提供「誘因」吸引青年返鄉參與。 長者、年輕人雙頭推動,「移居計畫」催動返鄉創業. 記者:「數位轉型」讓鄉村有機會重振經濟、促進人口回流,目前客庄數位轉型推動情況如何? 有哪些情況需要解決? :客委會一直努在協助客庄數位轉型,像是近期的客庄券或去年秋冬旅遊,都是近來著手的工作,我們也盡量鼓勵地方的業者結合數位的方式經營。

  6. 2020年3月17日 · 特務為了隱密行事,也常以另一個檯面上的公開職務,掩護自己的真實身分。李良彬的「掩職」,同樣能從檔案中找到破解線索。1949 ,一份由臺中市民上呈臺灣省參議會議長的陳情書,提到李良彬曾經吸收他們為地下工作人員,但並未保護他們的安全。

  7. 2016年11月18日 · 朱詠真 2016-11-18. 【我們為什麼製作這個專題:百年建築—華山】 1970's 在歐美興起的舊建築再利用風潮,台灣一直到 1997 廢棄廠房變身「華山藝文特區」才開始,然而近年公共空間再利用的案例愈多,社會討論卻愈少。. 於是,我們既羨慕中國一夜新簇的華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