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美國遊學費用 相關

    廣告
  2. EF提供最佳美國遊學體驗,個別課程,名師授課,精心設計的語言之旅等你加入! 在美國,你不僅學英語,更融入當地文化。和EF一,出發難忘的英語學習之旅!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且歐美國家的教育費用一直以來都居高不下部分大學的大學部學費更高達近十萬美元造成數百萬美國人必須為了背負數十萬元的學生貸款而傷腦筋也讓學貸議題成為拜登政府一直以來所關注的面向。 最後這次研究也有發現到,有 29% 的聯邦補助經費是流向投資報酬率為負的科系,當中包括 370 億美元的聯邦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s)、470 億美元的大學生貸款以及 390 億美元的碩士生貸款。 Cooper 則表示,「由於這些科系的投資報酬率為負,因此政府在這塊投資的大部分貸款都不太可能清償。 【推薦閱讀】 【10 人中就有 6 人會失業】IMF 稱 AI 衝擊全球 60% 工作崗位,但 AI 也將創造 9700 萬新職缺. 【10 個熱門遠端工作揭曉】年薪全部超過 255 萬台幣!

    • 天文數字的帳單 +破紀錄的帳冊
    • 一支鐵錘 $430 的美式官僚
    • 健保是高利潤的商業行為
    • 生一場病就可能讓你破產的醫療系統
    • 一個美國人在台灣第一手的健保震撼教育
    • 荒誕的醫療系統 =殺人機器
    • 媲美房租的健保費
    • 急診是趁火打劫,急診室是賊船
    • 瘟疫讓美國人意外嘗到了全民健保的甜頭
    • 推薦閱讀

    與其說那是一份帳單,不如說那是「一本帳冊」。那份帳冊厚達 181 頁,帳面應付款項一共是美金 112 萬,後面零頭大概也沒人在乎了。如果把帳單拆開來看,最大的一筆就是加護病房 42 天的住院費──每天是 9 千 7,所以光是住院費就是 40 多萬。 單項第二大開銷,就是呼吸器每天 2 千 8 ,他一共使用了 29 天⋯⋯總之,這本帳單林林總總記載了 3 千多條收費項目,如果要逐條核對的話,可能要好幾個星期才能看完⋯⋯當然,看完並不代表看得懂。收到這樣的帳單,病人即使沒有嚇死,看完也會累死。 這樣的帳單顯現了兩個問題。第一,當然是那個看完會讓所有人昏倒的天文數字。第二,什麼樣的思維才會容許這種 181 頁收費系統的存在?醫院除了胡亂收費之外,還可以把他們的官僚濫用在列舉 3 千多條收費明細上⋯...

    學生時代曾經讀到一篇報導,美國陸軍使用的鐵錘,背後的規格說明厚達一本書,生產成本是美金 $430。這是當時的價錢,換算成今天的物價,大約是美金 $800。這個數字我一直沒有忘記,也一直不敢相信。後來到了美國我終於相信了。 今天的美國醫療與保險系統,就是延續了那種不朽的「鐵錘精神」。 在美國我們也經常收到醫療帳單,那就像收到法院判決書那樣恐怖。每次手上拿著那封信,我都遲遲不敢打開。別搞錯,我們都有全美國最好的福利,但是再好的保險也無法對抗醫院的天文數字。天文數字的 10 %,仍舊是一個天文數字。 老婆曾經因為急性腹痛進了急診,在醫院只住了一個晚上。幾個月後收到帳單,我的下巴重重掉到地上。當帳單過了三個月還遲遲不來的時候,我曾經沾沾自喜過⋯⋯我深信他們是忘了。結果証實,他們只是反應慢而已。他們用...

    那張帳單是 3 萬元,即使我的保險給付 90 %,自付額也是 3 千。如果沒有保險,可想而知那會是什麼樣的下場?所以即使有最好的保險,在美國我不敢生病,而且非到奄奄一息絕對不敢看急診。 美國救護車不是免費,也沒有公定價格,叫一趟平均價錢是 300 到 900 之間。要付多少錢得看派來的是哪一家的車子。救護車可能來自任何一家商業救護公司,消費者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曾經坐過一趟加州森林局的救護車,帳單是六百。兒子也坐過一趟舊金山消防隊的救護車。如果你以為那該是免費的,那你還是錯了。那張帳單是五百多,後來尾款付晚了,他們還威脅要交付討債公司。而這是市府消防隊。當然,這樣唯一的好處是沒有人敢把救護車當免費小黃使用。 在美國緊急救難是百分之百的商業行為。

    美國的健保分醫療系統也分地區。如果救護車送到別的系統,很多項目保險公司會拒付。就算給付,百分比也不同。甚至即使送對了醫院,急診室醫生或麻醉師卻可能來自另外一個系統,所以保險公司同樣可能不買單。在美國,醫院、醫師、麻醉師⋯⋯都是獨立運作,帳單也是各自處理。收到了帳單,那也許只是眾多帳單中的頭一張。 即使進了醫療系統內的醫院,並不代表醫生一定是系統內的。這些內部作業系統的複雜與荒謬,外人永遠不可能了解。平常死不了人的小病,你也許有時間可以小心選擇系統內的醫生。一旦上了救護車,後面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回到這位幸運逃過一劫,卻差點給帳單嚇死的老人身上。他擁有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的老人健保。先不要給這個美麗的名詞騙了,那個保險只給付 80 %。所以照帳面 112 萬美金來算,他的自付額是 22 萬。美金!...

    跟上一則新聞最完美的對照,就是一年多前,刊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的另一則新聞。 那個新聞讓美國人上了一堂台灣全民健保的震撼教育。新聞的標題叫做《一個美國人在台灣經歷的全民健保震撼》。「全民健保」這個字眼在美國就跟民主一樣珍貴,可憐的是他們只聽說過,卻從來沒有經歷過。所以關於台灣的這一則報導,也讓美國人見識到世界上竟有這樣一個醫療天堂。 說是天堂,有些高瞻遠矚的人會不同意,那些論點我也都能接受,但健保這個大洞要如何平衡,姑且就留給那些懂得救國救民的大人物去爭論吧。大多數的我們只能純就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病人是消費者,沒有必要去憂國憂民。就算我們撿到了令人偷笑的便宜,也不需要感到歉疚。財政不是病人的責任,人民只應該在乎能不能生得起病。能夠讓人不擔憂生病的制度就是天堂。 總之,這一則原汁原味的...

    如果在美國,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咬牙撐過去,這種事在沒有保險的年輕人裡很普遍。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撐過去,撐不過去的就可能無辜賠上一條性命。這也就是為什麼在 2018,一位沒有健保的餐館經理因為付不起每月 1 千 3 的胰島素錢而病逝。固定打胰島素就可以救命⋯⋯這麼基本的理論、這麼廉價的交易,在美國卻可以值上一條生命。而在無謂浪費了這麼一條生命之後,也沒有人去追問,為什麼胰島素這種救命的人工合成物可以賣到這種價錢。 他是一個餐館經理,不是街頭的無業遊民。如果沒有僱主提供福利,餐館經理也買不起保險。美國很多打零工或是自由業者,都是過著沒有保險,完全不能生病的日子。如果有了病,就只好在破產和健康之間做選擇。 在文明國家人民不應該為這種原因而死。如果是在台灣,我們都知道他一定會活得好好的。 如果沒...

    年初鄰座的一位同事被公司資遣。他們一家四口都靠著公司的健保。公司給她一個恩惠,准許她自費留在公司健保系統裡 1 年,結果她每個月的保費是 2 千 3。當時她還很高興,因為這套健保若自己到外面購買,是每月近 3 千元。這樣的保費是很多人每月全部的稅後收入,也是很多地方一家四口每月的生活費;3 千可以租得到矽谷的房子。 所以自費購買保險,等於在矽谷另外租一棟房子空著,就等著萬一生病。

    曾經看過一則報導,一位舊金山市民撞到公車站牌,額頭刮了一道傷口。他自行到急診縫了幾針包紮後就回家休養。後來收到的帳單是 2 萬 7000 元,上面密密麻麻把他走進急診室開始的每一筆帳都列舉出來。這其中包括紗布、冰鎮、點滴、一次性點滴管及針頭、消炎藥、止痛藥⋯⋯這就好像你在餐館用完餐之後,收到的帳單上面列舉了蔥薑蒜、店租、保險、水電、清潔,衛生紙及廁所使用收費等等。 這種荒唐就是上面我說的美式「鐵錘精神」的延續。他們把登陸月球的複雜用在每一件事情上面。 有人收到的帳單上,光是冰鎮的費用就高達美金 5 千 7 百多元,一條 OK 繃要價 $629⋯⋯而這些敲詐行為完全沒有申訴管道。醫療收費在美國並沒有受到公平交易管制,醫院要怎麼收完全看它高興,同一家醫院也可以因案例而收費不同。 美國所有商品都規...

    疫情初期,在美國做檢測必須自付台幣十萬元,這種錢保險已經講明了一毛不付。檢測的過程你我在電視上都看過──棉花棒深入鼻腔繞幾圈採集樣本,然後密封送到實驗室檢測⋯⋯但有沒有人質疑過,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程序要收費美金 3 千 3? 幸好政府臨時把這一場瘟疫定位為國家級災難,所有費用都由政府負擔。不然誰還敢去接受測試?或是即使得了瘟疫誰還敢去就診? 這一次例外由政府免費包場,讓美國人嚐到了一點點全民健保的甜頭。可惜只有這一次,而且只限此例。就像西雅圖時報記者提出來的,那碰到其他疾病,或癌症的治療又怎麼辦 ? 政府掏腰包解決了瘟疫的醫療問題,但完全沒有觸碰到這背後的荒謬。 如果一個國家的老人生了病,都要憑運氣才能決定會不會破產,那麼這個國家的富強,只不過像一張紙那麼薄。 至於那位幸運戰勝死神的老人,他只...

    【台灣人是否「幸福過了頭」】看病比洗頭便宜!當醫生「價值」被貶低時,產業將出現 3 斷層 【台醫療世界第一是「德式笑話」】醫生工時是一般勞工 2 倍,健保給付醫院費用還打 9 折!民眾每月 1 千保費合理嗎 【健保制度哪裡值得驕傲?】台灣健保的「俗」真相,建立在被剝削的 3 種人身上、 (本文經原作者 鱸魚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戰勝瘟疫的代價 :百萬美元的帳單 – 美國趁火打劫的醫療系統 vs. 台灣全民健保的震撼〉。首圖來源:pixabay。)

  2. 2019年10月17日 · 美國政府打的就是這個算盤特許學校會拼命提高學生的教學品質數據提供差異化的選擇吸引家長。 公立學校為了保住學生,也會爭取優質師資,加強教師培訓,使用更先進的教學方法,改良教學內容,以及爭取在各種比賽和新聞中露臉的機會。

  3. 2017年9月5日 · 而令人興奮的是線上課程平台 Coursera 現在已經推出了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碩士學位讓人可以在海外完成學業拿到美國碩士資格學費也比在美國本土上課住宿低廉非常多但是上課內容教授與助教討論卻是相同的

  4. 2015年3月26日 · 在美國給小費可是門學問常讓許多觀光客摸不著頭腦。 Photo credit: Katherine Kenny. 一下車就開始給. 每次在美國餐廳飯店總免不了碰到要給小費的時刻但究竟要給多少怎麼給不會失禮呢? 就讓我們跟著 CNN 旅遊記者芮恩 (Jordan Rane) 的腳步一起來了解美國的小費文化吧! 「一下車你一開始碰到的便是泊車人員。 他們用熱情的笑容來歡迎你,拿了你手上的泊車券後,期待你在取車時知道該怎麼好好回報 ( 5 美元)。 之後你會遇到行李員 (第一件行李 2 美元,多一件 1 美元)。 然後是櫃台人員 ( 5 美元到 20 美元,依服務內容調整),他們可以推薦你這附近不錯的酒館,還能幫你搞定難訂的餐廳。

  5. 2016年1月20日 · 從出生到手術都免費. 對外國人來說,公醫制最有名的就是「免費」這件事情 ,從看診、動手術、住院、社區保健、家醫師再到生孩子通通都是免費的,然而看似免費的背後,其實是相當大的國家財政支出,而這些支出又來自納稅人的稅金。 過去,公醫制度的預算、醫護薪資、患者看診權益等種種爭議就常躍上英國媒體版面。 台灣先保障工作人 vs 英國全民一視同仁. 目前, 世界主要開發國的社會保險精神 可分成兩種:俾斯麥 (Bismarck) 模式與貝佛里奇 (Beveridge) 模式,前者是台灣健保體制的靈感所在,後者則主導了英國公醫制度。 《 老人福利國際借鑑 》一書中談到,俾斯麥提出的社會保險模式是以「勞工」為主要投保對象,具有強制性;貝佛里奇模式則強調「普及式」的福利。

  6. 2018年2月6日 · 我自己的經驗周邊朋友生育單單生產費用就高達近四萬美元根據事後保險資料顯示由保險給付的費用逼近四萬鎂也就是如果你自費你就得付出這個數字即使有錢買保險一樣非常麻煩。 首先,不是每個醫師都接受你買的保險,所以到了診所第一件事:不是就醫,而是先檢查你的保險有沒有被這個醫師或醫療單位接受。 然後要約個醫師非常麻煩,等個兩週是很常見的事情,相對的,風險也就比較高,尤其如果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或十歲以下的幼兒。 3. 治安與環境整潔方面比美國多數城市好. 治安就不多提了,以 LA 都會區為例,在比較落後的區域,隨便就有可能在路上撞見 drug dealer 在販售一些違禁藥品或武器交易;在比較爛的區域,如 Inglewood,有時候在一些偏遠點的倉庫前面發現死屍也不是大新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