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5日 · 蕭美琴日前受邀至「全美議會交流理事會」(ALEC)2021 年會發表演說,民進黨今天在官方臉書粉絲頁公布演說影片。 蕭美琴感謝 ALEC 頒發「國際領袖先鋒獎」給總統蔡英文,這不僅是台灣總統的榮耀,更是肯定台灣人民守護自由的決心。

  2. 2019年12月23日 · 蕭美琴絕對在花蓮政壇上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在國民黨長期壟斷的這片土地上,靠著鄰家女孩的親和力,一步一腳印的走出屬於她自己的路。 2010 年,是她第一次參加花蓮立委補選,當時民進黨黨內士氣還相當低迷,整體氛圍再加上花蓮深藍鐵板,這場選戰自始就不被看好。

  3. 2018年2月22日 · 蕭美琴第一時間貼文:呼籲「一般民眾」不要靠近或在倒塌現場圍觀 花蓮大地震發生於2月6日接近午夜,沒多久就傳出市區有大樓倒塌的消息,當下蕭美琴發佈的第一則粉專貼文是呼籲「一般民眾」不要靠近或在倒塌現場圍觀,以免妨礙專業人員的救災工作。

  4. 2020年1月16日 · 蕭美琴敗選後受訪, 表示 自己念念不忘的還是為花蓮爭取許久的建設(海洋資源博物館),可惜只為居民努力到一半,不過她 強調 :「花蓮人沒欠我,我也沒愧對花蓮。. 面對蕭美琴坦然接受連任失利,的幕僚則在臉書分享自己跟著老闆打選戰、敗選後陪 ...

    • 挪威第一位女總理,永續發展之母
    • 探險家滑雪壯舉,將挪威國家自信推向最高點
    • 挪威前總理被推舉為北約秘書長,為香港、新疆自由發聲
    • 小國並未限制他們的對政治工作的想像
    • 重新看一次駐美代表蕭美琴駐日代表謝長廷
    • 小國更需要正直的外交官突破現實格局
    • 推薦閱讀

    前挪威總理布倫特蘭有醫學背景,但醉心政治,從政數十載,曾當選工黨主席,因緣際會成為挪威第一位女總理,沒多久工黨在大選中落敗,她也黯然下台,初期政治際遇起伏不定。之後以其公衛專長,被延攬到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擔任主席,1987 年因提出《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為自己在國際上打響名號,她的報告且定義了何謂「永續發展」。 隨後她再度投入國內政治並兩度執政,但任內最戮力推動的挪威加入歐盟案卻以敗北收場。1996 年 10 月,她同時辭去總理和工黨主席職務,等同退出政壇。不過,隔兩年她又從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一職東山再起,從此活耀於國際公衛舞台。2004 年她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 25 年來「最有影響力的歐洲人」之一,同份名單裡還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柴契爾夫人。她也是台灣唐獎 2014 年那屆的其中一名...

    挪威曾是北歐最窮、基礎建設最落後、軍武最匱乏的國家,就算開挖石油讓國家煥然一新,也未必從此受到鄰國尊敬。挪威人第一次覺得自己可以跟大國平起平坐,是當探險家南森在 1888 年率隊滑雪橫跨格陵蘭的一刻,南森的壯舉,便同步把挪威的國家自信推向最高點。之後南森投入國際難民救援工作,尤其在一次大戰期間為此貢獻良多,還倡議為無國籍公民發行護照(南森護照),終獲諾貝爾和平獎。今天當挪威人提起南森,會說他是探險家、人道主義者,但也絕不會忽略他「外交家」的身份,以及南森藉由這身分為國家帶來的殊榮。

    此外,挪威前總理史托藤伯格是在 2014 年被推舉為北約秘書長,他在國家內政和各黨派、各部會調和鼎鼐的本事,移轉到北約也能有所發揮。值此全球政治因大國抗衡詭譎不安之際,史托藤伯格今年再度獲得連任,已是北約任期第二長的秘書長。他最近一次受到矚目的發言,即是針對中國威脅提出:「中國與我們價值觀迥異。他們在香港鎮壓民主抗議行動、迫害中國維吾爾人等少數族群,和以我們未曾見過的方式利用現代技術監控人民,皆可見一班。」和南森、布倫特蘭一樣,遠離內政後的史托藤伯格也在外交領域豐富了個人政治生命。

    南森、布倫特蘭和史托藤伯格同為來自一個人口僅 5 百餘萬的國家(南森時代人口更少、更窮),但即使是小國也沒能限制他們對政治工作的想像,尤其沒有辜負機會難得的國際舞台。在當今複雜的國際體系下,大國對外交官的重視,尤其表現在投入的國家資源占比,但即使是小國,也必然要有熟稔涉外事務的外交人才,否則何以透過任何可能的貿易協定和外交斡旋,去增進、鞏固自己的國家利益?又即便南森、布倫特蘭和史托藤伯格所處國際組織職務,本業不是為了直接利益自己國家,他們在國際上受到的支持和肯定,也必然能對自己國家產生正面回饋,他們在外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尤其會潛移默化建立起自己國家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自上任後受到不少關注,主要在她與美方政界的交涉往來,近期則再受邀「全美議會交流理事會」(ALEC)演講,影片傳回台灣,多有支持者指她當初花蓮縣長落選,如今再看似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以為她在美國或比在花蓮能為台灣做得更多。同樣的,駐日代表謝長廷曾位居行政院長,還參選過總統,日前聯合國開議,他則在臉書上簡述當年自己如何和章孝嚴對辯台灣該用什麼名義參與聯合國,惟時空變換,現在換成是他站在第一線,還積極促成日本致贈疫苗讓台灣直接受惠。他們都在台灣政壇打滾多年,無不躊躇滿志,縱然有抽刀斷水之憾,但外派後的所作所為,意義其實不亞於他們支持者原本的政治期待。

    更何況國際局勢變化至此,台灣內政的發展早無法自外於和他國的連結,就像任何一個小國,更需要靠稱職的外交家突破現實格局,挪威從南森、布倫特蘭到史托藤伯格都做了示範,這個道理則會在這個時代的台灣愈加顯現。至於那送花圈給駐德代表謝志偉擺明羞辱的舉動,此時此刻,也只會像是故意胡鬧而揚起的一陣煙塵而已。

    【外交戰貓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台美關係的「外行人」請閉嘴!知情人士:蕭美琴臉書早曝端倪 不只蕭美琴,美挺台議員也認為中國愛發怒:雞毛蒜皮,都能讓北京爆炸 【戰貓為台灣招生】蕭美琴:若懷疑孔子學院,歡迎來自由的台灣學中文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李濠仲專欄:支持者可重估蕭美琴和謝長廷外派的意義〉,首圖來源:中央社)

  5. 2018年5月28日 · 生活中或工作上,身邊總有很多「挑刺狂魔」,不管你怎麼做總被他們嫌得體無完膚。. 其實了解這類人的心理狀態,你會發現有些狀態根本與你無關,你無須必苛責自己。. 先看看身邊朋友是不是經常這樣對你。. (責任編輯:彩玲). 文/科普心理學家 海苔熊 ...

  6. 2021年1月22日 ·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受邀參加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是不是外交突破?對照歷來美國總統就職時,多有台灣官員民代組團前往觀禮,蕭美琴此回隻身一人,表面上陣容或許不足,但若以「駐美代表」身分首次受「就職典禮籌備委員會」(The Joint Congressional Committee on Inaugural Ceremonies, JCCIC)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