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昨公布國人最新十大死因統計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大增1.1萬人儘管衛福部解釋是因為人口老化去年1月有3分之1日子低溫的雙重負面效應導致仍引發外界質疑有疫情下的超額死亡現象

  2. 2021年7月27日 · 我非藝人亦非商人,基於收入比例原則捐了5900給鄭州災民,這數字是本月我捐助給台灣同胞的總額度,所以「1450」不要急著出征。 本月初捐助的對象分別是:台東「孩子的書屋」;牡丹鄉「旭海學堂」;鑾山「530文化教室」;以及「安德烈」食物銀行等四個單位,總計5900元。

  3. 2023年6月12日 · 衛福部上午公布2022年最新十大死因依死亡率排序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 ...

  4. 2022年8月16日 · 本土疫情「死亡潮」又退到新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2317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902例本土個案及270例境外移入,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16例死亡,是國內自5月11日(單日8死)以來,相隔97天的新低點。 本土個案今日

  5. 2022年6月6日 · 副書記長謝衣鳯質疑根據經濟學人雜誌計算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是以總死亡人數減去前5年的平均數因此依照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1年全死亡183,732人2016年到2020年間5年平均數173,177人兩者相減後遽增10,555人即為超額死亡人數2021年政府公布確診死亡數為843人謝衣鳯質疑兩者之間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是不是死亡黑數的蓋牌? 遽增10,555人是沒有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所致? 如果確診黑數是重症,就無法獲得妥善的醫療照顧而過世。

  6. 2023年3月23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23日坦言每日死亡人數的確下降速度是有比較慢了一點」,將持續監測並針對每個個案相關狀況進行檢討指揮中心下午公布昨日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97例分別為97例本土及0例境外移入是輕症免隔離新制自3月20日上路之後的新低一舉跌破百例不過仍新增40例死亡死亡人數顯然仍高。 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針對死亡人數也很關心,的確下降速度是有比較慢了一點,會再去檢討每個個案的相關狀況,且指揮中心未來對這一塊的監測也沒有停,會做檢討。 強調疫情下降趨勢不變。 王必勝強調,過去一周的總確診人數比前一周又再減少7.5%,而到這一周為止,本土整個Omicron疫情從去年4月開始有三波段流行,波峰一個比一個小,到最後時,已經是300多天來的最低點。

  7. 2021年8月9日 · 2021-08-09. 編輯部. 司法相驗 染疫死亡 校正回歸.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死亡數日前爆出12例為連續兩週無死亡病例數後突然校正回歸的數字引起議論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9日提出質疑認為染疫死亡有黑數並指今年上半年度的死亡人數大幅增加5094人是去年同期增幅的11.6倍要求政府提出解釋。 「蔡英文說過,在野黨有質疑的權利,執政者有釋疑的義務,請蔡總統為我們釋疑! 」江啟臣說,日前指揮中心公布一名70多歲女性,因家人感染5月18日採檢21日確診,5月28日家中死亡,進入司法相驗,經法務部、衛福部、疾管署完成串連,勾稽個案死亡,讓他質疑遲了兩個月才「校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