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0日 · 這個詞沒辦法簡單地直翻,但可以藉由回溯日文歷史來一探究竟這個迷人的詞。. 臨床心理學家長谷川明弘,在與他人合著的一篇研究中把「Ikigai」歸類為每日用語,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時常使用的詞。. 而這個詞由兩部分組成:iki 有「生命、生活」的意思;gai ...

  2. 2021年1月6日 · 總是放不下心裡的那個人,害怕錯過一場幸福的可能?. 其實,感情中所有的「錯過」,從來都不是因為「機緣巧合」這麼簡單。.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 /角子. 「角子,我真的放不下,我不要以後會後悔,後悔自己竟然就這麼錯過了這個人,錯過了 ...

  3. 2017年10月25日 · 電影《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暢銷小說,在鬱鬱寡歡的秋季,給人非常溫暖的力量。. 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卻有很深的人生哲理,你體會出來了嗎?.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 Can See. 解憂雜貨店,顧名思義它是一間能夠替人排解憂愁 ...

    • 生活的目標 V.S. 生存的意義
    • 深信「不管何時都要有意義的度過時間」,可能是得了「有意義病」
    • 意義≠目標
    • 工作≠尋找自我
    • 脫離「勞動教」,是每一個現代人最重要的使命

    我在本書開頭提到:「 人類是不知道目標就無法生存的生物」。但是,這所謂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在此,我想深入探究,這個「目標」究竟是什麼東西。 首先,為了釐清究竟什麼是「目標」,讓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字眼與經常被混用的「意義」之間有何差異。 「 目標」和「 意義」這兩個概念上的差異,不管是在邏輯學或現象學的領域,都是廣受討論的主題,但是,這些討論都太過專業, 無法作為思考「 生活的目標」這個問題的參考。在這裡,我根據我們平常憑藉的感覺,試著針對「意義」和「目標」兩個不同的字眼來下定義。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動不動就會思考那件事「 是否值得做」。這種值得就做,不值得就不做的思考方式,和「 意義」這個字眼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當我們說「有意義」時,就是認為那是會創造某種「價值」的...

    當我們可以順利工作、適應這個社會時可能會很難察覺,但事實上,現代人深信「不管何時都要有意義的度過時間」, 有可能是得到一種「有意義病」。特別是最近,因為SNS等可以附帶照片投稿的「 在做什麼」受到眾人關注,引起一陣風潮,若在空閒時無所事事、「 什麼事都沒做」,就會被愧疚的心情折磨。因為沒有創造出任何價值,所以無法變得「有意義」。 特別是現代,大家紛紛把「價值」解釋為「變成有錢人」、「增加知識」、「學會某些技能」、「 培養對下一份工作的能力」等能夠派上用場的事, 所以「意義」這個字眼也傾向指稱可以創造這一類「價值」的東西。 但是, 另一方面,「 目標」並不一定要在乎是否具有如「 意義」一般的「 價值」。而且,和他人的想法無關,只要本人覺得有意義,那就有意義。也就是說,目標全然是由主觀性且感覺性...

    所謂「 意義」,是與我們「 大腦」的損益計算有關的東西,而「 目標」則是根據「心=身體」所感受到的感覺或情感的喜悅所捕捉的東西,其中帶有些許「品味」的意味。 若再進一步加以釐清,就會清楚看見「意義」和「目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現代人在追尋「生活的目標」時,一不小心就會把「 目標」和「 意義」混淆了,結果,常常就會想要追尋「 生存的意義」和「 價值」,讓問題變得更加困難。 人之所以不得不追尋「 生活的目標」,必定是因為對追求「 意義」的生活方式感到疲憊,但是即使轉而追尋「意義」,也不一定會發現什麼。一如生產機器一般,經常被要求必須打造「價值」的我們,不斷在「有意義」的束縛中掙扎,甚至沒有餘力想像懷有重要目標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 小時候,我們會覺得一天很長,面對未知的世界,懷抱著好奇心,...

    我們的大腦這個具有電腦特質的構造,具有將事物變成對象,加以認識,成為一切的主人這樣的特質。 但是,大腦並沒有辦法直接認識「 質」,除非是落在「 量」這個形式,否則就無法掌握對象,因此,我們很容易會離開對象的本質,錯以方法或副產品為目標。將手段變成目的,很短視地光是追求結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不管如何,我們稱之為「價值」而拚命追求的各種東西,都是因為大的錯誤而緊緊抓住。獲得高學歷、找到好工作,並且有好的社會地位和高收入,結婚、生子,接著讓孩子進入好學校、學習各種才藝等等,這些讓許多人奮力追求的各種「價值」,本來是以過著幸福生活為目標的便宜之計,但是,不知何時,這些事本身變成了目的。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野性部分的「心=身體」,具備直接感受到「質」,並且加以品味的特質。這種「心=身體」才是...

    我將這個論點整理了一下,大致將問題分成兩大點,那就是向外追尋「真實的自我」,以及在「職業」這個狹窄的範疇中尋找「真實的自我」。 當然,我認為大眾想認真活出「真正的自己」這件事本身,不應該遭到揶揄。但是今天,在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工作,都只能被稱為「勞動」,做起來既不起勁也相當破碎,我們不能陷入在既存的選擇中,永無止盡地「找工作」。 我們應該可以隨著「心=身體」的引導,在各種狀況下,打造出真正足以被稱為「工作」或「行動」的事物,也可以擺脫在某個地方有著理想職業的這種幻想,轉而朝著符合自己的資質,且更適合自己的職業前進。而且,我們也可以選擇不把「 工作」當成生活的重心,就算是不得不「 勞動」,也可以努力讓它變成值得自己將之稱為「工作」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乍看之下乏善可陳的「勞動」中,找到透過...

  4. 2017年6月23日 · 很多人都不明白的「擺爛學」:你因為不喜歡而擺爛,它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空洞. Pinsoul 2017-06-23.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身邊的人之中,常常都會有「擺爛」的人出現;有時候,有人甚至自己被影響,覺得既然你「爛」我也一起「爛」好了。. 想要避免這種 ...

  5. 2018年3月14日 · 《我在吉卜力思考的事》一書作者川上量生,2011 年曾拜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鈴木敏夫為師,書中記下他對宮崎駿作品的觀察、以及如何做內容才能說出動聽的故事。

  6. 2021年10月4日 · 橫寬較的人,會給人成人臉的印象;反之,橫寬較短的話,就會給人娃娃臉的印象。 輪廓與鼻子的橫向寬度,是判斷女性臉或男性臉的標準。 因為橫寬較寬的話,輪廓和鼻子就會變得比較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