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馬祖列島海岸發光的夜光藻,當地居民稱為「藍眼淚」。 甲藻類生物以吃 浮游生物 維生。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著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4] 。

  2. 在 馬祖列島 海岸發光的夜光藻,當地居民稱為「藍眼淚」。 甲藻類生物以吃 浮游生物 維生。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著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4] 。 甲藻類所形成的不只是 赤潮 ,形成的顏色取決於的藻類 液胞 ,例如一旦綠藻類大量聚集,即會形成「 綠潮 」 [5] 。 甲藻類本身並無毒性,但其吞食 浮游生物 之後,體內會留下大量的 氨 ,這些 氨 會被藻類排泄出來至附近水域,有些特殊甲藻類則能將之轉化為 神經毒素 (例如 亞歷山大藻 ),造成該水域中的生物死亡。

    • 歷史
    • 結構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後,為避免惡劣天氣和解放軍襲擊,根據連江縣志續修初稿兵事志中,「馬祖小艇坑道案」工程始於1965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的建議,但參謀總長黎玉璽呈蔣中正總統批示為「緩辦」。後因文化大革命造成台海情勢動盪,因戰略任務需要,1969年1月,國防部批准於雷開瑄司令官任內,分別在南竿、北竿、東引、西莒開鑿小艇坑道。以用於停泊機械化登陸艇與游擊戰艇,好方便軍方人員進行物資卸載,西莒工程後因發生塌方,造成充員兵死傷17人,因安全堪慮停工。 1969年1月,經簽奉蔣中正總統指示後,將馬祖小艇坑道案定名為北海案,並列為第一優先構建設施,國軍動員全島二師、三步兵營、一工兵營和一傾卸車連,編成3組,總約7萬人士兵興建北海坑道,預算為3,600萬餘元。其中位於南竿的工程由陸軍第26師採24小時...

    北海坑道步道全長700公尺。構成坑道主要岩體為花崗岩,並設有一條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的水道。隧道內海水在退潮時深達4公尺,在漲潮時深達8公尺。,坑道開鑿成井字型,利用馬祖花崗岩地質堅硬的特性,能夠提供極佳的保護,另設有兩個通向外海的水道,現以封閉。 因現場潮汐影響,北海坑道開放的時間有所不同,須配合潮汐漲退才能進入參觀,夜間參觀採預約制。

  3. 2024年5月5日 · 1949年底,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但仍管轄連江縣部分近海地區(即馬祖列島),以及 金門縣 (金門列島)的大部分地區。. 馬祖列島全境隨即進入「軍管時期」。. 1950年12月15日, 馬祖行政公署 正式成立,當時範圍包括今連江縣(馬祖群島),以及今 ...

  4. 國共內戰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未能攻占馬祖列島,因此連江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中的「馬祖鄉」,從未實際運作。[5] 政治參與 [編輯] 目前連江縣人民政府主管馬祖事務的機構為連江縣台灣工作辦公室,並沒有馬祖鄉人民政府鄉長之類的官職。

  5. 鐵尖島上一對 黑嘴端鳳頭燕鷗 親子與一對 鳳頭燕鷗 親子. 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 位於 馬祖列島 中的八座無人島礁,包括各島礁低潮線向海域延伸一百公尺的範圍,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 [1] [2] 。. 保護區的陸域面積近12 ...

  6. 此外,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2020年發起「馬祖暗空計畫」,將結合藍眼淚、梅花鹿與星空旅遊,朝向取得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認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