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鉅亨網. 2024-01-04. 分享本文. 2023 年 AI 題材火熱,AI 時代宣告來臨,加上 2024 年迎來 AI PC 元年,帶動電子五哥包括緯創、廣達、英業達、仁寶以及和碩 2023 年股價表現不俗,同時也都樂觀看明年展望。 緯創是 2023 年十大飆之一. 2023 年全年漲幅最強勢的緯創 ( 3231-TW ),漲幅高達 235%,更擠進 2023 年台上市公司前十大飆。 緯創先前指出,2024 年整體伺服器成長將顯著優於 2023 年,尤其以 GPU 伺服器為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 欠下千億負債,有人叫他跑路,有人要他跳樓 但黃崇仁選擇「好好還債」
    • 除了轉型晶圓代工,亦著力強化原有事業
    • 靠著強烈求生意志找客戶,成功取獲蘋果訂單
    • 留住老幹部,等同於留住技術實力
    • 你可能會有興趣

    「大家都這樣說嘛,看你要落跑、還是要跳樓,沒有人說你去還(債務)嘛!」說話不掩直率性格,力晶積成電子製造(簡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起力晶科技 2012 年下櫃、面臨 1 千 2 百億元負債的那段日子,沒人相信力晶能夠存活下來,他卻篤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夠回歸資本市場,大聲宣告「力晶回來了」。 這一天,8 年後真的來到。8 年前的 2012 年底,力晶股價剩下 0.29 元下櫃,27 萬名股東手上的股票淪為壁紙,如今,力積電在未上市流通價每股逼近 50 元,遠高於上興櫃參考價 33.8 元。市場熱度不斷增溫,黃崇仁成為媒體寵兒,各家媒體爭相報導他在興櫃前說明會所放送的「做晶圓代工被訂單追著跑」利多,儼然重返榮耀之姿。 對力晶股東而言,歷經 2019 年開放認購力積電、今年力晶減資換股,一張力晶...

    如今來看,力積電能一掃八年陰霾,歸功於兩件事:其一,從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分割部分工廠轉型晶圓代工,並同步強化原有的記憶體事業;其二,2008 年起把力晶分割成力晶科技、力積電(前身為鉅晶電子)兩家公司,由力積電接收晶圓廠,負責製造生產,力晶如今成為持股力積電 26% 的控股公司。 力積電自結 2020 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達 377.94 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1.03元,比去年亮眼。放眼未來,力積電已宣布斥資 2780 億元,在苗栗銅鑼投資兩座 12 吋晶圓廠,大力擴充產能,轉型的路愈走愈積極。 談起轉型過程,黃崇仁直言技術實力很重要,「如果我們不強,要轉型是不可能的。」回顧一二年下櫃前,力晶仍是以 DRAM 為主力產品,2008 年至 2012 年DRAM 價格一路...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解釋,「三星早期很多 DRAM 舊廠,都轉做高壓製程,投入生產顯示驅動晶片。」台灣的世界先進也循同樣模式,從 DRAM 廠成功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顯示黃崇仁的想法並非天馬行空。甚至早自 1999 年,力晶就與世界先進簽訂策略結盟合作備忘錄,埋下日後轉做晶圓代工業務的種子。 但與世界先進最大的不同,就是當時的力晶並不像世界先進,有母公司台積電的大力支持,黃崇仁必須自己尋找晶圓代工客戶。強烈的求生意志能激發出潛能,黃崇仁很快想到力晶過去與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的緊密關係,由於瑞薩取得 iPhone 的驅動晶片訂單,委由力晶代工,讓力晶打入蘋果這個指標客戶。 「那時iPhone 4、iPhone 5 的手機顯示驅動晶片是我們做的。」黃崇仁談起過往不禁莞爾,蘋果對力晶的龐大債務也是「...

    而技術實力則有賴員工未「樹倒猢猻散」。「力晶的老幹部,都很支持;員工對我要做的事情,也有興趣。」黃崇仁解釋,技術人才沒有流失,是力積電成功轉型的重要關鍵。「以前DRAM一個產品做10萬片,現在晶圓代工幾百片也要做。」黃崇仁咬牙接單,晶圓代工逐步成長為貢獻營收55%的事業,順利擺脫過去隨單一產品價格大起大落而陷入虧損的陰霾。 邁向晶圓代工,日後的力積電也須面臨與聯電、世界先進,在產能、製程技術各方面比較的現實。除了力積電與世界先進聚焦的0.11微米製程技術有所重疊;相較於聯電完整的各類製程,力積電又顯然不夠領先。不過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劉智文分析,「但目前產能緊繃,是賣方市場。」讓三家代工廠即使有部分製程技術重疊,還不至於市場重疊。 對力積電而言,拜產能緊繃之賜,今年可望和所有晶圓代工同業一樣,繳...

  2. 2015年4月2日 · 現在台灣的公司法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上,採取的是所謂的 法定資本制度 ,也就是說政府會規定開一間公司最少需要多少錢,然後會把公司的登記資料公開讓鄉民可以在網路上公開查詢等等,這一整套制度是為了避免社會大眾花大錢買到一間其實不怎麼值錢公司的股票。 這個精神延伸到股份的相關規定上,就變成股票面額制度:如果你公司的資本額是 100 萬,那麼我只要規定你一股面額 10 塊錢,就可以知道你整間公司有十萬的股份,假設公司相當賺錢,現在市值是一千萬,市場上的股東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大概一股值 100 塊錢。 固定股票面額限制小公司發展. 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採取法定資本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外部人。 但如果今天外部人不存在呢?

  3. 2019年3月26日 · 據悉,可換股債券將能夠以每 55 美元(約台幣 1694 元)的價格換取 Uber 的股份。 Careem 的股東包括沙特王子 Alwaleed bin Talal 的投資公司沙特阿拉伯王國控股公司 (Kingdom Holding) 和日本電子商務公司 Rakuten Inc.,兩家股東預計將於周一(25)晚間同意交易 ...

  4. 2021年12月23日 · 穩得董事長高志宏是靠著怎樣的經營策略,將公司從最低潮成功轉型?. (責任編輯:邵元婷). 作者:譚偉晟. 21 年前,看著公司面臨倒閉危機,當年還是「夥計」的高治宏,不僅沒有琵琶別抱,甚至買下公司自己當老闆;21 年後的今天,這家公司成功掛牌上櫃 ...

  5. 2019年12月20日 · 提醒:它預測短期市場的效果比較好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教你打造機器學習股市交易系統!. 提醒:它預測短期市場的效果比較好.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愈來愈多人將機器學習導入股市、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當中,期望機器學習能比人類更快挖掘市場 ...

  6. 2021年7月13日 · 無痛跨國轉帳一炮而紅,Fintech 獨角獸 Wise 市值衝破 120 億美元. 英國金融科技公司 Wise 日前在倫敦風光上市,首日掛牌勢不可擋,開盤價高達每 8 英鎊,讓公司市值衝上 87.5 億英鎊(約為 120 億美元),成為倫敦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科技直接上市案。. 通常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