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3日 ·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醫院機器人從手術服務端兩路並進醫療技術方面能提升手術精準度院內服務上則可以取代人力從事感染管制清潔工作降低風險工研院導入中國附醫的智能化設備有兩種一種是自主移動機器人具有高智能高自動高防疫的特性能夠運算出最佳行動路線不需設置軌道就可自主避開障礙同時取代過去必須由人力進行的勞務工作包括清潔消毒搬運醫療器具等

  2. 2022年6月2日 · 2022-06-02 14:00. +A -A. 加入收藏. 應該是休診時段的正午只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底病變尖端治療中心候診間裡至少還有20多位遠道而來掛了門診的患者願意等候陳珊霓主任匆匆扒了幾口已冷的飯盒視病如親的她對護理人員說:「可以準備繼續叫號了! 患者、家屬們彼此閒聊著:「陳主任是百大良醫呢! 仁心仁術很有口碑。 」「我們50歲以上的長輩有高度近視、飛蚊症,都輪流來健檢,要是視網膜剝離就瞎了,真慶幸及時得救! 」台灣8成人口都有近視問題,尤其高視力度數長期居於世界倒數第一,更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 媽祖婆 為視力絕境患者守護靈魂之窗.

  3. 2018年12月26日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實踐全院電子病歷無紙化領先全台成功推動全院同意書電子簽名醫院全面購置平板電腦方便病人直接使用平板簽署同意書為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訊室開始思考除資安防漏外是不是可以主動出擊而工業局推動的資安整合服務平台」,請來外部專家就醫院的資訊系統作診斷主動找出可能出現漏洞的地方加以補強甚至協助院方做成SOP標準作業程序),這麼一來院方就可以據以施行減少一些作業疏失。 資訊室主任楊榮林強調,資安是條必須堅持的道路,防漏只是起步,為長治久安,未來資訊室每隔一、二年還是會再做一次內部和外部的資訊系統總體檢,畢竟醫院和人命直接相關,疏忽不得。 而有了「資安整合服務平台」後,對於醫院的資安管理,在時間和效率上都節省很多。

  4. 2024年5月8日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表示,健康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在設計員工健檢時,可從每年發佈的十大死因去著手。如惡性腫瘤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大腸癌、乳癌名列前三,因此相關的篩檢就不可少。

  5. 2013年8月1日 · 談起李國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自諒不捨地說多年前李國修在某家醫院做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大腸裡長了 瘜肉 ,但當時醫師沒告訴他,瘜肉有可能轉變為大腸癌,有瘜肉的人,必須定期追蹤。 之後,李國修再也沒有做過大腸鏡檢查。 直到3年前,李國修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再次做 大腸鏡檢查 時,竟已是第3期大腸癌。 當時李國修在北部的醫院,做完大腸癌手術後,就和他的妻子王月,南下找陳自諒了。 勇敢面對卻還是擋不住癌細胞轉移. 陳自諒看到李國修時,他的癌細胞還沒轉移,接手為李國修進行化療。 「他是一個很樂觀的人,」陳自諒記得,李國修在化療後的1、2天,會吐、人也不舒服,但他吐完,馬上就去運動,後來他養成了 爬山 的習慣,熱愛生命的他,「很積極的接受治療,」當時的治療效果相當的好。

  6. 2019年11月12日 · 位處在台中舊城區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看見了在台中山海屯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問題迄今二十多年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落實無醫村面臨困境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7. 2023年12月28日 · 中醫大附醫團隊為大幅提高治療的時效性,首創全球開發AI偵測的智血檢預警機制,一分鐘內就能快速偵測到菌血症高風險而提供抗生素治療,挽救生命,降低醫療人力成本,超高達成率九十%相當傲人,因此也贏得二 二三國家醫療品質獎。 「由於運用AI,有三成人眼無法判讀的尿沉渣,終於做到更正確且快速的檢驗效率。 」薛博仁院長強調,這就是「智形檢」,能提升尿液檢驗的品質,此外,中醫大「智腸檢」是獲得國家級認可的獨特健康管理方式,可總結出整體腸道菌相並提供分析、檢出腸胃道病原菌和益生菌種類,並做疾病預測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AI智能,gHi智海系統高效形成準確檔案. 許凱程指出,中醫大還研發有智救心、智護肺、智護腦等等豐碩成果,一位七十多歲阿嬤肚子痛到附設醫院就診,經AI智檢查出竟然是大血管阻塞,及時救回一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