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步輕鬆整合. 有不少大學生在享受校園生活的同時,亦會做兼職賺外快。 強積金條例規定,僱主須安排年滿18歲至64歲,受僱60日或以上的職及兼職僱員,在受僱首60日內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有部分「積金好僱主」更會「行多一步」,關顧年青人的退休福祉,即使兼僱員工工作不超過60日,亦為他們供強積金。 所以這些在求學階段已成為強積金計劃成員的年青朋友,踏入社會工作後可能已擁有多於一個強積金帳戶。 同時持有多個強積金帳戶,除了不便管理外,亦令他們難以及早制定全面的投資策略,甚至在畢業後遺忘了這些退休儲備。 其實將多個個人帳戶整合至心儀的受託人及計劃並不困難,只須跟從以下三個簡單步驟,就能輕鬆整合強積金帳戶。

  2. 強積金最新統計數字. 強積金計劃數目. 核准成分基金數目. 強積金登記率. 註冊強積金中介人. < 回到上頁. 修訂日期: 14/05/2024.

  3. 轉移手續. 注意事項. 電子化帳戶管理. 強積金制度下設有三類強積金帳戶,分別為供款帳戶、個人帳戶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 供款帳戶. 滾存計劃成員在現職期間作出的強積金. 每個供款期的新供款會存入此帳戶. 個人帳戶. 滾存計劃成員在過去受僱或/及自僱期間所累積的強積金. 滾存計劃成員透過 僱員自選安排 ,從現職供款帳戶轉入的強積金. 現職期間每個供款期的新供款不會存入此帳戶.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 滾存計劃成員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滾存計劃成員從其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轉移至該帳戶的強積金. 在符合強積金法例的規定下,計劃成員可在強積金帳戶之間 轉移權益 。 修訂日期: 18/02/2021.

  4. 為協助強積金計劃成員更容易透過電子平台查詢其個人帳戶的資料,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已推出 「個人帳戶電子查詢」平台 及 流動應用程式 ,讓計劃成員可以隨時隨地透過電腦、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免費查閱其強積金個人帳戶報表,至今已有逾3,500名計劃成員完成登記及啟動有關服務 1 。 個人帳戶報表載列計劃成員的個人帳戶數目、所屬受託人名稱及電話。 成員亦可以在該平台或流動應用程式找到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聯絡資料。 積金局亦會透過這個平台發放強積金的最新消息,而每當計劃成員的個人帳戶數目有所增加時,積金局亦會向他們發出通知,提醒他們考慮整合個人帳戶。 該流動應用程式同時載有所有強積金基金收費及回報的資料。

  5. 主頁. 資訊中心. 新聞稿. 強積金供款上限 6月1日起提升至每月$1,500.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提醒僱主、僱員和自僱人士,由2014年6月1日起,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上限將由每月$1,250提升至$1,500。 每月有關入息超過$25,000的僱員(及其僱主)和自僱人士的強制性供款將會增加,每月有關入息$25,000或以下的計劃成員則不受影響。 立法會較早前通過將強積金供款的最高有關入息水平由每月$25,000提升至$30,000。 由2014年6月1日或其後開始的供款期(一般指糧期),僱員、其僱主和自僱人士的強積金供款須按下表計算: 每月支薪的僱員及其僱主. 按月或按年供款的自僱人士. 積金局提醒僱主,由6月1日或其後開始的供款期,必須按上表作出供款。

  6. 此流動應用程式由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推出,提供一個一站式平台,讓市民可隨時隨地透過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查閱強積金基金資訊,以及比較基金管理費和投資表現等。 此流動應用程式設有個人化功能,讓計劃成員可在「我的選擇」內預先儲存多達十個強積金基金,並按個人 ...

  7. 今日是強積金制度推行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一個成熟的退休保障制度需要長時間發展和孕育,並配合社會發展和市民期望不斷自我完善,適時作出優化和改革。 本港的強積金制度經過了20年的演進,現正處於發展中途點,從多角度檢視今天的狀況,不單印證制度正穩步朝着健康方向發展,更在多個範疇獲得肯定。 退休保障與港所有市民息息相關,故此在制度設立前後都廣受社會注視。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決定參照世界銀行提出的第二支柱退休保障作為藍本建立強積金制度,並於200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由於制度的面向極為廣闊,涉及的持分者十分之多,積金局作為制度的推動者,守護者和改革者,多年來致力堅守崗位,並本着「以計劃成員為先」的重要原則,履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