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4/2. 文字. 嚴文廷 柯皓翔 許詩愷. 攝影. 楊子磊 陳曉威 林彥廷 林雨佑.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陳思樺、汪彥成、黃鈺婷. 地震. 花蓮. 時事. 科學. 交通. 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的東部海域距離陸地很近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全台都感受到劇烈搖晃截至4月14日,地震已造成17人死亡、1,155人傷、2人失聯。 交通部分,中橫公路與蘇花公路均搶通,夜間採取預警性封閉;新北捷運環狀線因軌道變形分段行駛,營運區段為新北產業園區至板橋、中和至大坪林之間,板橋至中和採公車接駁。 (數據將持續更新)

  2. 地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隨即對日本海沿岸發出海嘯警報──其中距離震央最近的石川縣輪島市震後11分鐘就遭遇了1.2米高的海嘯侵襲除了沿海街道遭遇極大破壞輪島市中心的河井町更同時發生大規模火警燒毀至少200棟建築根據朝日新聞2日上午的空拍目擊 ,遭遇強震、海嘯與災後大火三重侵襲的輪島市,不僅城鎮受損極為慘烈,周遭交通、通信更嚴重受阻。 畫面中,輪島市內陸地區出現大規模山崩,輪島港的港灣設備與船隻則遭海嘯嚴重破壞,沿海海面與被海水倒灌的河川,更因地震與海嘯而全被染成「紅褐色」。 能登半島中央的七尾市,一輛轎車陷於因強震崩毀的高速公路上。 (攝影/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Yomiuri/Toshikazu Sato)

  3. 2020年9月20日 · 以地震為例國家級警報地震速報的發送原則是當偵測地震規模 5.0 以上針對縣市政府所在地預估震度達4級台北市3級以上的縣市民眾」。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地方震度只有2、3級,正常來說不會造成嚴重災害,所以不會收到簡訊。 CBS又分成國家級警報」、「緊急警報」、「警訊通知測試用訊息4大類被列為最高等級國家級警報屬於重大災害例如地震海嘯核災空襲系統會強制手機接收訊息其他等級的警報可自己設定拒絕接收。 CBS可設定發送範圍,例如去年(2019)7月 全國都收到的台南開山里登革熱警報 ,就是設定出了問題,發送警報的範圍原先是開山里為圓心的386公尺,卻誤輸入成386公里,演變成人人都是開山里民的坊間笑談。 為什麼收不到警報? 可檢查這幾點.

  4. 2024年4月14日 · 江世民. 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 ,震央在距離陸地僅10幾公里的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這起自921以來最大規模地震,也引起許多疑問:為什麼北北桃等震度已超過4級的地區,民眾卻未收到國家警報? 這凸顯出台灣地震研究的哪些缺口? 《報導者》過去 長期關注地震相關研究 ,地震後密集訪問多位專家學者,認為這次地震與「大港口外海高區逆衝斷層」這條海底斷層吻合。 但不管是台灣地震模型未來20年、30年、50年 發震機率圖 ,還是 台灣活動斷層 ,對於海底斷層的研究都相對陸地不足。 專家學者希望在2025年即將出版的台灣地震模型加入海底斷層,提升應對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的能力。

  5. 2024.4.14. 環境. 地震. 花蓮. 時事. 科學. 科技. 防災. 環境永續. 規模7.2的403花蓮地震17死逾千傷逆衝斷層向北破裂3天內慎防較大餘震. 403地震規模幾與25年前921地震相當,未來3天仍有發生規模6.5以上餘震的可能性。 專家表示逆衝斷層向北破裂致北部特別有感,斷層構造尚待釐清。 2024.4.2. 地震. 花蓮. 時事. 科學. 交通. 國際兩岸.

  6. 2019年9月19日 · 我們又該如何與震共存? 《報導者》取得台灣科學家團隊享譽國際的研究資料,帶你進行一趟科普之旅。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芮氏規模7.3的百年強震震撼全台這場地震不但是20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地震更寫下台灣地震史上傷亡第二多的紀錄2,454人罹難逾10萬戶住宅倒塌。 20年過去,台灣不只還在 防災政策法規 、 心靈創傷 中努力重建,也在學習如何與斷層帶密布的島嶼和平共存。 很多人不知道,因為921,提升全球對地震觀測的了解;因為921, 台灣躍升至國際地震研究與預警的世界大國 。

  7. 2022年9月22日 · 9月18日台東池上地震造成花蓮高寮大橋斷裂。 (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傅志男) 環境永續. 自然災害. 經濟產業. 2022/9/22. 文字. 柯皓翔 嚴文廷. 攝影. 林彥廷. 設計. 江世民. 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黃鈺婷、張詩芸. 環境. 地震. 花蓮. 台東. 時事. 科學. 防災. 環境永續. 自然災害. 經濟產業. 2022/9/22. 文字. 柯皓翔 嚴文廷. 攝影. 林彥廷. 設計. 江世民. 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黃鈺婷、張詩芸. 環境. 地震. 花蓮. 台東. 時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