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台北市信義遠百A1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案,累計18人通報受害,2人送醫不治。 其中呂姓死者的遺孀,質疑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與馬偕醫院有醫療疏失,擬對院方提告。

  2. 2024年4月1日 ·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累計通報卅一例,造成二死、多人重症,而寶林向國泰產險投保的公共意外責任險及產品責任險未繳納保費已失效,至於遠百信義投保的國泰產險及大食代廣場的新安東京產險是否能理賠?

  3. 2024年4月5日 ·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外界質疑北市府衛生局三月廿四日獲報疑似食物中毒案當天,至餐廳現場稽查時,竟沒有帶回食材進行檢驗,錯失取得直接證據的機會。

  4. 2024年3月30日 · 2024年3月底,星馬血統的餐廳「寶林茶室」(Polam Kopitam)在台灣爆發了嚴重的食物中毒案,米酵菌酸或恐是罪魁禍首。 食安問題由專家斷定,政策措施由有司官員執行,作為英文教授、詞典研究者,我留意到有意思的語言細節。

  5. 2024年4月7日 · 北市寶林茶室的食安風暴擴大,死者解剖檢出「邦克列酸」毒素。 (資料照) 我們不禁好奇,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關鍵在於⼀般食物中毒只影響細胞,⽽發炎過程產⽣⾃由基電荷相對較⼩,不致致命。 ⽽毒性強的邦克列酸(其他例如核能輻射、巴拉刈、砒霜…)的共同通性就是在⼈體接觸後,會產⽣極不穩定強電荷的⾃由基,掠奪粒線體的蛋⽩質、DNA以及電⼦傳遞鏈上的電⼦,導致有「細胞發電廠」之稱的粒線體失去功能無法提供細胞能量,細胞因⽽快速死亡。 當細胞⼤量死亡後,就會導致器官衰竭⽽危及⽣命。 這次食安事件讓民眾普遍注意到粒線體,其重要性就像⼿機的電池,當電池無法供電時,再貴的⼿機也只能毫無⽤處。 同樣的,當粒線體功能下降,⻑期無法供應細胞⾜夠能量時,細胞就開始逐漸老化死亡,甚⾄產⽣突變轉化成癌細胞。

  6. 2024年4月7日 · 寶林中毒案已有2死、5重症且全國累計31例,台北市長蔣萬安怒轟「寶林責任跑不掉」,對比去年高雄老牌冰店集體食物中毒,國民黨發文攻擊高雄市長陳其邁必須負責,如今彷彿全然都是商家問題,沒人檢討地方疏忽管理稽查,已讓寶林中毒案下的「蔣總機 ...

  7. 2024年4月8日 · 自由廣場》從寶林案探討 食安預防制度. 黃崇惠、翁瑞宏. 維護食安一直是重大公衛措施,近來大型賣場餐飲體系出現中毒事件令人震驚,問題商討卻乏制度面的預防。. 如同乳酪理論(Swiss Cheese Theory),食安事件是系統性問題,從生產、加工、製作到銷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