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6日 ·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漢族,陝西省長安縣人(現西安市長安區),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後因殺妻案改名張靈甫。 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抗日名將,1947年5月16日,命隕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終年44歲。

  2.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名鍾麟,字靈甫,後以字行。陝西 西安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2]:2848,中華民國 國民革命軍将领。抗日戰爭时任职于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所属部队,被蒋介石譽為「模範軍人」。

  3. 2024年4月27日 · 三連指戰員怒不可遏,用抵近射擊和白刃戰消滅了占據洞穴和石岩的殘敵,擊斃敵衛隊長,活捉了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要說還有什麼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縱特務團活捉了的張靈甫,卻被一名對張靈甫恨之入骨的幹部給打死了。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5年1月27日 · 2015年1月27日. CNA. 國民黨說張靈甫(中)是戰敗拒絕被俘自戕而死,共產黨說,是解放軍擊斃了張靈甫。. 近日,因為國民黨「抗日名將」、國共戰爭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軼事典故
    • 死亡之迷
    • 遺骨事件
    • 人物紀念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靈,字靈甫,又字鐘麟,漢族,陝西省長安縣人(現西安市長安區)。生於長安縣東大鄉東大村。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

    1947年5月16日於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

    •中文名:張靈甫

    •別名:張宗靈、張鐘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陝西西安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

    •出生日期:1903年(癸卯年)8月20日

    求學經歷

    1903年8月20日,出生於長安東大鄉東大村。 1921年,考入長安中學。 1923年,考入北大歷史系,期間同第一任妻子邢鳳英結婚,後因無力負擔學費而退學。 1926年,張靈甫聽從于右任的建議考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四期學員,與後來的同僚胡璉、李彌,以及對手林彪、劉志丹是同學。

    黃埔從軍

    黃埔四期畢業後,張靈甫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21師任步兵排見習官,不久見習合格升任排長,開始參加北伐戰爭。北伐結束後,張靈甫調入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在這個有“天下第一師”之稱的嫡系部隊中,張靈甫升遷至團長。 1933年,年僅30歲的張靈甫就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此時,張靈甫所在部隊在四川與紅四方面軍交戰,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相識。 1933年冬,兩人在四川廣元拜堂成親。—年後,女兒張清芳出世。 1936年,張靈甫槍殺了結婚三載的第二任妻子吳海蘭。東窗事發後,張靈甫遭到了婦女界的一致討伐,胡宗南出於憐才,他沒有執行蔣介石派人押解張靈甫到南京受審的命令,而是要求張靈甫自解南京。張靈甫帶著少量盤纏上路了,用完了盤纏後他就賣字餬口,一路走走停停,兩個多月才來到南京。隨後被判入獄10年,在南京“模範監獄”服刑。

    抗日戰爭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51師、58師編成第74軍。隨後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任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上校團長。 1937年12月5日,張靈甫率305團投入南京保衛戰在淳化鎮附近構建新陣地,阻擊日軍掩護王耀武51師退入南京,雙方展開肉搏戰,張靈甫的左臂中彈負傷不下火線,在戰役中張靈甫率部死守華嚴村以一團之力與日18師團血戰一晝夜,最終也因傷勢嚴重,渡江後不久暫別部隊回到西安養傷。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徐州會戰 1938年春,歸隊後的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第305團團長。4月,51師在黃陂接受軍委會校閱,獲得軍委會校閱官的優良考評,張靈甫305團的成績在閱後評定中,名列全師第一。 1938年,徐州會戰中,74軍51 師在三義集圍攻土肥原師團,張靈甫率305團與紀鴻儒的302團合兩團兵力進攻日軍陣地,因作戰有功擢升為51師153旅少將旅長。 •武漢會戰 1938年10月8日,武漢會戰中,日軍第106師團陷萬家嶺。經過數日的拉鋸戰,中國軍隊逐漸縮小了對敵包圍圈。張古山的地勢,明擺著對在山上憑險據守的日軍極為有利。張靈甫主動請纓:“師長,張古山就交給我吧!”張靈甫親率一支突擊隊從日軍疏於防範的張古山後山絕壁上進攻。率部浴血死戰,與日寇鏖戰五天五夜。張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軍106師團的最後退路,該師團最終幾乎全軍覆沒。 得知德安大捷之後,田漢受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採訪張靈甫等人,刊登《中央日報》,並編寫的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德安戰役之後,張靈甫榮獲四等雲麾勳章。 •上高會戰 1940年冬,張靈甫出任74軍58師副師長。 1941年3月15日,張靈甫代理58師師長,指揮58師參加上高會戰,作為上高會戰的首功部隊74軍的核心部隊58師與余程萬的57師一起與日軍血戰11日。此役58師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何應欽稱之為 “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26日,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調集第六師團,第三師團,以及第40師團圍攻74軍,在永安58師孤軍作戰,與日軍精銳的第三師團主力和第六師團一部混戰,58師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參戰官兵為官兵約一萬一千九百人,傷亡超過百分之四十,其中陣亡將近百分之十。 •浙贛會戰 1941年10月24日,張靈甫接任58師師長。 1942年6月,浙贛會戰,張靈甫率58師在衢州外圍與日軍血戰3日,擊斃敵86聯隊第3大隊隊長長島田仁次郎。 •鄂西會戰 1943年6月6日,鄂西會戰,74軍58師與51師攜手打擊日軍獨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師團,兩師協同夾擊敵獨立混成第17旅團,使得該旅團成為日軍在這次會戰中損失最大的一支部隊,其獨立步兵第87大隊大隊長淺沼吉太郎和第88大隊大隊長小野寺實也在這兩天的戰鬥中殞命。6月13日,張靈甫率58師主力收復甕安。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張靈甫率58師收復黃石,九溪。58師略事整頓,於12月8日復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師團發起進攻,與51師一起夾擊漆家河東北之敵,第13師團的最後防線終於被突破,敵師團長赤鹿理也在督戰時負了傷。 •第四次長沙會戰

    人物綽號

    1939年3月底,日軍占領南昌,張靈甫奉命率領自己的部隊趕到南昌西邊的高安作戰,主動向日軍發起進攻。由於張靈甫帶頭增援,前軍將士士氣大振,打退了日軍。然而他在衝殺的時候,右腿膝蓋被機槍掃中,由於負傷後急於出院返回前線,他落下終身殘疾,從此綽號“張瘸子”。

    古城殺妻

    主詞條:張靈甫殺妻案 張靈甫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一直在蔣介石的嫡系第一軍任職。第一師師長鬍宗南對張靈甫十分器重,視為心腹。1933年,年僅30歲的張靈甫就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此時,張靈甫所在部隊在四川與紅四方面軍交戰,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相識。1933年冬,兩人在四川廣元拜堂成親。—年後,女兒張清芳出世,一家人其樂融融。不料1935年竟發生了“團長古城殺妻”的慘劇。 •妻子不忠說 關於張靈甫殺妻的原因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張靈甫的妻子叫吳海蘭。1935年紅軍到達西北後,張靈甫所在的胡宗南第一軍尾隨紅軍到達西北。第一軍的軍官眷屬都住在西安。一天,張靈甫見一位同事探親返回部隊,便問:“你可看見我的太太沒?”同事打趣道:“看見啦,在電影院門口,你太太穿著旗袍。還有一位小伙子,西裝革履的倆人可親熱了。”張靈甫是一個遇事很認真的人,聽說妻子“不貞”,他向胡宗南請了假,回到家他對妻子說:“我好長時間沒吃過餃子了,你為我包一頓餃子吧。”妻子聽後便到菜地割韭菜。張靈甫尾隨在後,待妻子剛蹲下去割韭菜時,即拔出手槍,對妻子後腦就是一槍。 •竊取軍事檔案說

    自首釋放

    吳海蘭被槍殺的事情傳到了她的娘家四川廣元,吳海蘭的哥哥吳正有寫了控告信,找到了西安的婦女協會。西安的女界得知此事,聲稱要為吳海蘭討個公道,嚴懲殺人兇手,中央軍團長殺妻案一時在古城鬧得沸沸揚揚。張靈甫依舊在胡宗南那裡當他的團長,繼續帶兵操練。 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來到了西安,婦女協會把吳正有的控告信轉到了她的手裡,希望上面能有人出面干預一下。于鳳至回到南京就把此事告訴了宋美齡。宋美齡正在和蔣介石一起積極鼓吹新生活運動,旨在改造社會道德與國民精神,一看狀子,團長殺妻,即違社會道德,又觸犯了國法,於是她向蔣介石告狀。蔣介石一聽有人告狀,說自己的黃埔門生無理殺妻,非常生氣,立刻吩咐下面將人送南京軍事法庭查辦。 胡宗南在西安接到了命令,他叫來了張靈甫,告訴現案子已經鬧到了南京,校長下了命令要把他押送南京法辦。張靈甫自知罪責難逃,於是他向胡宗南表示,事已至此,他也不想再讓師長為難,自己遵命去南京投案服罪就是了。到南京後逕自去軍法處自投羅網,被拘押於老虎橋模範監獄。 案子審完了,起先初審內定是要判處張靈甫死刑的,連名字也被打上了紅勾,擇期待決。在被判處死刑之際,他在獄中染上了瘧疾,幾乎奄奄一息。模範監獄的典獄長和他的關係不錯,他對張的處境表示惋惜和同情,並竭力為張靈甫打氣,還悉心安排獄醫為張靈甫治病。不久之後居然起死回生,戰勝了病魔,於是他又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聽從典獄長的勸說,向軍事法庭遞交了申訴書。

    擊斃說

    張靈甫被擊斃在其指揮所山洞裡,1947年5月30日,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聯名致電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原文如下: 軍委,劉鄧: (一)據最後檢查證實,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於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鬥時,被我六縱特團副團長何風山當場所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 (二)另查出五十一旅旅長陳傳鈞、副旅長皮宣猷、五十七旅旅長陳噓雲、參謀長魏振鉞、副參謀長李運良、五十八旅副旅長賀翔章、師新聞處副處長趙建功,均被俘,現在野戰俘官處生活。 陳粟譚榘 三十日

    自殺說

    張靈甫在山洞內與其他高級軍官集體“從容自戕”,這是國民黨方面在戰役結束後公開宣傳的最初版本。張靈甫及其74師被殲滅後,蔣介石收到了張靈甫的遺書,其中寫道: “今戰況惡化,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我與眾將戰到最後,為上報黨國與領袖,下達士兵與部屬,決心以一彈飲絕成仁,報效校長多年之教誨。” 1947年5月29日,蔣介石發布《為追念張靈甫師長剿匪成仁通告國軍官兵》一文,向國民黨全體官兵通報表彰了張靈甫的“殺身成仁”。該文說道: “確能至死不屈,捨身取義,如我陸軍整編第74師全體官兵,在最近魯南一役之壯烈殉職者,實為國軍截擊奸黨以來最悲壯之史詩,亦為我革命軍人莫大之光榮。查該師此次乘勝深入敵巢,當進至坦埠附近地區,遭遇敵四個縱隊以上之兵力,血戰凡四晝夜,前仆後繼,裹傷浴血,愈戰愈堅,尋以眾寡勢殊,奉令退守孟良崮之高地,該地石崖層疊,目標暴露,形成彈巢,數日之間,死亡相繼,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而該師官兵明知無法達成任務,仍以徹底遵奉命令為職志,一心一德,再接再厲,死守陣地,誓共存亡,卒致當時陣亡者,有副旅長明燦等官兵一萬餘人,最後不屈相率自裁者,有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旅長盧醒、團長周少賓高級將領凡二十餘人。嗚呼!悽慘壯烈,可謂史無前例,能不悲哀痛憤,為我忠勇將士復仇雪恨,繼承其遺志大業乎!似此臨難不苟之正氣,見危授命之精神,允足發揚我革命軍人之崇高武德,而無愧為我總理三民主義之真實信徒。”

    殺俘說

    張靈甫被俘後才被某士兵違反紀律槍殺,所謂的殺俘說,指的是張靈甫先被中共軍隊俘虜,稍後又被負責押解的某解放軍士兵泄憤槍殺。這一說法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百年潮》雜誌2007年第七期刊登的一篇署名冷玉鍵的題為《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亡命之謎》的考證文章,作者稱“採訪了現任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參與張靈甫死亡調查及遺骨考證的崔維志等同志,並對相關資料進行考訂”,作者的史料依據全部都是中共參加孟良崮戰役的軍隊幹部的回憶。最有分量的是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的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搶救未果身亡”,其依據則是所謂的“田野調查”,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後的戰地回訪。

    據記錄,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特務團將張的遺體埋葬在山東沂南縣董家莊。到了1992年,在美的王玉齡請山東人士尋找張的遺骨,2003年12月末,張夫人王玉齡在浦東玫瑰園舉行靈葬安放儀式。

    2012年8月,微博網友“沂河邊的烏鴉”就曾發布訊息說:“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村一戶村民院中,該處院落污穢嘈雜,張靈甫遺骨埋在羊圈下方,任由踩踏”。2015年1月21號,名為“74師師長張靈甫之子張道宇”的實名認證微博轉發訊息,並表示“多次前往溝通都是索要巨款”,“近期前往,他們說要20萬才讓動土,如果鑑定不是他不管,如果是想要移走靈柩在談再給多少錢。”

    台灣地區

    張靈甫陣亡後,蔣介石稱其“殺身成仁,為黨盡忠”,並親自撰寫祭文:“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蔣介石為其頒發第3號旌忠狀,在南京玄武湖畔為其修建紀念碑(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後被拆毀),將山東蒙陰縣改名為靈甫縣(1949年後恢復原名),並將英國援助的1艘驅逐艦命名為靈甫號(該艦官兵於1949年5月起義投奔解放區,艦隻被英國收迴轉賣給埃及)。台灣高雄縣鳳山市有張靈甫路,陸軍軍官學校內有張靈甫紀念館。

    中國大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張靈甫陣亡之處刻字慶祝,上書“擊斃張靈甫之地”。張靈甫的屍體後來被掩埋在沂南縣野竹旺村後山岡上。

  6. 黃埔軍校時期. 主條目: 黃埔軍校 和 國民革命軍北伐.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父親張鴻恩,被稱為「種莊稼的狀元」;母親靖秀英;哥哥張秀甫,職業經商;繼母滕氏,生有兩個兄弟。 張靈甫在家鄉有一兒、一女。 兒子張居禮,大學畢業,任中學校長;女兒張雲芳,中專畢業,在醫院任醫生,都建立幸福家庭 [2] :376 。 張靈甫幼年時,在東大村村南私塾啟蒙,讀《 四書 》、《 五經 》。 10歲那年,進長安縣高小念書,後考入長安中學。 1921年,考入 陝西省西安市第一師範學校 。 在學校念書時,國文成績優良,喜歡學習古文,對舊體詩詞興趣濃厚。 愛寫字畫畫,師從 韓兆鶚 ,經常臨摹 何紹基 字帖 [3] 。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張靈甫張靈甫 - Wikiwand

    張靈甫( 1903年 8月20日—1947年 5月16日 ),名鍾麟,字靈甫,後以字行。陝西 西安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2]:2848,中華民國 國民革命軍將領。抗日戰爭時任職於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所屬部隊,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

  1. 相關搜尋

    張正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