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7日 · 羅伊與瑟蕾莎,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對亞特蘭大的非裔新婚夫妻,在南方成長、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相遇以及婚姻本該是中產少數族裔的美國夢代表,但這個夢卻在羅伊突如其來的牢獄之災被愕然終止。 因為羅伊被控訴強暴一名女性,兩人在五年漫長的牢獄時間中,透過各自視角的書信,探索感情、認同,信仰以及忠誠這些概念的極限。...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1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2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3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4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5
  2. 2024年1月31日 · 甫出爐的2024年金球獎,《怒嗆人生》同時風光拿下最佳迷你影集和影帝影后,主演黃艾莉繼2020年奧卡菲娜之後,成為42年來第二位亞裔戲劇影后;亞裔題材愛情電影《之前的我們》則在奧斯卡同時入圍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男主角台午 ...

  3. 2018年9月13日 · 東歐「性旅遊」的刻板印象中,偏激者認為去東歐尋歡的男性就是魯蛇,東歐女就是拜金。這種對於東歐女又愛又恨的心態,造就了來訪東歐自吹自擂的「歐美千人斬」。但事實上,就連知名美國「男權至上主義者」、到波羅的海三國四處「插國旗」的羅許(Roosh V),也不小心說溜了嘴:立陶宛 ...

  4. 2016年9月23日 · 日劇與動漫當中,晚歸的父親、被上司斥責的下屬、不被看中的女性...等等角色形象,型塑了世界對於日本職場的基本認知。而如同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日本人對於工作所投入的心力以及敬業的態度,也經常被以正面的角度描寫。像是小說改編的日劇《下町火箭》所描繪,中小企業對於零件的品質 ...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1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2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3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4
    • 徐巧芯老公劉彥澧5
    • ▌誰是「犧牲者」?
    • ▌美國該負責嗎?
    • ▌當代政治與歷史詮釋的糾葛
    • ▌朝韓和談與濟州四三展望

    所謂濟州四三事件,發生背景是在二戰之後,韓半島被美俄分割統治,美國軍政統治下的生活困難、政治鎮壓與分裂政策,導致民眾強烈不滿。在1948年4月3日,濟州島的左翼游擊隊發動襲擊,意圖阻止美國統治下的南側獨立舉辦大選,主張應在統一後再行選舉。韓國政府則採取焦土政策,展開長達數年的強硬掃蕩,到1957年落幕為止,估計造成約3萬人犧牲。 而後,伴隨著韓國民主化的進展,四三事件的平反聲浪也漸漸高漲,終於在1999年通過了《四三特別法》,並展開真相調查以及犧牲者補償。然而,當時委員會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到底誰才是應紀念、賠償的「犧牲者」? 以當時濟州島的局勢而言,傷亡者中可粗分為政府立場的「討伐隊」、抗爭立場的「武裝隊」,以及無武裝的「居民」。最後委員會作出的結論是,將「討伐隊」與「居民」皆認定為「犧...

    除了「犧牲者」的爭議之外,另一個四三相關的論爭,則環繞在「美國的責任問題」。 根據報告書指出,在4月3日後,武裝隊一度與濟州的警備隊達成和平協議,有望和平解決。但後來美國軍政府堅持徹底鎮壓,並撤換了主張和平解決的相關首長,使得情勢終至不可收拾。但報告書將鎮壓的最終責任歸咎於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並未進一步討論美國的責任。 除此之外,當時韓國民眾抗爭的主要訴求就是「民主」與「民族」,「民主」是反對軍政府的壓迫,「民族」則是要求統一。一開始美俄雖預計要進行統一選舉,然而雙方都希望確保所扶植之勢力篤定當選,最終使得談判陷入僵局。美國因而轉向讓南側單獨選舉,並強力反共,以確保親美勢力執政,四三事件即是其中一環。 追根究底,是美國將自身利益放在了半島人民的意願之前,才引發了濟州抗爭的火種。

    這些歷史問題,之所以綿延至今日,主要還是與當代政治有關。致力於國家暴力研究的學者徐勝指出,當時抗爭者所意圖阻止的該次大選,正是目前大韓民國的「建國大選」。 若肯定了對大選的反抗「具正當性」,那麼相對就動搖了目前整個韓國的正當性基礎,因而難以被接受。而美國的正當性也隨著韓國長年的對美從屬,以及駐韓美軍作為遏止朝鮮威脅的力量,而顯得無可挑戰。 徐勝認為,當時的抗爭者雖然打著左翼或勞動黨的旗號,但與其說是明確選擇了社會主義陣營,倒不如說是為了達成自治、自決的目的,而工具性的選擇了與美國軍政府對立的一方。但對韓國民眾而言,由於長年的記憶斷層以及反共教育,當年濟州島抗爭者的統一訴求及其背景,都被簡單與「朝鮮煽動」劃上等號,進而與被當代韓國社會視為威脅的朝鮮政權連結。 在事件爆發後,有許多濟州人偷渡逃往...

    時至今年的濟州四三70週年紀念活動,對於「民眾抗爭」以及「美國責任」的論述,雖然仍未見於官方立場,但已經開始出現在許多系列活動,或是民間自發紀念的旗幟、標語、文宣上。 徐勝則認為,對於朝鮮威脅的恐懼,在韓國擁有跨黨派的民意基礎,也構成了壓抑抗爭史觀以及對美究責的社會氛圍。目前運動雖有進展,若要真正成功挑戰主流敘事,仍須冀望於朝韓和談後雙方的和解空氣。就算文在寅政府有心,恐怕也難在短期內克竟全功,而是需要與主流民意長期且持續的溝通。 一如徐勝所預期的,文在寅總統在70週年紀念儀式的致詞當中,並未著墨於當時的美俄割據、民眾抗爭等政治背景,而是延續著當年調查報告的敘事,將濟州四三定位為國家對良民的屠殺,呼籲超越左右對立,應在「同為犧牲者」的最大公約數下,追求不同意識形態間的團結與和解。而在朝韓和談...

  5. 2021年5月29日 · 從1919年中國的《新青年》翻譯了易卜生經典的女性主義戲劇《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成為當時女性覺醒的象徵到現在,過了一百年,中國的女性主義運動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受到哪些反挫?.

  6. 2022年9月5日 · 在這部小說中,剛新婚的禎子,發現自己頻繁前往金澤出差的丈夫憲一突然失蹤。 事實上雖然已結為夫婦,但她總認為自己的丈夫像是隔層紗一樣,讓人難以親近,也因此尋夫之旅的同時其實也是重新認識他的過程。 然而她發現憲一從未提起自己曾經在戰後的軍事佔領期擔任過警察,雖是執法人員,但幾乎沒有自己的主導權,只能被美軍頤指氣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