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我們則認為所謂負責任,是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起後續而來的結果。 因此我們談到的「有權力」,並不是要孩子去決定父母的行為、家庭的作息,而是先從自己的生活、食衣住行,做出合情合理、符合發展的決定,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例如孩子決定不吃飯,父母就要思考會不會對自己產生影響,如果不會,就可以尊重孩子不吃飯的決定,但當孩子餓的時候,就要由孩子自己想出解決方法,或是承擔自己肚子餓的自然結果。 或是孩子決定不睡覺,如果父母以過去的事實判斷,孩子會因為晚起而影響到父母的上班時間,此時就需要與孩子利用家庭會議進行討論,以事實提出孩子的決定會造成的影響,然後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如果找不出解決方法,就必須先擱置這件事,暫時不能做為孩子作主的事項。

  2. 規則,學習克服野蠻人的直覺,但爸已經跳到希望教導等待跟禮貌。學齡兒還在培養學習 時間感,試圖理解父母氣急敗壞的「只剩十分鐘」到底是什麼狀況,爸卻在後面不斷催促、一次交辦五個任務。

  3. 以前總認為,最懂孩子的人應該就是孩子的爸。四年的帶領親子團體歷程,才讓我驚 覺,原來有很多的爸,並不懂自己的孩子。 用阿德勒心理學開啟全新的人生觀!嘿,人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我們要學習的不 是更多,而是把一切簡化到最少。

  4.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12學生獎懲代號表

    勸告同學向善 3201 153 環保月表現良好 0501 110 運動比賽時表現體育道德、精神 3201 154 騎腳踏車戴安全帽 3201 111 愛護公物 3201 155 參與校內(外)社團表演優良 0501 112 學期擔任司儀表現優良 0401 156 參加全國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第一名 0503

  5. 談單親子女的教養 . 媒體報導「單親應如何教養子女」時,往往偏重女性單親,事實上孩子跟父親生活的比例更高(與目前的法律規定有關),所以談單親子女的教養,父或母所肩負的責任是相等的。 孩子是無辜的且為獨立個體,父母不可因自己的婚姻而影響或斷送孩子的一生。 至於教養方面應如何著手,筆者提出幾點心得供單親們參考: 注意孩子的內心。 單親家庭的子女,因驟然失去父親或母親,心態的不平衡,絕不亞於當事者。 但一般親友均把焦點放在大人的身上,給予無限的包容與扶持,卻鮮少注意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大人心智較成熟,較易調適自已。 不論好壞,畢竟是自己的選擇。 孩子心靈較脆弱,一切有如晴天霹靂,完全無能為力,無法主宰。

  6. 一九七九年正念祖師爺、美國麻省理工博士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 )在麻州大學醫學院推行了「正念減壓」(MBSR)課程,有效幫助一群失眠、焦慮跟受慢性疼痛所苦的病人。 正念不是宗教,經豐富科學研究證實,正念可達到身心放鬆減壓、提升專注力、增加認知控制與情緒穩定度。 《時代》雜誌過去兩年以兩次封面故事報導,正念除了醫療更跨足企業、軍事跟教育,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盛況。

  7. 從當以來,有沒有人告訴過妳:一個母親,要先照顧好自己的這些心情,才能去面 對難以掌控的新生兒? 妳也許囤放許多育兒書籍和用品,但妳有沒有算一算:在生小孩後,有哪些東西是真 正為了照顧自己的心情而買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